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疾病的杂环化合物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1日、申请号为201680078856.8、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治疗疾病的杂环化合物”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对应PCT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1日、申请号为PCT/US2016/061676)的分案申请。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255,041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0002]鞘氨醇
‑1‑
磷酸(S1P)受体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它们是脂质信号分子鞘氨醇
‑1‑
磷酸的靶标。鞘氨醇
‑1‑
磷酸(S1P)是一种生物活性鞘脂,已证明其诱导许多细胞过程,包括导致血小板凝集、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学、肿瘤细胞侵袭、内皮细胞趋化和血管发生、在许多细胞类型中的细胞骨架重排以调节免疫细胞运输、血管内稳态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器官系统中的细胞通讯的那些过程。S1P能够与定位于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皮细胞分化基因家族的成员(EDG受体)结合。迄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1、X2、X3和X4各自为CR1;或者X1为N;X2、X3和X4各自为CR1;或者X2为N;X1、X3和X4各自为CR1;或者X3为N;X1、X2和X4各自为CR1;或者X4为N;X1、X2和X3各自为CR1;选自选自Z为
‑
O
‑
、
‑
S
‑
、
‑
N(R4)
‑
、
‑
CH2‑
、
‑
OCH2‑
或
‑
CH2O
‑
;每个R1独立地选自氢、卤素、任选取代的C1‑
C6烷基、任选取代的C2‑
C6烯基、任选取代的C2‑
C6炔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C3‑
C8环烷基、任选取代的
‑
(C1‑
C2亚烷基)
‑
(C3‑
C8环烷基)、任选取代的C2‑
C9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
‑
(C1‑
C2亚烷基)
‑
(C2‑
C9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
‑
(C1‑
C2亚烷基)
‑
(芳基)、任选取代的
‑
(C1‑
C2亚烷基)
‑
(杂芳基)、
‑
CF3、
‑
OR
10
、
‑
SR
10
、
‑
N(R
11
)R
12
、
‑
N(R
11
)S(O)2R
15
;
‑
N(R
13
)N(R
11
)R
12
、
‑
N(R
13
)N(R
11
)S(O)2R
15
、
‑
C(O)R
14
、
‑
C(O)OR
10
、
‑
C(S)OR
10
、
‑
C(O)SR
10
、
‑
C(O)N(R
11
)R
12
、
‑
C(S)N(R
11
)R
12
、
‑
C(O)N(R
11
)S(O)2R
15
、
‑
C(S)N(R
11
)S(O)2R
15
、
‑
C(O)N(R
13
)N(R
11
)R
12
、
‑
C(S)N(R
13
)N(R
11
)R
12
和
‑
C(O)N(R
13
)N(R
11
)S(O)2R
15
;每个R2独立地选自卤素、任选取代的C1‑
C6烷基、
‑
OR
20
、
‑
SR
20
、
‑
N(R
21
)R
22
、
‑
C(O)R
20
、
‑
C(O)N(R
21
)R
22
和
‑
N(R
23
)C(O)R
20
;R3选自氢、任选取代的C1‑
C6烷基、任选取代的C2‑
C6烯基、任选取代的C2‑
C6炔基、任选取代的C3‑
C8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
‑
(C1‑
C2亚烷基)
‑
(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和任选取代的
‑
(C1‑
C2亚烷基)
‑
(杂芳基);R4为氢或任选取代的C1‑
C6烷基,R
10
、R
13和
R
14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任选取代的C1‑
C6烷基、任选取代的C2‑
C6烯基、任选取代的C2‑
C6炔基、任选取代的C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