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73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震稳定座椅,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包括座椅板、底座、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座椅板的上表面,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座椅板的侧壁,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座椅板的下侧,所述座椅板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均滑动套设有固定套管,两个所述固定套管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管内部的底壁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管内部的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侧壁;本申请具有提高汽车座椅的减震性能的效果。的减震性能的效果。的减震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稳定座椅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稳定座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汽车座椅大都采用减震垫进行减震,减震效果较差,当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时,会降低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减震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稳定座椅。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包括座椅板、底座、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座椅板的上表面,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座椅板的侧壁,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座椅板的下侧,所述座椅板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均滑动套设有固定套管,两个所述固定套管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管内部的底壁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管内部的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侧壁。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颠婆产生压力时,压力作用于坐垫,坐垫将压力传给座椅板,座椅板将压力传给固定杆,使得固定杆沿着固定套管的内部朝向底座的一侧移动,第一弹性件会产生阻力,进行减震缓冲,从而当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时,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0007]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杆,两个所述固定套管的外侧壁均开设有供所述对接杆滑移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对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对接槽的底壁。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沿着固定套管的内部朝向底座的一侧移动时,固定杆同步带动对接杆沿着对接槽的内部朝向底座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会产生阻力,从而当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时,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板下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座椅板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座椅板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燕尾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燕尾块滑移的燕尾槽,两个所述燕尾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板将压力传给连接杆,连接杆带动各自的燕尾块在
燕尾槽内移动,使得两个燕尾块朝向相互背离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三弹性件会对燕尾块产生拉力,可以将左右方向上的压力吸收,进一步减少座椅板的振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套管、移动杆、第四弹性件,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所述第四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管内部的底壁,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内部的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侧壁,所述连接套管和所述燕尾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和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板将压力传给移动杆,使得移动杆沿着连接套管的内部朝向底座的一侧移动时,移动杆上的第四弹性件会产生阻力,从而进行减震。
[0013]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环,两个所述固定套管的内部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环滑移的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移动杆的侧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环,两个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环滑移的第二限位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于固定套管内滑动时,第一限位环于第一限位槽内同步滑移,从而降低了固定杆脱离固定套管内部的可能性;当移动杆于连接套管内滑移时,第二限位环于第二限位槽内同步滑移,从而降低了移动杆脱离移动套管内部的可能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侧壁固定嵌设有若干个第一滚动球,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侧壁固定嵌设有若干个第二滚动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动球的设置,减小了第一限位环于第一限位槽内滑动时产生的磨损,提高了第一限位环的使用寿命;第二滚动球的设置,减小了第二限位环于第二限位槽内滑移时产生的磨损,提高了第二限位环的使用寿命。
[0017]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板包括抵接板和联动板,所述抵接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气囊组件,两个所述气囊组件靠近所述抵接板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出气管,所述抵接板的上表面固定嵌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于两根所述出气管,所述抵接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坐垫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板设置于所述联动板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板的下表面,所述抵接板和所述联动板之间设置有紧固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组件的设置,减小乘坐人员臀部受到压力,有助于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0019]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靠近所述抵接板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靠近所述抵接板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二出气管,所述抵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连接于两根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气泵连接于两根所述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气泵和所述第二气泵均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第一按钮单元和第二按钮单元,所述第一按钮单元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并将指令传递给所述控制器,以用于将所述第一气囊里的气流传递给所述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按钮单元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并将指令传递给所述控制器,以用于将所述第二气囊里的气流传递给所述第一气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按钮单元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并将指令传递给控制器,以用于将第一气囊里的气流传递给第二气囊,第二按钮单元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并将指令传递给控制器,以用于将第二气囊里的气流传递给第一气囊,从而实现坐垫表面凹凸
高度的调节,进而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感。
[0021]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块、紧固螺杆、紧固螺环和驱动件,所述紧固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抵接板的下表面,所述联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紧固块嵌设的紧固槽,所述联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紧固螺杆转动的转动槽,所述紧固块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紧固螺杆的端部嵌设的插槽,所述紧固螺环螺纹套设于所述紧固螺杆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紧固螺环转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紧固螺环转动,紧固螺环带动紧固螺杆于紧固螺环内发生转动,使得紧固螺杆于转动槽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直至紧固螺杆的端部插设于插槽内,从而将紧固块固定于紧固槽内,进而当气囊组件发生损坏时,通过更换抵接板对气囊组件进行更换。
[0023]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联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包括座椅板(1)、底座(2)、坐垫(3)和靠背(31),所述坐垫(3)设置于所述座椅板(1)的上表面,所述靠背(31)设置于所述座椅板(1)的侧壁,所述底座(2)设置于所述座椅板(1)的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1)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两个所述固定杆(13)的外部均滑动套设有固定套管(21),两个所述固定套管(21)均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套管(21)内部的底壁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1),所述第一弹性件(1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管(21)内部的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13)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杆(132),两个所述固定套管(21)的外侧壁均开设有供所述对接杆(132)滑移的对接槽(211),所述对接杆(132)靠近所述底座(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212),所述第二弹性件(212)远离所述对接杆(13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对接槽(211)的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1)下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14),两个所述连接块(14)远离所述座椅板(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两个所述连接杆(4)远离所述座椅板(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燕尾块(22),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燕尾块(22)滑移的燕尾槽(23),两个所述燕尾块(2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件(2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包括连接套管(41)、移动杆(42)、第四弹性件(43),所述移动杆(42)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41)的内部,所述第四弹性件(43)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管(41)内部的底壁,所述第四弹性件(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41)内部的底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杆(42)的侧壁,所述连接套管(41)和所述燕尾块(2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42)和所述连接块(14)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3)的侧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环(133),两个所述固定套管(21)的内部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环(133)滑移的第一限位槽(24),两个所述移动杆(42)的侧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环(421),两个所述连接套管(41)的内部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环(421)滑移的第二限位槽(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33)的侧壁固定嵌设有若干个第一滚动球(134),所述第二限位环(421)的侧壁固定嵌设有若干个第二滚动球(42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稳定座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林查昕陈得云王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雅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