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郁歆专利>正文

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70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包括一自动定位充电部;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定位充电部设有一嵌入式壳体基座、复数个推抵部、一端子移动装置;在嵌入式壳体基座的左、右两侧与上方则分别设置一推抵部,其中,两侧推抵部之间设有一基座通道,该基座通道的底部则设有一端子移动装置;当电池推置入基座通道底部时,则会推抵开原本抵靠在基座通道的推抵部,且电池的充电电极亦直接抵靠至端子移动装置上所设置的导电端子排针组,若未接触之,该端子移动装置则会反向移动,使得导电端子排针组可以接触到电池的充电电极以形成充电回路,据此,使该充电器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尤指一种能使用于多种类型的充电电池的泛用型 充电器。
技术介绍
为了下一代的生活环境能够不受破坏,所以大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相关议 题,尤其因为地球的资源有限,所以在物品的专利技术或是使用上则是朝向可以重复利 用的趋势,藉以减少资源的过度使用与浪费。目前的数字商品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机、消费型电子产品等,因为使用的续航 力及环保的问题,故这类数字商品多采用可重复充电使用的充电电池,而因为各种 数字商品的电池不但大小不一,且由于其电池内部结构设计的不同,所使用的电池 本身欲接触导通正负极性的位置及间距而会有不一样的规格,即便是其导电极的位 置亦有底面与侧边的分别,但并不适用于其它不同大小或不同导电极位置的电池充 电器,故各种厂牌型号所配备的充电器则在对应电池规格的需求下,而有特定使用、因为电池规格的不同,而相对导致在充电器的使用上则各有不同的型态,因此 业者必须针对各种不同型式的电池来分别开模制造不同的充电器模具,造成所需开 发时间长且增加制造成本,然而数字商品每月都有新的款式推出且汰换性又大,造 成厂商必需不断的开发新式充电器,以使成本及库存品不断的提高,不仅于使用上 显得极为不便且亦造成资源使用上的浪费,同时也相对造成使用者购置各种不同充 电器的花费也随之提高。再者,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至今,使得现代人们手上几乎都有一支以上的移动电 话,而其最困扰的则莫过于需同时携带一个以上的电池充电器来因应电池充电的需求,其实过于麻烦且有携带上占据空间的问题,因此就使用层面上而言,则更加显 示出一泛用型充电器在电器使用上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而一般改良型充电器结构,主要于上盖容置槽底面或侧边间隔开设多个端子槽, 导电端子得依电池尺寸大小设置在适当的端子槽内,且可依电池的充电专用设计位3置并配合挡块的使用,而选择容设在容置槽底面或侧边端子槽,藉以达到各款电池 皆能适用。上述改良型充电器虽具备各款电池充电优势,但整体结构设计上却称不 上最为经济、实用,原因如下利用挡块夹持充电电池的方式,除非开设有各种尺 寸且误差值不能太大,不然其挡块与壳体的外缘必然而出现落差,影响外观的整体 性。而欲达到各种电池皆能充电功效,势必需依手机电池的充电电极位置,而调整 固设在上盖底面排列沟槽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调整前其歩骤则须将底座与上盖 先行拆开,所以对于调整该导电端子而言,皆需耗时将结合的底座及上盖拆卸,确 实有过于复杂、耗时的问题;且连接端子必需根据电池的充电电极位置的不同而须 重新裁切与调整,故在连接端子组件的备料上则必然增加。所以一般改良型充电器 结构,贝lj仍然存有结构上的缺失与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器,它可以对各式各样甚至不同规格的充电 电池进行充电,以解决一般改良型充电器可结构上的缺失与使用的不便以及一般改 良型充电器结构复杂、材料浪费、使用时过程繁杂、省时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充电器,包括一自动定位充电部;其特 征在于该自动定位充电部设有一嵌入式壳体基座、 一嵌入式壳体结构、多数个推抵 部、二弹性构件、 一端子移动装置与二带动马达;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上的左、右 两侧则分别内置有两个对应的该推抵部;而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中间位置,相对 于左、右两侧该些推抵部之间则留设有一基座通道;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该基座 通道的底部,则对应设有一通道空间,在该通道空间的两侧则对应设置一轨道结构, 而该端子移动装置则设置于该轨道结构上;该端子移动装置上则设有一端子固定座, 而该端子固定座上则配置有一导电端子排针组;该嵌入式壳体基座上两侧的该些推 抵部的背面则均设置有该弹性构件而分别与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一侧作连结;在该 駄式壳体基座上两侦啲该些推抵部的下方则构设有对应一齿轮带动结构,其中, 并藉由设置于该齿轮带动结构中的一柱状齿轮来配置于该带动马达;该嵌入式壳体 结构则是对应装设于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上方;在该嵌入式壳体结构上Xt应于该基 座通道的相对位置,亦设置有该推抵部,而该推抵部则是藉由一转向装置来与该带 动马达做连结。