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方向调节设备用电源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架设
,涉及电缆方向调节设备用电源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缆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缆及电缆附件与杆塔的连接固定方式也越来越多,杆塔厂家在加工生产电缆附件连接件时没有现场施工和运行经验,这样就使得与电缆附件相连接部分都是固定的,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没法对电缆头和附件的位置及方向进行适当的调节,由于现在大截面电缆的普遍使用,电缆自身重量很重,长期处于自身重力作用下,方向有偏差以及稍微有些扭曲就有可能导致电缆及电缆附件故障,电缆与电缆附件在施工时的工作空间相对狭窄,施工不便,施工难度较大,电缆方向调节装置随之衍生;
[0003]现有的电缆方向调节装置在作业时需要使用电池,电池在户外使用时,容易受到外物的冲击,容易导致电池的损坏,大大缩减电池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电池发热,在电池的表面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导致电池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方向调节设备用电源防护装置,解决电池在户外使用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方向调节设备用电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1)、防护结构(2)和散热结构(3),电源本体(1)的外侧平面上环绕设置有防护结构(2),散热结构(3)架设在电源本体(1)的棱角之外的位置;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与电源本体(1)外侧面相连的防护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减震气囊(21)、防护板(22)、中空的连接软管(23)、复位弹簧(24)、缓冲气囊(25)和限位框(26);减震气囊(21)一端固定在电源本体(1)的外侧面,防护板(22)固定在减震气囊(21)另一端上;减震气囊(21)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框(26),限位框(26)平行于电源本体(1),限位框(26)的内部固定有缓冲气囊(25);缓冲气囊(25)的一端和限位框(26)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24);连接软管(23)配合连通减震气囊(21)和缓冲气囊(25);所述散热结构(3)包括和电源本体(1)前、后侧面固定连接的限位架(33),限位架(33)末端设置有散热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方向调节设备用电源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2)为圆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莹,姜能涛,李羽彻,李雪龙,刘洋,纪文玉,孙光亮,王雪松,郭梦娇,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