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99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电缆领域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及加工工艺,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及信号电缆;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该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导热能力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缆的载流能力,同时提供一种加工工艺,通过该加工工艺能够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用电缆及该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大气污染和全球气温变暖日益严重,而汽车作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通常靠烧油驱动,会加剧能源和环境危机。对此,汽车产业推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可避免或减少烧油,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缓解传统能源的短缺危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作为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充电配件,同样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具有快速充电的性能;但是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大量的热量的不及时散出去会产生很大的火灾隐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缆具备较好的散热能力,这样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导热能力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缆的载流能力,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及信号电缆;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导热能力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缆的载流能力,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单芯主电缆能够正常的稳定的进行工作,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所述单芯主电缆分别设置在电缆本体内部的左边位置和右边位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包括主导体,涂覆在主导体外周一圈的主保护层,绕包在主保护层外周的主绝缘层及设置在主绝缘层中间位置的交叉冷却层;设置在交叉冷却层外周的单芯主电缆保护层;两根单芯主电缆的外侧分别与若干组保护层最内侧的一层相接;所述交叉冷却层包括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之间交叉并错开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编号为A1和A2;所述主导体采用若干根裸铜丝绞合而成。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接地电缆和测温电缆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接地电缆包括接地线芯,涂覆在接地线芯外周的接地线芯保护层及设置在接地线芯保护层外周的接地线芯绝缘层;所述接地电缆编号为B;所述测温电缆包括两根测温线芯,测温线芯外周绕包有测温线芯绝缘层,两根测温线芯紧挨着设置,测温线芯
的两侧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与两根测温线芯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测温保护层;两根测温线芯分别编号为C1和C2。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信号电缆能够正常的传输信息,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所述信号电缆包括四根呈阵列形式分布的单芯信号线,所述单芯信号线分别包括中心信号线导体,绕包在中心信号线导体外周的中心信号线屏蔽层,四根单芯信号线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和中心信号线导体的外周整体绕包有信号屏蔽铝箔,信号屏蔽铝箔的外周绕包有信号电缆编织层,信号电缆编织层的外周还挤包有信号电缆内护套层;四根单芯信号线分别编号为D9、D10、D11和D12。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控制电缆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控制,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所述控制电缆包括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八根单芯控制线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围绕中心设置的独立圆柱填充设置;该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分别编号为D1

D8;所述单芯控制线缆包括控制导体,绕包在控制导体外周的控制导体绝缘层,编号D1

D8的单芯控制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控制电缆保护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中心线缆工作稳定,工作效率高;所述中心线缆包括中心导体,涂覆在中心导体外周的中心绝缘层,设置在中心绝缘层外周的中心保护层;所述中心保护层编号为E;所述中心线缆、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之间的独立圆柱填充的直径根据各个电缆或者线缆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设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保护层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三层并分别包括外侧尼龙保护层、绕包在外侧尼龙保护层外周的隔离层及绕包在隔离层外周的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的厚度远大于外侧尼龙保护层及外护套层的厚度。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通过该加工工艺能够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3]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
[0014]步骤一: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绞束线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进行束丝,结构采用1+1/2+2/8+2/13+2/19,节距:32
±
5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
[0015]步骤二:A1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 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80
±
5mm,绞合方向:右;
[0016]步骤三:A2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 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12,中心:7根,股线:1右+6左,外层:12 根,股线:右;节距:108
±
5mm,绞合方向:左;
[0017]步骤四:对A1和A2单芯主电缆进行绝缘加工,挤塑温度:
[0018]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0019]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0.89mm,绝缘外径:12.0
±
0.3mm;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颜色不一致;
[0020]步骤五:采用挤压式,过滤网采用1层50

60目过滤网;工频火花电压: 10.0kV;表
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21]步骤六: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辐照工序,要求20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及信号电缆;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主电缆分别设置在电缆本体内部的左边位置和右边位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包括主导体,涂覆在主导体外周一圈的主保护层,绕包在主保护层外周的主绝缘层及设置在主绝缘层中间位置的交叉冷却层;设置在交叉冷却层外周的单芯主电缆保护层;两根单芯主电缆的外侧分别与若干组保护层最内侧的一层相接;所述交叉冷却层包括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之间交叉并错开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编号为A1和A2;所述主导体采用若干根裸铜丝绞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缆包括接地线芯,涂覆在接地线芯外周的接地线芯保护层及设置在接地线芯保护层外周的接地线芯绝缘层;所述接地电缆编号为B;所述测温电缆包括两根测温线芯,测温线芯外周绕包有测温线芯绝缘层,两根测温线芯紧挨着设置,测温线芯的两侧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与两根测温线芯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测温保护层;两根测温线芯分别编号为C1和C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缆包括四根呈阵列形式分布的单芯信号线,所述单芯信号线分别包括中心信号线导体,绕包在中心信号线导体外周的中心信号线屏蔽层,四根单芯信号线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和中心信号线导体的外周整体绕包有信号屏蔽铝箔,信号屏蔽铝箔的外周绕包有信号电缆编织层,信号电缆编织层的外周还挤包有信号电缆内护套层;四根单芯信号线分别编号为D9、D10、D11和D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包括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八根单芯控制线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围绕中心设置的独立圆柱填充设置;该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分别编号为D1

D8;所述单芯控制线缆包括控制导体,绕包在控制导体外周的控制导体绝缘层,编号D1

D8的单芯控制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控制电缆保护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缆包括中心导体,涂覆在中心导体外周的中心绝缘层,设置在中心绝缘层外周的中心保护层;所述中心保护层编号为E;所述中心线缆、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之间的独立圆柱填充的直径根据各个电缆或者线缆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设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三层并分别包括外侧尼龙保护层、绕包在外侧尼龙保护层外周的隔离层及绕包在隔离层外周的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的厚度远大于外侧尼龙保护层及外护套层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绞束线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进行束丝,结构采用1+1/2+2/8+2/13+2/19,节距:32
±
5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
步骤二:A1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80
±
5mm,绞合方向:右;步骤三:A2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12,中心:7根,股线:1右+6左,外层:12根,股线:右;节距:108
±
5mm,绞合方向:左;步骤四:对A1和A2单芯主电缆进行绝缘加工,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0.89mm,绝缘外径:12.0
±
0.3mm;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颜色不一致;步骤五:采用挤压式,过滤网采用1层50

60目过滤网;工频火花电压:10.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步骤六: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辐照工序,要求20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0~50%;步骤七:束线工序B,股线:42/0.20根/mm;材料:0.20mm裸铜丝,物料编码:T0200;结构:2+8+13+19,节距:25
±
3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1.49mm;步骤八:复绞工序B,材料:42/0.20根/mm;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6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4.50mm;步骤九:绝缘B,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

3.5;标称厚度:0.90mm,最薄点0.72mm,绝缘外径:9.00
±
0.30mm;分色:绿/黄双色,双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色母比例:100∶2

3.5;步骤十:挤出方式为挤压式;过滤网:1层50

60目,工频火花电压: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辐照工序:要求200℃

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5~55%;步骤十一:束绞工序C;股线:32/0.15mm根/mm;材料:0.15mm裸铜丝;结构:5+11+16,节距:18
±
3mm,绞合方向:1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0.98mm;步骤十二:复绞工序C,材料:32/0.15mm根/mm;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4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2.8mm;步骤十四:绝缘C,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徐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特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