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67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池为薄板式结构,电池厚度为5-30cm,两组膜电极共用一个阳极室,便于组装成较大规模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堆,以便输出较大的电压和电流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需求。单体电池采用空气式阴极,不需曝气,同时也不需向阴极室添加介体,可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并且避免添加介体造成的环境污染。阳极室内添加碳纤维提高阳极的比表面积,可将单体电池的电流密度提高3-10倍。电池运行采用上部进水,底部出水的方式,减少了对回流设备的需求,还能节省50%-70%的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清洁的先进能源技术,在市政、工业、农业和空间有机废水的处理上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该种电池便于堆叠成较大规模的微 生物燃料电池堆,以满足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需求。该技术属能源环境领域技术,用于 有机废水净化和能源回收,在市政、工业、农业和空间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上都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背景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的酶将储存在有机 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它发电的燃料可以是有机废水,发电成本很低,而且在 产电的同时能够净化污水,因此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的先进能源 技术。目前,单体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流和电压都不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不断 提高电池产电有助于加快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高电池产电的手段有很多,其中 将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成微生物燃料电池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采用串联和并联堆叠的方式分别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已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堆单体电池采用双室结构设计, 存在很多缺点单体电池较厚,因而电池堆占用的空间大,不易堆叠成较大规模的电池堆; 双室结构的单体电池产电低于单室电池;并且阴极需要添加铁氰化物作为介体,不但增加了 电池的运行成本,而且由于介体有毒,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的可堆叠式单室 微生物燃料电池采用薄板式结构,并且两组膜电极共用一个阳极室,可大大减小电池的厚度, 便于堆叠成大规模的电池堆;单室电池的产电较双室电池的高,不需要额外添加其它物质。作为一种利用微生物产电的技术,微生物体内缓慢的电子传递体系是限制微生物燃料电 池产电提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已有一些提高微生物电子传递速率的方法,但是并不能大幅度 提高电池的产电能力,而通过增加产电微生物的数量来提高电池的产电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由于产电微生物主要吸附在电极表面,因此有研究者采用向阳极室加入活性炭颗粒来增加阳 极产电微生物吸附量的方法来提高产电。这种方法长期运行时,由于活性炭颗粒表面生物膜 的生长,会导致颗粒状电极的导电性降低,同时会堵塞活性炭颗粒,增加进水的水头损失和 能耗。本技术向阳极室内添加导电性优良的碳纤维,不但能大大提高电池的产电,而且 生物膜的生长不会对其导电性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连续运行时一般采取升流式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为了保证足够的升流冲力,要将出水部分回流,即需要回流设备,从而增加了能耗,并且升流式供水装置所需的压力也较大。这些装置所消耗的电能会抵消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从而使得微生物燃 料电池与其它污水处理装置或产电装置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技术采取上部进水、 下部出水的方式运行,废水完全靠重力流动,不需回流装置,供水设备所需的压力比升流式 低很多,可大大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此电池设计采用薄板式结 构,便于堆叠成较大规模的电池堆,以输出不同的功率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需求。 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由两组膜电极组成,分别位于电池的两侧,两组膜电极共用一个阳极室,与只有一侧有膜电极的单室电池相比,电池厚度减小很多,仅为5-30cm,便于堆叠成电池堆。本技术电池的膜电极由阴极、质子交换膜和阳极热压在一起组成。阴极材料是载铂 0.5mg/cm2的碳纸,阳极材料是未载任何催化剂的碳纸。这种膜电极与现有燃料电池膜电极的 不同之处在于阳极未载铂催化剂,大大降低了膜电极的成本。本技术在阳极室内放置碳纤维,来增加阳极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微生物燃料电池 的产电。本技术中电池采取从上部进水,底部出水的方式运行,不需要回流设备,废水靠重 力流动,供水设备所需的压力也比升流式低很多,大大降低运行过程的能耗。 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设计成薄板式结构(厚度5-30cm), 两个膜电极共用一个阳极室,便于堆叠成电池堆,以便输出较大的电压和电流来满足不同用 电设备的需求;这种单室结构的电池阴极直接和空气接触,不需要曝气,同时也不需要向阴 极添加介体,不但大大降低了电池的运行成本,而且避免了介体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碳纤 维来增加阳极的比表面积,单体电池的电流密度可以提高3-10倍,并且长期连续运行时不会 存在堵塞的问题,电极的导电性也不受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电池采取上部进水、下部出水的 运行方式,不但减少了对回流设备的需求,还能节省50%-70%的电能。应用领域本技术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技术,为家庭或 企事业单位提供电能,而且还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工业、农业和空 间有机废水的处理上都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供水装置、记录电压系统。 图2是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正视图。 图3是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采用图1所示的系统进行供水和产电采集。 污水储存在蓄水池1中,利用水泵2将污水抽到电池中,从上部进水口 3进入电池阳极室4 内,污水和微生物在挡板5的作用下充分混合,从底部出水口 6出水,出水口 6处设有阀门 7,通过调节阀门7开启的大小控制出水的流量,从而控制阳极室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电池外部接用电器8,利用电压测试设备9测量用电器8两端的电压,此电压可通过数 据采集器连续传输给电脑10。本技术的可堆叠式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单室结构的(图2所示),电极采用膜电极方式, 每个电池由两组膜电极11组成,分别位于电池的两侧。两组膜电极共用一个阳极室4。电池 很薄,仅为5-30cm。膜电极由阴极、质子交换膜和阳极组成,阴极为载铂0.5mg/cn^的碳纸, 质子交换膜采用Nafionll7膜,阳极为未载任何催化剂的碳纸。支撑板12起固定和保护膜电 极的作用。图3所示,通过开口 13向阳极室4内填充碳纤维14,以增加阳极的比表面积。电池内 设有两块挡板5,目的是使有机废物与微生物接触更加充分,挡板与水平面有5。的夹角,防 止污染物或污泥在挡板上沉积。电池底部15与水平面有30。夹角,便于颗粒物质及时排出, 防止沉积在电池底部。权利要求1、 一种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4),两组膜电极(11)、挡板(5)、 进水口 (3)、出水口 (6)、阀门(7)、支撑板(12),其特征是两组膜电极(11)分别位于 阳极室(4)的两侧,膜电极(11)直接与空气接触,膜电极(11)外侧有带孔的支撑板(12), 用于固定和保护膜电极(11),进水口 (3)位于电池的上部,出水口 (6)位于电池底部,阀 门(7)位于出水口处,用于控制阳极室(4)内的水力停留时间。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是两组膜电极共用一个阳极 室,电池形状为薄板式,便于堆叠成微生物燃料电池堆。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是阳极室内填充了碳纤维。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是阳极室内设有挡板,使污 染物与微生物接触更加充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堆叠式单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堆叠式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4),两组膜电极(11)、挡板(5)、进水口(3)、出水口(6)、阀门(7)、支撑板(12),其特征是:两组膜电极(11)分别位于阳极室(4)的两侧,膜电极(11)直接与空气接触,膜电极(11)外侧有带孔的支撑板(12),用于固定和保护膜电极(11),进水口(3)位于电池的上部,出水口(6)位于电池底部,阀门(7)位于出水口处,用于控制阳极室(4)内的水力停留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李正龙支银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