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安全
,特别是涉及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其技术进步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相比于其它类型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以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自放电效率低、记忆效应小等优点,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在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电池比能量增加以及电池尺寸设计不断增大,单体电池热失控风险也随之加大,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会通过热蔓延导致电池模组以及整个电池包系统触发热失控,从而导致起火、爆炸事故。
[0003]由于动力电池在正常工作时中部温度较高,底部温度较低,一方面需要在正常工况下将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一旦某个电池触发热失控,要尽可能避免热失控电池产生的热量向周围电池热扩散、热蔓延,从而避免周围电池触发热失控,引发大规模火灾甚至爆炸风险。
[0004]因此,针对动力电池热安全系统,既要保证有良好散热,又要进行热失控隔热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与多个导热套筒;所述导热套筒包括筒上部与筒下部,所述筒上部所围区域的尺寸小于所述筒下部所围区域的尺寸;所述导热套筒套设在电池的中上部,且所述筒上部内侧贴合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所述筒下部内侧与所述电池表面具有间隙;所述多个导热套筒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导热套筒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多个导热套筒的底端,并与导热套筒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筒的高度小于所述电池的高度,相邻电池高出所述导热套筒的部分之间填充有所述绝热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下部的厚度不小于筒上部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下部上位于窄端的两面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防护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材料采用气凝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运,董远夏,朱佳俊,朱顺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