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413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包括锅炉、脱硫塔、多个换热器、多个吸收式热泵和多个闪蒸器,所述锅炉、脱硫塔、多个换热器、多个吸收式热泵和多个闪蒸器彼此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形成锅炉蒸汽/热水热量回收流程、脱硫塔溶液冷却循环流程、锅炉烟气流程、脱硫废水溶液浓缩流程和闪蒸蒸汽加热供热回水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温度对口,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构建脱硫塔溶液中间再热的多级闪蒸浓缩组合式热泵新流程,一方面在不借助外部热源的情况下同时实现烟气脱硫除尘、烟气余热利用、烟气消白、脱硫废水浓缩、区域供热多种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脱硫废水多级闪蒸浓缩效率和供热能效。废水多级闪蒸浓缩效率和供热能效。废水多级闪蒸浓缩效率和供热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和烟气余热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因脱硫效率高,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运行中需排出一定量的脱硫废水。由于此部分废水具有高悬浮物、高含盐量及重金属种类多等水质特性,处理难度大;且在现有的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技术中多以膜法浓缩、热法浓缩和烟道蒸发为主要处理工艺,其中膜法浓缩根据粒径不同实现分离浓缩,达到浓缩的目的,但易在膜和设备表面结垢,其后期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热法浓缩中多效蒸发MED技术则需要采用高品质生蒸汽作为热源,产生额外的能源消耗,投资大,运行要求高;对于烟气驱动的MED技术中虽利用烟气余热,但采用的是高品质烟气余热,并未将烟气潜热充分利用;MVR技术则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运行成本高且易结垢;烟道蒸发工艺处理水量有限的同时又容易在烟道结垢。所以如何对脱硫废水进行高效处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另一方面在湿法脱硫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脱硫塔(5)、多个换热器、多个吸收式热泵和多个闪蒸器,所述锅炉(1)、脱硫塔(5)、多个换热器、多个吸收式热泵和多个闪蒸器彼此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形成锅炉蒸汽/热水热量回收流程、脱硫塔溶液冷却循环流程、锅炉烟气流程、脱硫废水溶液浓缩流程和闪蒸蒸汽加热供热回水流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蒸汽/热水热量回收流程通过多根管道将锅炉(1)、第一吸收式热泵(4)、第二吸收式热泵(7)和第四换热器(12)连通组成,所述锅炉(1)顶部的高温蒸汽/热水通过第一管道(P1)流出并分流,一部分经过第二管道(P2)流入第一吸收式热泵(4)的发生器,换热降温后通过第四管道(P4)流出,另一部分经过第三管道(P3)流入第二吸收式热泵(7)的发生器,换热降温后第五管道(P5)流出并与来自第四管道(P4)的凝结水进行合流,再通过第六管道(P6)进入第四换热器(12)内,在第四换热器(12)的换热器内与来自第十九管道(P19)的二级闪蒸后的脱硫废水进行换热,换热冷却后通过第七管道(P7)返回所述锅炉(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溶液冷却循环流程通过多根管道将脱硫塔(5)、第一吸收式热泵(4)、第五换热器(15)和第二吸收式热泵(7)连通组成,所述脱硫塔(5)内的循环吸收液通过第十一管道(P11)进入第一吸收式热泵(4)的蒸发器,降温后经循环泵加压后通过第十二管道(P12)与来自第十八管道(P18)的蒸汽合流,再通过第三十一管道(P31)送入第五换热器(15),在第五换热器(15)内与来自第二十七管道(P27)的四级闪蒸后的浓溶液进行换热升温,换热升温后与来自第三十管道(P30)的凝结水进行二次合流后进入第二吸收式热泵(7)的蒸发器再次降温,最后通过第三十四管道(P34)送入脱硫塔(5)的喷淋层与低温烟气直接接触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烟气流程通过多根管道将锅炉(1)、第一换热器(2)和脱硫塔(5)连通组成,锅炉烟气通过烟气管道(P8)进入第一换热器(2)内,在第一换热器(2)内加热脱硫废水溶液后沿第九管道(P9)进入脱硫塔(5)进行低温喷淋,充分脱硫处理后产生的净烟气沿净烟气管道(P10)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塔溶液综合利用的多功能多级闪蒸组合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废水溶液浓缩流程通过多根管道将脱硫塔(5)、第一吸收式热泵(4)、第一换热器(2)、第一闪蒸器(10)、第二闪蒸器(11)、第四换热器(12)、第二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涛周瑞华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