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世轩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25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依据力矩原理,针对现有自行车脚蹬(8)与驱动轮盘(1)间的驱动结构进行设计,基于中间管与两侧管组合构建的折向管(2)结构,应用分别与折向管(2)的两端一一对应蹬踩子结构,通过两蹬踩子结构中由各动牵拉件(5)、各牵拉绳(6)、各弹簧(7)所构成的联动结构,实现两蹬踩子结构中移动管(4)分别与折向管(2)对应端部间的相对移动实现彼此联动同步,如此在自行车的骑行过程中,通过力矩的变长,放大传动比,提高针对驱动轮盘(1)的转动力,有效应对阻力较大路段的骑行,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属于自行车变速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工具,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自行车的行驶动力来源骑行者双脚对自行车两侧脚蹬的踩踏,进而实现驱动轮盘转动,并经链条带动与自行车后轮同轴的随动轮盘转动,获得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推动整辆自行车的向前行驶,因此全车唯一的动力来源即为骑行者双脚的输出,自行车行驶的快慢取决于骑行者对脚蹬的踩踏速率,并且在实际的自行车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上坡道路,由于自行车的重力,使得自行车在上坡行驶过程中,骑行者需要更加用力地踩踏脚蹬,即克服自行车上坡过程中所带来的阻力,方可实现上坡骑行,使得自行车上坡的骑行变得十分吃力;而且现有技术自行车中的换挡结构复杂,切换过程繁琐,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采用套管伸缩结构,并结合联动牵引设计,应用力矩原理,增加针对驱动轮盘的转动力,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作用于自行车上链条所连的驱动轮盘,包括折向管、以及两套蹬踩子结构;
[0005]折向管包括一根中间管、两根侧管、以及分别与各根侧管一一对应的静牵拉件,该三根管分别均为两端敞开、且相贯通的直线形管状结构,两根侧管的结构、尺寸彼此相同,各根侧管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对接中间管的两端,实现该三根管相连通,两根侧管的中心线彼此平行,且两根侧管的中心线均与中间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各根侧管上的另一端分别构成折向管的两端;
[0006]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与折向管的两端一一对应,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均包括移动管、动牵拉件、牵拉绳、弹簧、脚蹬,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相同装置的结构、尺寸彼此相等;
[0007]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移动管分别均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直线形管状结构,各移动管敞开端外径分别与折向管上对应端的内径相适应,各移动管的敞开端分别活动插入折向管上对应端的内部;或者各移动管敞开端内径分别与折向管上对应端的外径相适应,各移动管的敞开端分别活动套设于折向管上对应端的外周;各移动管中心线分别与其活动相连折向管的侧管的中心线相共线,且各移动管分别沿其中心线方向、相对其所连折向管的侧管来回移动;
[0008]各静牵拉件分别以其与折向管中对应侧管彼此相对位置固定方式置于对应侧管中,且分别沿各移动管中心线方向,各静牵拉件的投影分别位于对应移动管与折向管中对
应侧管中小口径管的内径投影区域中,以及各静牵拉件上的其中一端分别指向对应移动管封闭端的内侧面;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动牵拉件位于对应移动管中,各动牵拉件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移动管封闭端的内侧面,各动牵拉件上的另一端分别指向对应移动管敞开端,且分别沿各移动管中心线方向,各动牵拉件的投影分别位于对应移动管与折向管中对应侧管中小口径管的内径投影区域中;基于各移动管分别相对其所连折向管的侧管来回移动过程中,各静牵拉件与对应动牵拉件彼此不接触,且各静牵拉件上指向其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的端部移动轨迹分别位于对应动牵拉件上指向对应移动管敞开端的端部与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之间区域;
[0009]各套蹬踩子结构中脚蹬分别活动设置于对应移动管封闭端的外侧面;各套蹬踩子结构中弹簧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对接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各弹簧上的另一端分别对接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沿其中心线方向、所面向折向管内的表面,各弹簧分别随对应移动管相对其所连折向管的侧管的来回移动、沿对应移动管中心线方向实现弹性形变,并且移动管向其对应折向管的侧管方向移动最大距离位置时,对应弹簧处于无弹性形变状态或弹性拉伸形变状态,以及移动管背向其对应折向管的侧管方向移动最大距离位置时,对应弹簧处于弹性拉伸形变状态;
