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87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反应器底板,反应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底板助板,底板助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系统,进水系统的一侧连接有导水结构,用于液态水的泵出,反应器本体远离进水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排泥系统,排泥系统的上方设置有两组人孔,用于观察反应器本体内部情况,反应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污泥处理结构,用于污泥的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污泥浓度高,容积负荷高,最高可达5kgBOD/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AGS能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度废水及许多工业废水。1991年Mishima等最早发现了AGS,并第一次报道了利用连续流好氧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Aerobic Upflow Sludge Blanket,AUSB)培养出AGS。人们从这一研究成果开始了对AGS颗粒化的研究历程。而国内学者对AGS的研究始于1995年,相对滞后于国外的研究。
[0003]专利号CN208166662U公开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连续流式反应器,该反应器的环形档水板同心安装在罐体内部上端,环形档水板与罐体之间的环形区域为沉淀区;曝气器系统安装在罐体内部,曝气器系统上方至环形档水板内部是硝化区;曝气器系统下方是反硝化区,反硝化区下方至罐底的空间为布水混合区;气水分离器安装在罐体顶部,上回流管一端连接在气水分离器底部,上回流管另一端位于硝化区并安装有多个上回流喷头。
[0004]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该装置在使用时占地通常需要设置二沉池,占地面积较大,污水的处理成本较大;2、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布水混合区,水与泥的接触面积不够充分,污泥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污水的处理成本较大和污泥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反应器底板,所述反应器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底板助板,所述底板助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的一侧连接有导水结构,用于液态水的泵出,所述反应器本体远离进水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排泥系统,所述排泥系统的上方设置有两组人孔,用于观察反应器本体内部情况,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污泥处理结构,用于污泥的处理;
[0007]所述污泥处理结构包括设置于反应器本体内部的两组下层反射锥,所述两组下层反射锥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反射锥,所述上层反射锥的顶端连接有三相分离罐,所述三相分离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内回流管,用于气体在反应器本体内部回流。
[0008]优选的,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端一侧连接出水槽群座板,所述出水槽群座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系统,所述出水系统的一侧连接有出水斗,所述出水斗设置有两组连接管,且所述一组连接管的一侧连接至后端,用于液态水的导出,所述出水斗另一组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预氧化池,通过设置的预氧化池,能够提高废水内部溶解氧的含量。
[0009]优选的,所述预氧化池的内部设置有增氧循环泵,所述增氧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微纳米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微纳米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预氧化池的内部,用于空气的射流,通过微纳米发生器作用,将空气破碎成超微小气泡,通过射流原理,提高预氧化池内溶解氧。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水系统的顶端设置有取样系统,用于反应器本体的内部污泥的取样,通过设置的取样系统,便于工作人员从反应器本体内部取样。
[0011]优选的,所述三相分离罐的一侧连接有下层气体提升管,所述下层气体提升管远离三相分离罐的一端连接至下端上层反射锥一侧,所述三相分离罐远离下层气体提升管的一侧设置有上层气体提升管,所述上层气体提升管远离三相分离罐的一端连接至上端上层反射锥一侧,三相分离罐自带内回流系统,增加上升流速,使得颗粒污泥呈膨胀流化状态,充分增加泥水接触效果,虽然没有曝气风机的直接曝气,但由于微纳米气泡的特性,使得气体传质效率大大增加,保证了污泥进行生物降解所需要的氧气供应。
[0012]优选的,所述导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反应器本体底端一侧的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设置于反应器本体内部底端有圈管,所述圈管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转动轴筒,所述多组转动轴筒的上方连接有布水器,通过设置的布水器,便于废水的导入。
[0013]优选的,所述进水系统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反应器进水泵的输出端,所述反应器进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预氧化池的输出端,通过设置的反应器进水泵,将污水泵送至反应器本体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布水器设置有多组出水口,所述多组出水口的一侧连接有射流管,且所述射流管的形状为曲状,用于液态水的射出,射流管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其在射流时产生一定的反向冲击力,致使布水器通过转动轴筒发生一定的转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污泥处理结构,预氧化池内部设置的增氧循环泵,将污水泵送至微纳米发生器,微纳米发生器将空气破碎成细小的微气泡,并通过射流原理溶解在污水中,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根据斯托克斯定理,气泡直径越小,其上升速度越慢,溶解力越高,浓度可达20mg/L以上,大大提高溶解氧浓度及溶氧效率,布水器的上方设置两级反射锥(两组上层反射锥与下层反射锥),出水经过两级反射锥脱气后,通过两侧的上层气体提升管与下层气体提升管回收至反应器本体顶端设置三相分离罐,将固液气分离收集排放,颗粒污泥在反应器顶部沉降区沉淀,并自然回落至反应器底部,继续进行生物降解反应,处理后出水SS含量极低,后端无须配套二沉池,可直接进入深度处理设施,而后三相分离罐内部的液态水通过出水系统导入出水斗,导出至后端,完成处理过程,本技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体积小,污泥浓度高,容积负荷高,最高可达5kgBOD/m
³
.d,同时由于内循环的加持作用,使得反应器本体内部上升流速快,布水均匀,泥水接触充分,传质效率高,且出水不用设置二沉池,大大节省占地面积,极大的减少污水处理投资成本及建设周期。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导水结构,使用时,而反应器进水泵将含高溶解氧的废水泵送至反应器本体内部,反应器本体内底部设置多组布水器,废水通过转动轴筒射入射流管中,由于射流管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其在射流时产生一定的反向冲击力,致使布水器通过转动轴筒发生一定的转动,将反应器本体内部底端的污泥冲起,增大了废水内部高溶解氧与污泥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射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层反射锥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反应器底板;2、底板助板;3、反应器本体;4、进水系统;5、取样系统;6、人孔;7、排泥系统;8、上层反射锥;9、下层反射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3),所述反应器本体(3)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反应器底板(1),所述反应器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底板助板(2),所述底板助板(2)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系统(4),所述进水系统(4)的一侧连接有导水结构,用于液态水的泵出,所述反应器本体(3)远离进水系统(4)的一侧设置有排泥系统(7),所述排泥系统(7)的上方设置有两组人孔(6),用于观察反应器本体(3)内部情况,所述反应器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污泥处理结构,用于污泥的处理;所述污泥处理结构包括设置于反应器本体(3)内部的两组下层反射锥(9),所述两组下层反射锥(9)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反射锥(8),所述上层反射锥(8)的顶端连接有三相分离罐(13),所述三相分离罐(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内回流管(12),用于气体在反应器本体(3)内部回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3)的顶端一侧连接出水槽群座板(14),所述出水槽群座板(1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系统(15),所述出水系统(15)的一侧连接有出水斗(16),所述出水斗(16)设置有两组连接管,且一组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连接至后端,用于液态水的导出,所述出水斗(16)另一组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预氧化池(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池(17)的内部设置有增氧循环泵(18),所述增氧循环泵(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微纳米发生器(19)的输入端,所述微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壮刘宏波梅益军黄俊袁淼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