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创作充电器的自动定位充电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充电器的自动定^(立充电部的立体完成图;图3是本技术充电器的自动定位充电部与内嵌前壳板的结合图;图4是本技术充电器的使用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充电器的使用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充电器的充电部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充电器的充电部的立体完成图;图8是本技术充电器的充电部的使用示意图(一);图9是本技术充电器的充电部的使用示意图(二);图10是本技术充电器结合充电部的外观图。图式符号说明 1自动定位充电部 ll嵌入式壳体基座 12嵌入式壳体结构14弹性构件 15端子移动装置lll基座通道112通道空间113轨道结构131推抵部132推抵部151端子固定座152短导电端子排针组153长导电端子排针组161带动马达162带动马达1311齿轮带动结构1312柱状齿轮1321转向装置2电池21充电电极3内嵌前壳板 4充电部41平台 42压制件 43弹性构件 44导电线体 411圆柱管 412枢接部 413上盖 441导电端子 4121枢轴组 5充电器具体实施方式本创作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务制作经验,针对习用的结 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充电各式各样甚至不同规格的充电电池, 以达到于使用上更具实用便利之效的一种充电器结构改良,以期完全改善习用的缺 失。以下谨以二个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说明,以使审査委员育树于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是一种充电器5,包括一自动定位充 电部l;并设有一内嵌前壳板3,其中,该自动定位充电部l设有一嵌入式壳体基座 11、 一嵌入式壳体结构12、三个推抵部131、 132、 二组弹性构件14、 一端子移动 装置15与二带动马达161、 162,该定动定位电部1则是由固定于该内嵌前壳板3 来设置于该充电器5内部;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11上的左、右两侧则分别内置有两 个Xt应的该推抵部131;而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ll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左、右两侧 该些推抵部131之间则留设有一基座通道111;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11的该基座通 道111的底部,则对应设有一通道空间112,在该通道空间112的两侧则对应设置 一轨道结构U3,而该端子移动装置15则设置于该轨道结构113上;该端子移动装 置15上则设有一端子固定座151,而该端子固定座151上则同时配置有一凸状短导 电端子排针组152与一凸状长导电端子排针组153;该嵌入式壳体基座11上两侧的 该些推抵部131的背面则均设置有该弹性构件14而分别与该嵌入式壳体基座11的一侧作连结;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U上两侧的该些推抵部131的下方则构设有对应 一齿轮带动结构1311,其中,并藉由设置于该齿轮带动结构1311中的一柱状齿轮 1312来配置于该带动马达161;该嵌入式壳体结构12则^f应装设于该嵌入式壳体 基座11的上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器,包括一自动定位充电部;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定位充电部设有一嵌入式壳体基座、一嵌入式壳体结构、多数个推抵部、二弹性构件、一端子移动装置与二带动马达;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上的左、右两侧则分别内置有两个对应的该推抵部;而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左、右两侧该些推抵部之间则留设有一基座通道;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该基座通道的底部,则对应设有一通道空间,在该通道空间的两侧则对应设置一轨道结构,而该端子移动装置则设置于该轨道结构上;该端子移动装置上则设有一端子固定座,而该端子固定座上则配置有一导电端子排针组;该嵌入式壳体基座上两侧的该些推抵部的背面则均设置有该弹性构件而分别与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一侧作连结;在该嵌入式壳体基座上两侧的该些推抵部的下方则构设有对应一齿轮带动结构,其中,并藉由设置于该齿轮带动结构中的一柱状齿轮来配置于该带动马达;该嵌入式壳体结构则是对应装设于该嵌入式壳体基座的上方;在该嵌入式壳体结构上对应于该基座通道的相对位置,亦设置有该推抵部,而该推抵部则是藉由一转向装置来与该带动马达做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重燊
申请(专利权)人:郑郁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