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79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4
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涉及水泵车领域,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右端设有车头,车头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管和弧形杆,车身的上端固定有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驾驶座旁边的固定板、固定管和弧形杆使得该水泵车装置可单人操作,可自由调整喷水角度,调整后的角度可固定,操作简单快速,喷水作业人工成本低,通过刚性的固定管固定出水管的喷水端,避免喷水方向频繁变化引起出水管的甩动,安全性能高,喷水易操作,通过转动的遮水带配合刮水板自动去除水雾,视野开阔清晰,驾驶安全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

技术介绍

[0002]水泵车可用于火灾的抢险中,在柳絮飘飞的季节,也可以利用水泵车向树木喷水来有效降低柳絮的污染,还可用于城市绿化的补水,目前在使用水泵车时,经常需要一人驾驶车辆,一人操控出水管来进行作业,人工成本高,水泵车在进行喷水作业时通常行驶缓慢,两人操作也会造成人工的浪费,在特殊情况下,向车身前进方向喷水时,水雾会使驾驶员的实现模糊,安全性差,在频繁切换喷水方向时,由于喷水管内的水压快速变化,容易使软质的喷水管发生甩动,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驾驶座旁边的固定板、固定管和弧形杆使得该水泵车装置可单人操作,可自由调整喷水角度,调整后的角度可固定,操作简单快速,喷水作业人工成本低,通过刚性的固定管固定出水管的喷水端,避免喷水方向频繁变化引起出水管的甩动,安全性能高,喷水易操作,通过转动的遮水带配合刮水板自动去除水雾,视野开阔清晰,驾驶安全性高。
[0004]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右端设有车头,车头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管和弧形杆,车身的上端固定有水泵。
[0005]车身的上端后侧固定有水箱。
[0006]车身的右侧设有车头,车头的上表面后侧设有驾驶座。
[0007]车头上前后对称分别固定有车头梁柱,两个车头梁柱的前端下方转动连接有从动转轴,两个车头梁柱的前端上方转动连接有驱动转轴,一个车头梁柱的前端上方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从动转轴和驱动转轴之间过盈连接有遮水带,车头的前端下方紧贴遮水带固定有刮水板。
[0008]车头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固定有转柱,转柱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柱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孔,车头的上表面靠近固定板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侧面后端以轴承的中心轴为圆心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三十个的定位条。
[0009]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后端固定有转球,固定管的侧面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孔,固定管的侧面左侧开设有进管孔。
[0010]第二弧形孔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弧形杆是中心轴为圆弧形的刚性杆,弧形杆下端固定有定位件,定位件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
[0011]车身的上端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通,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外端固定有卡环。
[0012]出水管穿过进管孔并穿出固定管的前端开口,出水管固定卡环的位置位于固定管的外侧。
[0013]弧形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弧形孔内,定位条卡接在定位槽内,固定管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通过设置在驾驶座旁边的固定板、固定管和弧形杆使得该水泵车装置可单人操作,可自由调整喷水角度,调整后的角度可固定,操作简单快速,喷水作业人工成本低,通过刚性的固定管固定出水管的喷水端,避免喷水方向频繁变化引起出水管的甩动,安全性能高,喷水易操作,通过转动的遮水带配合刮水板自动去除水雾,视野开阔清晰,驾驶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管俯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1、车身;101、水箱;2、车头;201、驾驶座;3、车头梁柱;301、从动转轴;302、驱动转轴;303、电机;304、遮水带;305、刮水板;4、固定板;401、轴承;402、转柱;403、安装槽;404、转轴;405、第一弧形孔;406、定位板;407、定位条;5、固定管;501、第二弧形孔;502、进管孔;503、螺纹杆;504、转球;6、弧形杆;601、定位件;602、定位槽;7、水泵;701、进水管;702、出水管;703、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8]结合附图1~8,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包括车身1,车身1的右端设有车头2,车头2上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有固定管5和弧形杆6,车身1的上端固定有水泵7。
[0019]车身1的上端后侧固定有水箱101。
[0020]车身1的右侧设有车头2,车头2的上表面后侧设有驾驶座201。
[0021]车头2上前后对称分别固定有车头梁柱3,两个车头梁柱3的前端下方转动连接有从动转轴301,两个车头梁柱3的前端上方转动连接有驱动转轴302,一个车头梁柱3的前端上方固定有电机303,电机303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302,从动转轴301和驱动转轴302之间过盈连接有遮水带304,遮水带304是由塑料等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环形带,车头2的前端下方紧贴遮水带304固定有刮水板305。
[0022]车头2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表面通过轴承401固定有转柱402,转柱
40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403,安装槽40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04,转柱40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孔405,第一弧形孔405和第二弧形孔501的弧度半径略大于弧形杆6,弧度与弧形杆6相同,便于弧形杆6的上下移动,车头2的上表面靠近固定板4固定有定位板406,定位板406的侧面后端以轴承401的中心轴为圆心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三十个的定位条407,定位条407的尺寸略小于定位槽602的尺寸。
[0023]转轴404上转动连接有固定管5,固定管5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3,螺纹杆503的后端固定有转球504,转球504为球形,便于操作,固定管5的侧面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孔501,固定管5的侧面左侧开设有进管孔502。
[0024]第二弧形孔501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6,弧形杆6是中心轴为圆弧形的刚性杆,弧形杆6下端固定有定位件601,定位件601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602。
[0025]车身1的上端固定有水泵7,水泵7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701与水箱101连通,水泵7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702,出水管702的外端固定有卡环703。
[0026]出水管702穿过进管孔502并穿出固定管5的前端开口,出水管702固定卡环703的位置位于固定管5的外侧,卡环703可防止出水管702在固定管5内滑动。
[0027]弧形杆6的上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弧形孔405内,定位条407卡接在定位槽602内,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包括车身(1),其特征是:所述车身(1)的右端设有车头(2),车头(2)上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有固定管(5)和弧形杆(6),车身(1)的上端固定有水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其特征是:车身(1)的上端后侧固定有水箱(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其特征是:车身(1)的右侧设有车头(2),车头(2)的上表面后侧设有驾驶座(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其特征是:车头(2)上前后对称分别固定有车头梁柱(3),两个车头梁柱(3)的前端下方转动连接有从动转轴(301),两个车头梁柱(3)的前端上方转动连接有驱动转轴(302),一个车头梁柱(3)的前端上方固定有电机(303),电机(303)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转轴(302),从动转轴(301)和驱动转轴(302)之间过盈连接有遮水带(304),车头(2)的前端下方紧贴遮水带(304)固定有刮水板(3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单人操作的水泵车,其特征是:车头(2)的前侧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表面通过轴承(401)固定有转柱(402),转柱(40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403),安装槽(40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04),转柱(40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孔(405),车头(2)的上表面靠近固定板(4)固定有定位板(406),定位板(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璐郭静波王旭冯田谢进方郭雨辰朱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