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7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内部横向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电缆本体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上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端子电缆,电缆本体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接地电缆,所述电缆本体对应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配合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及保护层,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该电缆本体内部结构更为稳定,同时添加了若干组保护层,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各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限位电缆的存在,故而当电缆本体在扭曲及弯曲状态下,电缆内部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及绝缘性。电缆内部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及绝缘性。电缆内部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及绝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充电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类似于加油枪一样频繁移动,会存在人为弯曲、扭曲、拖拽甚至于拉伸等现象,极易对充电电缆造成机械损伤,同时充电站大多与加油站配套建设,充电电缆接触油污后,可能导致电缆护套层或屏蔽层失效的风险,因此各生产厂商都致力研发一种内部结构稳定,安全性更佳的电动汽车用充电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该电缆本体内部结构更为稳定,同时添加了若干组保护层,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各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限位电缆的存在,故而当电缆本体在扭曲及弯曲状态下,电缆内部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及绝缘性。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内部横向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电缆本体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上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端子电缆,电缆本体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接地电缆,所述电缆本体对应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配合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及保护层,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
[0005]本技术安装时,将线芯保护层绕包设置于端子线芯的外部,将绝缘铠甲层绕包设置于钢芯的外部,将两组端子线缆及限位线缆放置于一号端子电缆的内部并将绝缘防火层绕包于两组端子线缆及限位线缆的外部,至此一号端子电缆安装完成,将二号端子电缆及三号端子电缆依次进行安装,将一号端子电缆、二号端子电缆及三号端子电缆依次放置于电缆本体的内部,将左侧充电电缆与右侧充电电缆横向设置于电缆本体的内部,将两组接地电缆同样放置于电缆本体的内部,将电缆本体内部的间隙处通过限位电缆进行填充,防止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之间出现位移,将编织层绕包于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的外部,将电缆橡胶层绕包于编织层的外部,至此电缆本体安装完成,在使用时,由于电缆本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故而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之间互相相接,以此使得增加电缆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接地电缆将有效保证充电时的安全性,防止触电,电缆本体内部的各个保护层,将有效防止电缆内部漏电,导致短路。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该电缆本体内部结构更为稳定,同时添加了若干组保护层,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各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限位电缆的存在,故而当电缆本体在扭曲及弯曲状态下,电缆内部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及绝缘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述电缆本体内部共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包括左侧充电电缆及右侧充电电缆,所述左侧充
电电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充电线芯,该充电线芯的外部绕包设置有充电绝缘层,所述右侧充电电缆内部结构与左侧充电电缆为相同结构,所述左侧充电电缆与右侧充电电缆的直径相等。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孔相连接;所述电缆本体内部共设置有三组端子电缆,该端子电缆包括一号端子电缆、二号端子电缆及三号端子电缆,所述一号端子电缆的内部配合设置有两组端子线缆,每组端子线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端子线芯,该端子线芯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线芯保护层,所述一号端子电缆的内部对应端子线缆还配合设置有限位线缆,该限位线缆共设置有两组且对应端子线芯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端子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限位线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钢芯,该钢芯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绝缘铠甲层,所述限位线缆呈纵向设置于一号端子电缆的内部并与两组端子线缆的外壁相接,所述一号端子电缆对应限位线缆及端子线缆绕包设置有绝缘防火层,所述二号端子电缆及三号端子电缆内部结构与一号端子电缆为相同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电缆本体的接地效果;所述电缆本体内部共设置有两组接地电缆,该接地电缆包括一次接地电缆与二次接地电缆,所述一次接地电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接地导线,该接地导线的外部绕包设置有接地绝缘层,所述二次接地电缆内部结构与一次接地电缆为相同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电缆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限位电缆包括呈椭圆状设置的一次限位电缆及呈圆形设置的二次限位电缆,所述一次限位电缆设置于电缆本体内部的中心处并与左侧充电电缆及右侧充电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二次限位电缆共设置两组且位于充电电缆及端子电缆之间,所述一次限位电缆与二次限位电缆皆由若干组麻绳绞合而成且外部绕包有护套层。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电缆本体对应充电电缆、接地电缆及端子电缆绕包设置有编织层,该编织层的绕包厚度为015

0.3cm,所述编织层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电缆橡胶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截面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左侧充电电缆截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号端子电缆截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端子线缆截面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限位线缆截面图。
[0018]图6为本技术次接地电缆截面图。
[0019]其中,1电缆本体、2总填充层、3左侧充电电缆、4右侧充电电缆、5充电线芯、6充电绝缘层、7一号端子电缆、8二号端子电缆、9三号端子电缆、10端子线缆、11端子线芯、12线芯保护层、13限位线缆、14钢芯、15绝缘铠甲层、16绝缘防火层、17一次接地电缆、18二次接地电缆、19接地导线、20接地绝缘层、21一次限位电缆、22二次限位电缆、23护套层、24编织层、25电缆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6所示,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横向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上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端子电缆,电缆本体1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接地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配合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及保护层,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2。
[0021]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包括左侧充电电缆3及右侧充电电缆4,所述左侧充电电缆3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充电线芯5,该充电线芯5的外部绕包设置有充电绝缘层6,所述右侧充电电缆4内部结构与左侧充电电缆3为相同结构,所述左侧充电电缆3与右侧充电电缆4的直径相等。
[0022]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三组端子电缆,该端子电缆包括一号端子电缆7、二号端子电缆8及三号端子电缆9,所述一号端子电缆7的内部配合设置有两组端子线缆10,每组端子线缆10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端子线芯11,该端子线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横向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上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端子电缆,电缆本体(1)内部位于充电电缆的下方配合设置有若干组接地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充电电缆、端子电缆及接地电缆配合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及保护层,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两组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包括左侧充电电缆(3)及右侧充电电缆(4),所述左侧充电电缆(3)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充电线芯(5),该充电线芯(5)的外部绕包设置有充电绝缘层(6),所述右侧充电电缆(4)内部结构与左侧充电电缆(3)为相同结构,所述左侧充电电缆(3)与右侧充电电缆(4)的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设置有三组端子电缆,该端子电缆包括一号端子电缆(7)、二号端子电缆(8)及三号端子电缆(9),所述一号端子电缆(7)的内部配合设置有两组端子线缆(10),每组端子线缆(10)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端子线芯(11),该端子线芯(1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线芯保护层(12),所述一号端子电缆(7)的内部对应端子线缆(10)还配合设置有限位线缆(13),该限位线缆(13)共设置有两组且对应端子线芯(11)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线缆(13)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钢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林吴亮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特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