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37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冷却引流结构设置在冷却通道的出口截面面积突变位置,包括导流板本体,导流板本体的流道型面与冷却通道的流道型面相匹配,且导流板本体经固定组件固定在隔热屏与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之间。导流板本体上开设有至少3个导流槽,至少3个导流槽的冷却气的气流面积之和与冷却通道的流通面积相同,导流槽用于对冷却通道的冷却气进行整流、引导、二次分配后输出至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方形通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冷却引流结构能够有效的改善冷却气在冷却通道的出口截面面积突变位置出现驻流、分离、流动损失的情况,能够消除冷却流道出口处截面突变而导致的流场参数急剧变化的问题,确保冷却效果。确保冷却效果。确保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涉及发动机尾喷管结构设计技术,具体为一种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技术发展,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越来越高,其对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效复合冷却设计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截面突变的异型流道结构(如圆转方机匣)的影响越来越大。
[0003]以圆转方机匣为例,在圆转方机匣冷却通道出口截面附近,冷却流道由圆形转变为矩形截面变化剧烈,且出口截面突然急剧收缩,在出口截面处冷却气的分布极度不均,存在大量的冷却气驻流、分离和流动损失的情况,使得该出口截面附近的冷却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大的流动损失使冷却气的静压降低,容易引发主流燃气向冷却通道倒灌,从而导致机匣、隔热屏等结构被燃气侵蚀,进而产生结构破坏的问题。
[0004]因此,亟需对截面突变的发动机异型流道的冷却通道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圆转方机匣的冷却通道出口处由圆形出口转变为矩形出口,使得在出口截面面积突变位置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引流结构设置在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与隔热屏之间形成的冷却通道的出口截面面积突变位置,所述冷却引流结构包括导流板本体,所述导流板本体的流道型面与所述冷却通道的流道型面相匹配,且所述导流板本体经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隔热屏与所述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之间;所述导流板本体上开设有至少3个导流槽,至少3个所述导流槽的冷却气的气流面积之和与所述冷却通道的流通面积相同,所述导流槽用于对述冷却通道的冷却气进行整流、引导、二次分配后输出至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方形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导流板本体端部位置,且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出气端均指向所述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方形通道的气流驻窝点位置;所述第二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之间,且所述第二导流槽至少有1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导流槽有1个时,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流通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流通面积;或当所述第二导流槽有至少2个时,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三导流槽的流通面积之和小于至少2个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流通面积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冷却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出气端为长方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导流槽的长边与所述薄壁高筋圆转方机匣的方形通道的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著王恒赵春梅蒲永彬刘立立郭冬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