[0010]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牵拉绳上的其中一端连接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各牵拉绳上的另一端分别由折向管中对应侧管经折向管内部连通管路至另一侧管,并活动经过另一侧管所对应静牵拉件上指向其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的端部后,连接另一套蹬踩子结构中动牵拉件上指向对应移动管敞开端的端部,且各牵拉绳处于紧绷状态。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各牵拉绳分别对应的拉环组,各拉环组分别均包括三个拉环,各拉环组中三个拉环依次设置于对应牵拉绳走线所经过折向管内部两个弯折位置、以及静牵拉件上指向其对应移动管封闭端内侧面的端部位置,各牵拉绳依次穿过其走线上的各个拉环进行走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拉环均为金属拉环。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牵拉绳均为钢丝绳。
[0014]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所设计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依据力矩原理,针对现有自行车脚蹬与驱动轮盘间的驱动结构进行设计,基于中间管与两侧管组合构建的折向管结构,应用分别与折向管的两端一一对应蹬踩子结构,通过两蹬踩子结构中由各动牵拉件、各牵拉绳、各弹簧所构成的联动结构,实现两蹬踩子结构中移动管分别与折向管对应端部间的相对移动实现彼此联动同步,如此实现脚蹬与驱动轮盘中心位置之间距离的改变,即力矩的变化,实现针对驱动轮盘转动力的变化,如此能够在自行车的骑行过程中,通过力矩的变长,放大传动比,提高针对驱动轮盘的转动力,有效应对阻力较大路段的骑行,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设计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 驱动轮盘,2. 折向管,3. 静牵拉件,4. 移动管,5. 动牵拉件,6. 牵拉绳,7. 弹簧,8. 脚蹬,9. 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作用于自行车上链条所连的驱动轮盘1,实际应用当中,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折向管2、以及两套蹬踩子结构。
[0020]折向管2包括一根中间管、两根侧管、以及分别与各根侧管一一对应的静牵拉件3,该三根管分别均为两端敞开、且相贯通的直线形管状结构,两根侧管的结构、尺寸彼此相同,各根侧管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对接中间管的两端,实现该三根管相连通,两根侧管的中心线彼此平行,且两根侧管的中心线均与中间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各根侧管上的另一端分别构成折向管2的两端。
[0021]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与折向管2的两端一一对应,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均包括移动管4、动牵拉件5、牵拉绳6、弹簧7、脚蹬8,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相同装置的结构、尺寸彼此相等。
[0022]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伸缩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作用于自行车上链条所连的驱动轮盘(1),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向管(2)、以及两套蹬踩子结构;折向管(2)包括一根中间管、两根侧管、以及分别与各根侧管一一对应的静牵拉件(3),该三根管分别均为两端敞开、且相贯通的直线形管状结构,两根侧管的结构、尺寸彼此相同,各根侧管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对接中间管的两端,实现该三根管相连通,两根侧管的中心线彼此平行,且两根侧管的中心线均与中间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各根侧管上的另一端分别构成折向管(2)的两端;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与折向管(2)的两端一一对应,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均包括移动管(4)、动牵拉件(5)、牵拉绳(6)、弹簧(7)、脚蹬(8),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相同装置的结构、尺寸彼此相等;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移动管(4)分别均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直线形管状结构,各移动管(4)敞开端外径分别与折向管(2)上对应端的内径相适应,各移动管(4)的敞开端分别活动插入折向管(2)上对应端的内部;或者各移动管(4)敞开端内径分别与折向管(2)上对应端的外径相适应,各移动管(4)的敞开端分别活动套设于折向管(2)上对应端的外周;各移动管(4)中心线分别与其活动相连折向管(2)的侧管的中心线相共线,且各移动管(4)分别沿其中心线方向、相对其所连折向管(2)的侧管来回移动;各静牵拉件(3)分别以其与折向管(2)中对应侧管彼此相对位置固定方式置于对应侧管中,且分别沿各移动管(4)中心线方向,各静牵拉件(3)的投影分别位于对应移动管(4)与折向管(2)中对应侧管中小口径管的内径投影区域中,以及各静牵拉件(3)上的其中一端分别指向对应移动管(4)封闭端的内侧面;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动牵拉件(5)位于对应移动管(4)中,各动牵拉件(5)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移动管(4)封闭端的内侧面,各动牵拉件(5)上的另一端分别指向对应移动管(4)敞开端,且分别沿各移动管(4)中心线方向,各动牵拉件(5)的投影分别位于对应移动管(4)与折向管(2)中对应侧管中小口径管的内径投影区域中;基于各移动管(4)分别相对其所连折向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世轩
申请(专利权)人:于世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