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25789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9
本申请提供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属于航空技术领域,结构包括:前起管簧、转向接头、前起轮叉、前起轮轴和耐磨垫片,其中,前起管簧的一端和转向接头连接,前起管簧的另一端与机身的前起支架相连,前起管簧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前起管簧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转向接头穿过前起轮叉前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连接;转向接头和前起轮叉的配合面之间通过耐磨垫片隔开;前起轮轴穿过前起轮叉后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拆卸方便、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的结构,零件数量减少,方便快速安装与拆卸,提高结构效率和寿命。提高结构效率和寿命。提高结构效率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航空
,尤其涉及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型运动飞机的前起落架采用固定结构的支柱式前起落架,在升空后,起落架不会收回到机舱内部。轻型运动飞机的发动机舱与驾驶室之间设置有一块防火板,以防止飞机前端的发动机的温度传递至驾驶舱内。轻型运动飞机的前起落架通常设置在防火板上,前起落架支柱固定在防火板上,其下端为固定设置的机轮组。目前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为一种通过控制脚踏板主动控制飞机转向装置,该装置机构较为复杂。
[0003]相关技术中有一种用于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的转向装置,其采用控制踏板主动控制飞机转向功能。
[0004]然而,上述装置结构也比较复杂,涉及零组件较多,间接提高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结构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于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的转向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涉及零组件较多,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高,同时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包括:前起管簧1、转向接头2、前起轮叉3和前起轮轴4,
[0007]其中,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连接,前起管簧1的另一端与机身的前起支架相连,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2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
[0008]转向接头2穿过前起轮叉3前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09]前起轮轴4穿过前起轮叉3后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10]可选地,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2的中轴线的夹角为5~10度。
[0011]可选地,转向接头2和前起轮叉3的配合面之间设有耐磨垫片5。
[0012]可选地,耐磨垫片5由锡青铜材料制成。
[0013]可选地,前起轮叉3上还设有耐磨垫片5。
[0014]可选地,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焊接成一体结构。
[00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的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6]将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连接;
[0017]将前起管簧1的另一端与机身的前起支架连接;
[0018]将转向接头2穿过前起轮叉3前部的安装孔,使转向接头2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19]将前起轮轴4穿过前起轮叉3后部的安装孔,使前起轮轴4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20]其中,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2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
[0021]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2]在转向接头2和前起轮叉3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耐磨垫片5。
[0023]其中,所述将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连接,包括:
[0024]将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焊接成一体结构。
[0025]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在前起轮叉3上安装耐磨垫片5。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是一种安装拆卸方便、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的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结构可明显减少零件数量,方便快速安装与拆卸,提高结构效率和寿命。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转向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快速安装与拆卸、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
[0032]如图1所示,该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包括:前起管簧1、转向接头2、前起轮叉3、前起轮轴4和耐磨垫片5。
[0033]其中,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通过焊接成一整体结构,前起管簧1的另一端与机身1框腹板上的前起支架相连,前起管簧1和转向接头2焊接成前起管簧组件结构。
[0034]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2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在飞机转向完成后可为前轮提供一定的自动回中力,帮助飞机快速调整至正常状态。
[0035]示例地,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2的中轴线的夹角为5~10度。
[0036]转向接头2穿过前起轮叉3前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37]转向接头2和前起轮叉3的配合面之间通过耐磨垫片5隔开。示例地,转向接头2和前起轮叉3的配合面之间可以设置两个耐磨垫片5。
[0038]飞行员差动刹车驱动前轮转向时,依靠转向接头2与前起轮叉3之间的转动限位控制转向角度在一定范围内。
[0039]示例地,耐磨垫片5可以由锡青铜材料制成。
[0040]前起轮叉3上还可设有两个耐磨垫片5,飞机转向时依靠耐磨垫片5间的相对转动提供摩擦力,可降低飞机前起落架零部件磨损系数,延长了主结构的使用寿命。
[0041]进一步地,前起轮轴4穿过前起轮叉3后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42]请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的装配过程如下:
[0043]1)将前起管簧1的一端和转向接头2焊接成一整体结构;前起管簧1和转向接头2焊接成前起管簧组件结构;
[0044]2)将前起管簧1的另一端与机身1框腹板上的前起支架相连,使得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前起管簧1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2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
[0045]3)将转向接头2穿过前起轮叉3前部的安装孔,使转向接头2与前起轮叉3连接;
[0046]4)在转向接头2和前起轮叉3的配合面之间设置耐磨垫片5;
[0047]5)在前起轮叉3上设置耐磨垫片5;
[0048]6)将前起轮轴4穿过前起轮叉3后部的安装孔。
[0049]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用于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的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具有如下优势:
[0050]1)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大大减少;
[0051]2)增加了转向结构和垂直平面后倾角设计,在飞机转向完成后可为前轮提供一定的自动回中力,帮助飞机快速调整至正常状态;
[0052]3)优化了耐磨垫圈结构设计,可降低飞机前起落架零部件磨损系数,提高了主结构使用寿命;
[0053]4)该结构通过差动刹车控制前轮转向,操作便捷。
[0054]以上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起管簧、转向接头、前起轮叉和前起轮轴,其中,前起管簧的一端和转向接头连接,前起管簧的另一端与机身的前起支架相连,前起管簧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前起管簧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转向接头穿过前起轮叉前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连接;前起轮轴穿过前起轮叉后部的安装孔,与前起轮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起管簧靠近前起支架的一端的中轴线与转向接头的中轴线的夹角为5~1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接头和前起轮叉的配合面之间设有耐磨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耐磨垫片由锡青铜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运动飞机前起落架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起轮叉上还设有耐磨垫片。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明杰刘翀谈言朋王雪明张雨黄德赞李云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