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49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电机。该集成电机包括连接器和电机本体。连接器包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的外侧壁沿水平方向凸设有燕尾部,且连接壳体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弹性卡凸;电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端盖,端盖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燕尾槽,且燕尾槽的槽壁具有滑动部,连接壳体能够通过燕尾部与滑动部的滑动配合插入燕尾槽内;其中,燕尾槽的槽底设置有卡接孔,弹性卡凸卡接连接于卡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壳体能够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限位于电机本体的燕尾槽内,确保了连接器装配到电机本体中的稳定性,提高了连接器在电机本体上的定位精度。同时,避免了集成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连接器脱离既定位置的情况。运行过程中出现连接器脱离既定位置的情况。运行过程中出现连接器脱离既定位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0003]电机在装配过程中,电路板需要安装在电机的内部,此时,电路板需要与连接器相连,以使电机与外部设备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机实现预定的功能。但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在装配到电机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手动定位后再进行装配,该过程中依赖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使得装配过程存在定位误差,而且电机组装完成后容易出现装配不稳定的现象,以使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连接器脱离既定位置的情况,进而造成电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在装配到电机的过程存在定位误差的问题,以及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连接器脱离既定位置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电机,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1),所述连接器(1)包括连接壳体(11),所述连接壳体(11)的外侧壁沿水平方向凸设有燕尾部(111);所述连接壳体(11)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弹性卡凸(112);电机本体(2),所述电机本体(2)的上端设置有端盖(3);所述端盖(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燕尾槽(31),所述燕尾槽(31)沿所述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端盖(3)的一端;所述燕尾槽(31)的槽壁具有滑动部(311),所述连接壳体(11)能够通过所述燕尾部(111)与所述滑动部(311)的滑动配合插入所述燕尾槽(31)内;所述燕尾槽(31)的槽底设置有卡接孔(312),所述弹性卡凸(112)能够卡接连接于所述卡接孔(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机还包括线路板(4),所述线路板(4)设于所述端盖(3)上;所述线路板(4)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41),所述连接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端子(113),所述第一端子(113)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一通孔(4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4)沿所述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42),所述端盖(3)上设置有第二端子(32),所述第二端子(32)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第二通孔(4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4)上还设置有接地件(43),所述接地件(43)包括凹型扣(431)和弹性片(432),所述凹型扣(431)的一端与所述弹性片(432)的一端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瑜彤刘文娟刘承威张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