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67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炭化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设有预热室和燃烧隧道,所述预热室和所述燃烧隧道之间连接设有气体循环管道;所述燃烧隧道的两侧壁对称设有轨道,对称的所述轨道之间设有若干滑动燃烧架,所述燃烧隧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点火器,所述燃烧隧道上连接设有补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碳棒充分燃烧,且能有效利用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效利用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效利用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


[0001]本技术涉及炭化窑
,尤其是指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用于制炭窑大多只有单个烧制室,烧制的时候每个烧制室只能放置一个单元的碳棒毛坯,由人工将碳棒毛坯放进烧制室,烧制完成后,待碳棒在烧制室内冷却后,再由人工从每一个烧制室内取出成品碳棒,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而且,这种粗放原始的制炭设备及制炭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会白白流失,炭化过程中产生的高热量也无法回收利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炭化窑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能够使得碳棒充分燃烧,且能有效利用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设有预热室和燃烧隧道,所述预热室和所述燃烧隧道之间连接设有气体循环管道;所述燃烧隧道的两侧壁对称设有轨道,对称的所述轨道之间设有若干滑动燃烧架,所述燃烧隧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点火器,所述燃烧隧道上连接设有补风管。
[0006]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滑动燃烧架的两侧均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嵌装在所述轨道中,所述滑动燃烧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多层料框。
[0007]进一步地,所述补风管上设有补风气泵,所述补风管与所述燃烧隧道的连接端设有若干分流管,每一个所述分流管一端均与所述补风管连通,多个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分散连通所述燃烧隧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燃烧隧道上设有烟气排放口,所述气体循环管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烟气排放口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预热室连通,所述气体循环管道上设有抽气泵,所述进气端处设有过滤网。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延伸到所述预热室,所述燃烧隧道内设有气阀。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在实际使用情景中,先将碳棒分装在滑动燃烧架上后放入预热室进行升温预热,然后传送到燃烧隧道内,鉴于燃烧隧道内内温度很高,因此采用人工借用金属棒之内的工具将装满碳棒的滑动燃烧架推入燃烧隧道内,然后利用点火器多个方位进行点火,补风管用于补充新鲜的空气,促进碳棒燃烧,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热气由气体循环管道4通入预热室,用作预热室内的加热升温使用,方便循环利用,同时也能将这些碳棒燃烧产生的气体二次通入燃烧隧道进行二次燃烧,减少有毒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本技术能够使得碳棒充分燃烧,且能有效利用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燃烧架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
[0015]1‑
窑体;2

预热室;3

燃烧隧道;31

轨道;32

滑动燃烧架;321

滑轮;322

支撑框架;323

料框;33

点火器;34

补风管;341

补风气泵;342

分流管;35

烟气排放口;4

气体循环管道;41

进气端;42

出气端;43

抽气泵;44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7]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包括窑体1,所述窑体1内设有预热室2和燃烧隧道3,所述预热室2和所述燃烧隧道3之间连接设有气体循环管道4;所述燃烧隧道3的两侧壁对称设有轨道31,对称的所述轨道31之间设有若干滑动燃烧架32,所述燃烧隧道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点火器33,所述燃烧隧道3上连接设有补风管34。
[0018]本实施例中,工作时,先将碳棒分装在滑动燃烧架32上后放入预热室2进行升温预热,然后传送到燃烧隧道3内,鉴于燃烧隧道内3内温度很高,因此采用人工借用金属棒之内的工具将装满碳棒的滑动燃烧架32推入燃烧隧道3内,然后利用点火器多个方位进行点火,补风管34用于补充新鲜的空气,促进碳棒燃烧,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热气由气体循环管道4通入预热室2,用作预热室2内的加热升温使用,方便循环利用,同时也能将这些碳棒燃烧产生的气体二次通入燃烧隧道进行二次燃烧,减少有毒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本炭化窑能够使得碳棒充分燃烧,且能有效利用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
[0019]如图1

2所示,每一个所述滑动燃烧架32的两侧均设有滑轮321,所述滑轮321滑动嵌装在所述轨道31中,所述滑动燃烧架32包括支撑框架322,所述支撑框架322上设有多层料框323;本实施例中,采用多层料框323分装碳棒,防止所有碳棒堆积,造成其内部的碳棒燃烧不均匀。
[0020]如图1所示,所述补风管34上设有补风气泵341,所述补风管34与所述燃烧隧道3的连接端设有若干分流管342,每一个所述分流管342一端均与所述补风管34连通,多个所述分流管342的另一端分散连通所述燃烧隧道3;本实施例中分流管342用于均匀向燃烧隧道3通入空气,使得隧道内每一处都均匀接触新鲜空气,使得燃烧更均匀。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燃烧隧道3上设有烟气排放口35,所述气体循环管道4包括进气端41和出气端42,所述进气端41与所述烟气排放口35连通,所述出气端42与所述预热室2连通,所述气体循环管道4上设有抽气泵43,所述进气端41处设有过滤网44;本实施例中,过滤网44用于过滤掉固体颗粒物质,防止堵塞抽气泵43。
[0022]如图1所示,所述轨道31延伸到所述预热室2,所述燃烧隧道3内设有气阀;本实施例中,气阀用于防止隧道内气压过高时进行适当放气使用。
[0023]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外观修改。
[0024]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1),所述窑体(1)内设有预热室(2)和燃烧隧道(3),所述预热室(2)和所述燃烧隧道(3)之间连接设有气体循环管道(4);所述燃烧隧道(3)的两侧壁对称设有轨道(31),对称的所述轨道(31)之间设有若干滑动燃烧架(32),所述燃烧隧道(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点火器(33),所述燃烧隧道(3)上连接设有补风管(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滑动燃烧架(32)的两侧均设有滑轮(321),所述滑轮(321)滑动嵌装在所述轨道(31)中,所述滑动燃烧架(32)包括支撑框架(322),所述支撑框架(322)上设有多层料框(3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隧道式炭化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清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