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04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和装置,所述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基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生成时延预补偿;基于时延预补偿,向终端发送用于响应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第一下行数据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第二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时延预补偿用于使终端在发送完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并切换至接收状态时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可灵活地支持非对称业务,提高时频资源利用率,并能缩短信号空中存续时间,提高抗侦测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卫星
,尤其涉及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卫星通信系统是全球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通信方式灵活多样以及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等优势。相关技术中,小型化终端一般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即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数据,而不能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传统的卫星网络协议采用固定的上下行对称时隙,对于一些侧重上行数据回传的系统而言,造成分配的固定下行时频资源浪费,降低了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卫星通信时频资源浪费率较高的缺陷,实现高效资源分配。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生成时延预补偿;基于所述时延预补偿,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所述时延预补偿用于使所述终端在发送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并切换至接收状态时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生成时延预补偿,包括:计算所述卫星和所述终端之间通信距离;基于所述通信距离,生成卫星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传播时延;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的帧长和所述传播时延,生成所述时延预补偿。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所述速率信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进行信噪比计算,生成下一个时隙的信道状态的预测结果;基于所述预测结果生成所述速率信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广播导频;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为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导频生成的;对所述请求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应答信号;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应答信号;其中,所述应答信号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所述目标帧包括:帧头和数据段,所述数据段的传输速率基于所述速率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段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长度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的数量基于所述帧长信息确定。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卫星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第二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向所述卫星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向所述卫星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包括:处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生成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在处理完成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目标时长后,向所述卫星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生成时延预补偿;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延预补偿,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所述时延预补偿用于使所述终端在发送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并切换至接收状态时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卫星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第二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向所述卫星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步骤。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和装置,通过在数据传输阶段,采用自适应变速率来控制上行数据的传输,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通过设置时延预补偿以控制卫星发射第一下行数据的时间,使得终端能够在恰好发完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时开始接收并处理第一下行数据,从而有效提高上行时频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原理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的原理图之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下面结合图1、图3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生成时延预补偿;基于所述时延预补偿,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的第一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第二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所述时延预补偿用于使所述终端在发送完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并切换至接收状态时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生成时延预补偿,包括:计算所述卫星和所述终端之间通信距离;基于所述通信距离,生成卫星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传播时延;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的帧长和所述传播时延,生成所述时延预补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信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进行信噪比计算,生成下一个时隙的信道状态的预测结果;基于所述预测结果生成所述速率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目标帧之前,所述方法包括:广播导频;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为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导频生成的;对所述请求信号进行分析,生成应答信号;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应答信号;其中,所述应答信号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帧长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轨道卫星隐蔽通信的非对称动态时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帧包括:帧头和数据段,所述数据段的传输速率基于所述速率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段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长度的数据包,所述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紫薇张瑞王帅王嘉钰卢琨宋金鹏乔舒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