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78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主体,所述护坡主体的斜坡表面设有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上贯穿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内腔底部设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均匀贯穿设有多组流通孔,所述护坡主体的斜坡底端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侧壁上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电动水泵,所述电动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入水管,所述电动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本生态护坡能够通过在土壤层上种植植被以达到对土壤层进行加固,防止土壤层的泥土在雨水天气时跟随水流下滑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对土壤层的再次加固处理,同时本生态护坡能够对雨天的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处理,避免了雨水资源的浪费。避免了雨水资源的浪费。避免了雨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护坡
,具体是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生态护坡可以对斜坡土壤层进行加固,在雨水天气,有效防止斜坡泥土跟随水流下滑,减少泥石流现象的产生的几率,达到护坡,固坡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生态护坡不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处理,从而使得雨水只能通过护坡的斜面流走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主体,所述护坡主体的斜坡表面设有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上贯穿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内腔底部设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均匀贯穿设有多组流通孔,所述基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顶部表面设有土壤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的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灌溉部件,所述护坡主体的内腔设有斗槽和导管槽,所述斗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收集斗,所述导管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且输水管道的一端与收集斗的底部连通,所述护坡主体的斜坡底端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侧壁上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电动水泵,所述电动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入水管,所述电动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斗的顶端与混凝土加固层上的种植槽位置对应,且收集斗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斜面上,所述输水管道远离收集斗的一端与集水池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溉部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均匀连通有多组雾化喷头,所述水箱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两组支杆,所述水箱的侧壁连通有注水管,多组所述支杆均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加固层的顶部表面,所述注水管远离所连通的水箱的一端均与出水管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水管远离电动水泵的一端与集水池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方设有压网,且压网与种
植槽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土壤层设置于第二过滤网与压网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且第一过滤网处于输水管道与入水管之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生态护坡能够通过在土壤层上种植植被以达到对土壤层进行加固,防止土壤层的泥土在雨水天气时跟随水流下滑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压网增加土壤层的表层土壤下滑时的阻力,从而实现对土壤层的再次加固处理,同时,雨水落在混凝土加固层斜坡表面时会流向集水池内部收集,雨水落在混凝土加固层上的种植槽内部时,通过第二过滤网过滤处理后,通过收集斗流向至输水管道处,再由输水管道将雨水导向至集水池处进行收集,从而使得本生态护坡能够对雨天的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处理,避免了雨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中的种植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中的收集斗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中的灌溉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护坡主体;2、混凝土加固层;3、灌溉部件;4、排水槽;5、集水池;6、第一过滤网;7、底板;8、电动水泵;9、入水管;10、出水管;11、水箱;12、雾化喷头;13、支杆;14、注水管;15、基板;16、第二过滤网;17、压网;18、收集斗;19、输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主体1,护坡主体1的斜坡表面设有混凝土加固层2,混凝土加固层2上贯穿设有种植槽,种植槽的内腔底部设有基板15,基板15上均匀贯穿设有多组流通孔,基板15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6,第二过滤网16的顶部表面设有土壤层,混凝土加固层2的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灌溉部件3,护坡主体1的内腔设有斗槽和导管槽,斗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收集斗18,导管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19,且输水管道19的一端与收集斗18的底部连通,护坡主体1的斜坡底端设有集水池5,集水池5的侧壁上连接有底板7,底板7的顶部设有电动水泵8,电动水泵8的输入端连通有入水管9,电动水泵8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10。
[0020]收集斗18的顶端与混凝土加固层2上的种植槽位置对应,且收集斗18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斜面上,输水管道19远离收集斗18的一端与集水池5连通。
[0021]灌溉部件3包括水箱11,水箱11的底部均匀连通有多组雾化喷头12,水箱11的底部对称连接有两组支杆13,水箱11的侧壁连通有注水管14,多组支杆13均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加固层2的顶部表面,注水管14远离所连通的水箱11的一端均与出水管10连通。
[0022]入水管9远离电动水泵8的一端与集水池5相连通。雨水落在混凝土加固层2上的种
植槽内部时,通过第二过滤网16过滤处理后,再通过收集斗18流向至输水管道19处,再由输水管道19将雨水导向至集水池5处进行收集。
[0023]第二过滤网16的上方设有压网17,且压网17与种植槽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土壤层设置于第二过滤网16与压网17之间。
[0024]集水池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6,且第一过滤网6处于输水管道19与入水管9之间。雨水通过输水管道19传导至集水池5内部时,先通过第一过滤网6将雨水中的泥沙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雨水再滴落至集水池5内腔的底部进行收集,从而使得电动水泵8在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取出后不会因雨水中含泥沙而对电动水泵8造成损坏,有利于电动水泵8使用寿命的延长。操作人员还可将第一过滤网6顶部表面过滤出的泥沙再次放回至种植槽的内部。
[0025]工作原理:
[0026]本生态护坡能够通过在土壤层上种植植被以达到对土壤层进行加固,防止土壤层的泥土在雨水天气时跟随水流下滑的情况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主体(1)的斜坡表面设有混凝土加固层(2),所述混凝土加固层(2)上贯穿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内腔底部设有基板(15),所述基板(15)上均匀贯穿设有多组流通孔,所述基板(15)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6),所述第二过滤网(16)的顶部表面设有土壤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2)的上方均匀设有多组灌溉部件(3),所述护坡主体(1)的内腔设有斗槽和导管槽,所述斗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收集斗(18),所述导管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19),且输水管道(19)的一端与收集斗(18)的底部连通,所述护坡主体(1)的斜坡底端设有集水池(5),所述集水池(5)的侧壁上连接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部设有电动水泵(8),所述电动水泵(8)的输入端连通有入水管(9),所述电动水泵(8)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斗(18)的顶端与混凝土加固层(2)上的种植槽位置对应,且收集斗(18)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混凝土加固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凯华刘小娟彭增兰刘兴友刘小容王涛罗小磊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君信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