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及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107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及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属于水泥生产技术领域,该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粉90%~98%、废猪油3%~10%、聚醚0.01%~0.05%、防霉剂0.3%~2%制成,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不大于1mm,所述废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低于42%,制成的生物质燃料具有堆积密度大、热值高、燃烧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秸秆难以在水泥生产中应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能够确保生物质燃料在水泥窑中充分燃烧,解决水泥窑在使用生物质燃料供能时燃烧不充分、温度波动大的问题。温度波动大的问题。温度波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料及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燃料及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

技术介绍

[0002]水泥工业是高耗能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燃料,传统的水泥窑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其生产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据了较大比重,随着我国的工业体系不断向节能型、绿色型转变,燃煤型水泥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终将被取代。
[0003]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而秸秆的处理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2000年以前,焚烧几乎是唯一的处理秸秆的方式,一到收割季,田间地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种现象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改善,农民开始将秸秆就地粉碎填埋,但这种方式需要花费资金,增加了种粮成本,且秸秆体积大,就地填埋不足以完全处理所有的秸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0004]目前,秸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多个方向的研究,如秸秆发电、秸秆制气、秸秆液化等,使用秸秆代替煤炭、天然气用于工业生产的应用也有多方面的报道,但是,秸秆的热值约为15000kJ/kg,约为标准煤的一半,还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等杂质,且堆积密度过低,以稻草为例,其堆积密度仅有0.035kg/m3,在燃料仓中会占用大量空间,在水泥窑中使用秸秆直接代替煤炭作为燃料使用时,热功率不足,难以达到水泥生产所需温度,故目前多通过秸秆制粒机将秸秆制成压缩颗粒,提高堆积密度,但压缩后的颗粒远大于煤粉粒径,在现有的水泥窑中难以充分燃烧,且由于秸秆中的杂质等因素,燃烧时温度波动较大,影响水泥熟料质量。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利用现有的秸秆资源,解决秸秆作为燃料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以使用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燃料进行水泥生产,解决生物质燃料不能直接应用于现有的水泥窑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质燃料,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秸秆粉90%~98%、废猪油3%~10%、聚醚0.01%~0.05%、防霉剂0.3%~2%,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不大于1mm,所述废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低于42%。
[0008]优选的,所述聚醚的分子式为R(PO)
x
(EO)
y
(PO)
z
,其中R选自多乙烯多胺、树脂或脂肪醇,x≥1,y≥1,z≥0。
[0009]优选的,所述防霉剂为壳聚糖、桂皮油、罗汉柏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优选的,所述的生物质燃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将秸秆粉倒入搅拌釜并开启搅拌,然后将废猪油加热至液化状态,倒入搅拌釜中,再依次向搅拌釜中加入聚醚、防霉剂,混合
均匀后使用造粒机制成直径0.5~2毫米的颗粒,即得。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生物质燃料供能的水泥窑,采用外加热方式,包括窑身、驱动装置、燃烧器、喂料斗、烟室,所述燃烧器、窑身、烟室依次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窑身旋转。
[0012]优选的,所述燃烧器包括燃料仓、鼓风机、燃料喷管、燃烧室,所述鼓风机将燃料仓落入燃料喷管的生物质燃料吹入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包括氧气管路、压缩机、氧气喷管,所述氧气管路将外部氧气送入压缩机加压后,通过设置在所述燃料喷管内的氧气喷管喷出。
[0013]优选的,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管路上依次设有电控阀门、气体流量计,所述烟室内设有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用于分析窑尾烟气中的CO、O2含量。
[0014]优选的,所述氧气喷管的出口方向与所述燃料喷管的出口方向交叉。
[0015]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入口管道从所述烟室穿过。
[0016]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入口管道在所述烟室内设有换热段,所述换热段由若干组成鸟笼形的铜管组成。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生物质燃料使用秸秆粉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了废猪油作为辅料,一方面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和废猪油资源,解决了秸秆、废猪油的处理难题,另一方面,利用猪油的高粘度,使造粒机制得的生物质燃料颗粒更加密实,解决了秸秆作为燃料使用时体积大、密度低的问题,利用猪油水溶性差的性质,起到隔水作用,可有效防止生物质燃料中的秸秆粉吸潮,有效防止制得的生物质燃料颗粒吸潮膨胀、发霉变质,且猪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热值远远高于秸秆,可提高生物质燃料的能量密度,进而提高水泥窑燃烧室的热功率,克服了使用秸秆作为燃料时水泥窑温度过低、影响水泥质量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生物质燃料通过加入聚醚型表面活性剂,起到了促进生物质燃料燃烧的作用,空载运行时维持1200℃所需的进料量、进风量出现明显下降,烟气中的CO排放量、氧气含量也出现显著下降;(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生物质燃料通过加入壳聚糖等成分,有效阻止了生物质燃料在储存过程中发霉,便于生物质燃料的大批量生产和存储;(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能够使用上述生物质燃料代替煤粉进行供能,并增加了增氧装置,能够确保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并可通过增氧装置与气体检测仪的连锁自动调节供氧量,使烟气中的CO排放量、氧气含量均能达到环保节能的标准;(5)增氧装置的氧气喷管设置在燃料喷管内,且位于鼓风机和燃料仓的出口之间,一方面使氧气与鼓风机吹出的空气混合的路径尽可能延长,促进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提高进入燃烧室的空气中氧气的分压,促进生物质燃料燃烧;另一方面,可避免氧气喷管受到生物质燃料的高速撞击,防止氧气喷管受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的立体图。
[0019]图2为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的主视图。
[0020]图3为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2]图5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23]图6为图2中C处放大图。
[0024]图7为鼓风机入口管道换热段的立体图。
[0025]图8为实施例1~7窑尾烟气中CO、O2含量平均值图表。
[0026]图中标记:1、窑身;2、驱动装置;3、燃烧器;4、喂料斗;5、烟室;6、增氧装置;301、燃料仓;302、鼓风机;303、燃料喷管;304、燃烧室;601、氧气管路;602、压缩机;603、氧气喷管;3021、换热段;6021、电控阀门;6022、气体流量计;6023、气体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1生物质燃料的制备:取玉米秸秆,使用粉碎机制成直径不超过1mm的微粉,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不超过0.5%,得秸秆粉。
[0029]取秸秆粉18000千克、废猪油2000千克,废猪油选用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低于42%的废猪油,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秸秆粉90%~98%、废猪油3%~10%、聚醚0.01%~0.05%、防霉剂0.3%~2%,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不大于1mm,所述废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低于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的分子式为R(PO)
x
(EO)
y
(PO)
z
,其中R选自多乙烯多胺、树脂或脂肪醇,x≥1,y≥1,z≥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剂为壳聚糖、桂皮油、罗汉柏油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生物质燃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将秸秆粉倒入搅拌釜并开启搅拌,然后将废猪油加热至液化状态,倒入搅拌釜中,再依次向搅拌釜中加入聚醚、防霉剂,混合均匀后使用造粒机制成直径0.5~2毫米的颗粒,即得。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生物质燃料供能的水泥窑,其特征在于,采用外加热方式,包括窑身(1)、驱动装置(2)、燃烧器(3)、喂料斗(4)、烟室(5),所述燃烧器(3)、窑身(1)、烟室(5)依次连通,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所述窑身(1)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供能水泥窑,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治海王群冀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乡宝天曼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