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传团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自夹紧式铅酸电池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95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自夹紧式铅酸电池槽,它设有外壳槽体,槽体中又设有隔堵(或称隔墙)组成各个单体槽,在每个单体槽的两边隔堵壁面上设有若干对可夹紧极板集群的片状弹性夹紧凸翅,每片夹紧凸翅与隔堵壁面形成55°~90°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插入极板集群时即可得到自动夹紧,提高了安装效率,省去填充隔板可降低造价,尤其可增大电解液流动通道,使其循环交换更顺畅,使得极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电池容量得到充分发挥,并可延长电池极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制造
,特别是一种铅酸类电池槽的改进技术。现有用于机动车等用途的铅酸蓄电池,是由作为外壳的电池槽体、极板(通常制成正负极板集群)以及隔板等组成。其中电池槽(根据需要制成单槽、双槽、三槽、六槽等多个单体槽的结构,每个槽产生2伏电压)中的每个单体槽(或称单隔)的两边隔堵(隔墙)壁上须设有若干个长凸条,以便起到酸液(电解液)流动的通道作用,当将极板集群(即铅板栅集群)装插入每个单体槽进行装配时,需要用隔板(有专用的橡胶隔板或PVC隔板等)将极板集群两侧的空隙塞满并塞紧,这样才能起到防止铅板栅集群振动或串动,避免电极柱移位断裂,还可减少铅粉脱落等作用。但用隔板填充、塞紧极板集群两边空隙存在如下缺陷单体槽两边隔堵上的长凸条所形成的酸液通道空隙有限,若隔板塞不够紧不能有效防止铅板栅集群振动或串动,而塞满空隙后,酸液通道太小又不利于电解液循环流通,进而不利于电池容量充分发挥(达不到电压电量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夹紧极板(集群)的铅酸电池槽,使得有利于改善装配工艺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设有外壳槽体,槽体中还设有隔堵(或称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自夹紧式铅酸电池槽,它设有外壳槽体,槽体中又设有隔堵(或称隔墙)组成各个单体槽,在每个单体槽的两边隔堵壁面上设有若干对可夹紧极板集群的片状弹性夹紧凸翅,每片夹紧凸翅与隔堵壁面形成55°~90°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团
申请(专利权)人:吴传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