一种炉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01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燃炉技术领域的,一种炉芯结构,包括炉芯外管,所述炉芯外管从下至上设有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增料部和燃烟部,所述燃烟筒、炉芯外管、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形成补氧腔,所述燃烟筒的侧壁设有补氧孔,所述炉芯外管的外壁设有补氧管,所述补氧管的顶端与所述补氧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生物质燃料在炉芯上下多个位置同时燃烧,从而使生物质燃料燃烧更彻底,并在炉芯外管的顶部设置燃烟部,促使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进一步燃烧,进而提高生物质颗粒的燃烧效率,增加能耗转换率,也避免烟雾排出到外部环境中而产生污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燃炉
,特别涉及一种炉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颗粒汽化炉使用的是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生物质颗粒汽化炉设有炉芯、点火器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一般选用风机,风机连通炉芯。点火器延伸到炉芯内,通过直接传热的方式点燃燃料。使用时,将生物质颗粒放入到炉芯中,点火器加热,将炉芯内的生物质颗粒点燃,启动风机,风机产生的风流为生物质颗粒提补氧气,生物质颗粒点燃后,关闭点火器,风机产生的风流持续不断的为生物质颗粒提补氧气,进而实现生物质颗粒的持续燃烧。
[0003]现有的炉芯中,生物质颗粒燃烧不彻底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需要使用抽烟机构来对烟雾进行吸取,这样做一方面没有对烟雾进行利用,导致生物质颗粒的燃烧效率降低,降低了能耗转换率,另外烟雾排出还污染环境,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炉芯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方案中的一种炉芯结构,包括炉芯外管,所述炉芯外管从下至上设有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增料部和燃烟部,所述第一燃烧部包括第一燃烧筒及第一燃烧筒侧壁设置的导风孔,所述第一燃烧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炉桥,所述第一燃烧筒与所述炉芯外管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燃烧筒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燃烧筒、炉芯外管、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导风腔,所述导风腔的侧壁连通有三通管,所述第二燃烧部包括第二燃烧筒及设置在第二燃烧筒侧壁的通风孔,所述第二燃烧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燃烧筒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之间设有挡风板,所述第二燃烧筒、所述炉芯外管、第二支撑板及挡风板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燃烟部包括设置在炉芯外管内顶部的燃烟筒,所述燃烟筒的底端与所述炉芯外管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燃烟筒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顶端之间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燃烟筒、炉芯外管、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形成补氧腔,所述燃烟筒的侧壁设有补氧孔,所述炉芯外管的外壁设有补氧管,所述补氧管的顶端与所述补氧腔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三通管包括点火管和进风管,所述点火管中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延伸至所述第一燃烧筒中,所述进风管连接有鼓风机。
[0007]优选的,所述导风孔具有多个且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筒的侧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通风孔具有多个且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筒的侧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补氧孔具有多个且环形设置在所述燃烟筒的侧壁上,所述补氧孔设置有多层。
[0010]优选的,所述炉芯外管的外壁设有两块平行的支撑环,所述补氧管固定在两块所
述支撑环之间。
[0011]优选的,两块所述支撑环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均设有一滑孔,两个所述滑孔之间滑动连接有导烟管。
[0012]优选的,所述增料部位于挡风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增料部包括设置在炉芯外管上的增料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主要在于炉芯的改进,具体的是去掉原有抽烟机构,设置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生物质燃料在炉芯上下多个位置同时燃烧,具体的,通过导风腔将气流导入并从第一燃烧筒上设置的导风孔进入到第一燃烧筒内,通过通风腔将气流导入并从第二燃烧筒上设置的通风孔进入到第二燃烧筒内,实现不同位置的补氧,从而使生物质燃料燃烧更彻底,并在炉芯外管的顶部设置燃烟部,通过补氧管及补氧腔将气流导入并从燃烟筒上的补氧孔中进入到燃烟筒内部,从而促使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进一步燃烧,进而提高生物质颗粒的燃烧效率,增加能耗转换率,也避免烟雾排出到外部环境中而产生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炉芯结的构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

A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B

B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炉芯结中第一燃烧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C

C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炉芯结中燃烟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的横向剖视图;
[0022]图8为本技术一种炉芯结中炉芯外管的主视图;
[0023]图9本技术一种炉芯结中第二燃烧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图9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炉芯外管1、第一燃烧筒2、导风孔3、第二燃烧筒4、通风孔5、补氧管6、支撑环7、补氧口8、第三支撑板9、第四支撑板10、燃烟筒11、第一燃烟部12、第二燃烟部13、挡风板14、第二支撑板15、通风口16、缺口17、炉桥18、第一支撑板19、增料口20、导烟管21、三通管22。
[002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3所示:一种炉芯结构,包括炉芯外管1,炉芯外管1内设有炉孔,所述炉芯外管1从下至上设有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增料部和燃烟部,所述第一燃烧部包括第一燃烧筒2及第一燃烧筒2侧壁设置的导风孔3,导风孔3具有多个且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筒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燃烧筒2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炉桥18,所述第一燃烧筒2与所述炉芯外管1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9,所述第一燃烧筒2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1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一燃烧筒2、炉芯外管1、第一支撑板
19及第二支撑板15之间形成导风腔,所述导风腔的侧壁连通有三通管22,所述三通管22包括点火管和进风管,所述点火管中设有点火器,所述进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本实施方式中,点火器是包括氧化铝陶瓷点火棒、氮化硅点火棒或者其他任意形式的电动点火器,通过在进风管内设置点火管,将点火棒置于其中,再通过进风孔的设置,使得点火棒产生的热量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到生物质颗粒处,进而通过热风的作用将生物质颗粒点燃。由于点火棒是设置在点火管内,而点火管又是位于进风管内的,一来避免直接将点火棒放入炉芯中,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点火棒寿命降低的风险;二来在风机的风力的持续作用下,也可以降低点火管内整体的温度,同样也可以提高点火棒的使用寿命;第三风机的出口是直接连接在进风管上的,进风管的风和点火管内的风流与风机产生的风流是水平的,风力最大损耗最小,且点火管的制造和安装都较为方便。
[0028]所述第二燃烧部包括第二燃烧筒4及设置在第二燃烧筒4侧壁的通风孔5,所述通风孔5具有多个且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筒4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燃烧筒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上 ,所述第二燃烧筒4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1之间设有挡风板14,所述第二燃烧筒4、所述炉芯外管1、第二支撑板15及挡风板14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上开设有通风口16,所述燃烟部包括设置在炉芯外管1内顶部的燃烟筒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芯外管,所述炉芯外管从下至上设有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增料部和燃烟部,所述第一燃烧部包括第一燃烧筒及第一燃烧筒侧壁设置的导风孔,所述第一燃烧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炉桥,所述第一燃烧筒与所述炉芯外管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燃烧筒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燃烧筒、炉芯外管、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导风腔,所述导风腔的侧壁连通有三通管,所述第二燃烧部包括第二燃烧筒及设置在第二燃烧筒侧壁的通风孔,所述第二燃烧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燃烧筒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之间设有挡风板,所述第二燃烧筒、所述炉芯外管、第二支撑板及挡风板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燃烟部包括设置在炉芯外管内顶部的燃烟筒,所述燃烟筒的底端与所述炉芯外管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燃烟筒的顶端与所述炉芯外管顶端之间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燃烟筒、炉芯外管、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形成补氧腔,所述燃烟筒的侧壁设有补氧孔,所述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华信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