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33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是于电池端子的复数环状凹陷部设置至少一O型环,由前述O型环的弹性迫紧,防止电解液自电池端子与接触电池端子的外部介面间的间隙渗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端子,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铅蓄电池的可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电池的使用非常普遍,其中铅蓄电池是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电池系统,所使用的阳极为铅、阴极为二氧化铅,电解质则为27-39%的硫酸溶液,因为该电池具有电动势大、操作温度广、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与价格低廉等优势,再加上好的循环寿命,使得此种电池的产量与产值在电池产出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应于汽机车、不断电系统等领域。电池零件中,电池端子是为相当重要的一环,其是用于连接电池内外部的电气连接,若端子受到外力或内部因素而损坏,容易发生电池短路,因此,避免或延缓电池端子受到损坏的技术亦受到重视。用于铅蓄电池中的端子,由于电池内部含有大量的硫酸溶液,因此电池端子容易产生经时酸化且导致外部端子有漏酸现象,如此会造成电池或使用电池的设备的短路。传统用于铅蓄电池的端子外围被成形树脂(例如PP)完全包覆,在其制程过程中,射出成形时会施加与射出压相当的压力于端子各表面,完成射出成形步骤后,PP树脂需降至常温,然,此时端子及PP树脂的收缩可能会导致施加于端子各表面的压力不均,造成压力较小一方的端子与PP树脂界面间的缝隙扩大,如此,铅蓄电池的中的硫酸溶液则从端子外漏并腐蚀端子,最后导致电池短路。延缓电池端子酸化的方法,也可将电池端子的构造加以改良,增加位在电池端子的左右两侧圆柱间的门形凹槽的深度,使包覆于端子表面的树脂在射出成形时,施加于端子表面的压力平均分布,避免树脂与端子界面产生缝隙而漏酸,然而因为端子材质与树脂射出时介面接合处常因温度变化与外力造成间隙,进而使得电解液由间隙渗漏,导致电池不良,因而寻求阻绝电解液渗漏的机制,为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可阻绝电解液的渗漏,从而延长电池端子的使用时间。本技术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是于电池端子的圆柱上的复数环状凹陷邻设置至少一O型环,由前述O型环密封电池端子与接触该电池端子的外部介面(例如塑胶介面)的间隙。前述O型环是为具弹性紧迫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前述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是为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是于电池端子的圆柱底部的环状凹陷部内设置一O型环,由前述O型环密封电池端子与接触该电池端子的外部介面间的间隙。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的侧视结构图。图2是为比较有无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爬酸程度测试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1的侧视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池端子1的结构主要是包含连结一体的左侧圆柱2及右侧圆柱3;其中前述左侧圆柱2的下端包含由三个环状凹陷部41、42及43所构成的环状凹陷部组4,然而前述环状凹陷部的数目可视需要调整,并不限于三个,而本实施例的最下端的环状凹陷部43具有一O型环5,该O型环5是紧迫于该环状凹陷部43中,由前述O型环5的弹性紧迫特性密封电池端子与接触该电池端子的外部介面的间隙(图未示),以达到防止电解液渗漏的功效。前述O型环5设置于环状凹陷部的位置不予特别限制,较佳的是设于圆柱2的环状凹陷部组4的最下方的环状凹陷部43,此乃因为电池中电解液是由下往上渗漏,因此可预防电解液渗漏并向上爬酸腐蚀电池端子1。此外,O型环5的数量也可为一个以上,本技术不予特别限制。以下实施例是用于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中请专利范围。实施例比较有无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的爬酸程度测试。本实施例是比较前述本技术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子端子与已知电池端子的爬酸程度,由爬酸程度测试可得知电池中电解液渗漏的情形。首先取两种铅蓄电池,其中一种是使用已知的电池端子,另一种是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具有O型环5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1,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经时性爬酸实验,测试两种电池内部端子酸化速度的差异。两种铅蓄电池的端子材质皆为铅合金。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该图2的横轴为实验时间,单位为年;纵轴为酸化程度,单位为(%)。由图2的曲线可知,已知不具有O型环的电池端子,其酸化程度随时间成正比;而本技术的具有O型环5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酸化程度达一定值后即维持恒定,显示防止电解液渗漏的机制发挥效用,电池端子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已详述于前述实施例中,任何熟悉本
的人士皆可依本技术的说明,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内视需要更动、修饰本技术,因此,其他实施态样亦包含在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包含连结一体的左侧圆柱及右侧圆柱,其中前述左侧圆柱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凹陷部,其特征在于前述环状凹陷部设置至少一个O型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O型环是为具弹性紧迫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高分子聚合物是为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O型环是设置于左侧圆柱最下方的环状凹陷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其是于电池端子的复数环状凹陷部设置至少一O型环,由前述O型环的弹性迫紧,防止电解液自电池端子与接触电池端子的外部介面间的间隙渗漏。文档编号H01M2/30GK2772038SQ20042008717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伯佳 申请人:台湾神户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电解液渗漏的电池端子,包含连结一体的左侧圆柱及右侧圆柱,其中前述左侧圆柱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凹陷部,其特征在于:前述环状凹陷部设置至少一个O型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佳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神户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