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世轩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58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依据力矩原理,针对现有自行车脚蹬(5)与驱动轮盘(2)间的驱动结构进行设计,应用固定杆(3)与踏杆(4)组合、以及两者之间区别于固定杆(3)中点位置的转动连接点,结合固定杆(3)与驱动轮盘(2)的固定连接,获得踏杆(4)相对固定杆(3)转动的两种长度状态,即获得脚蹬(5)与驱动轮盘(2)之间力矩长度的变化,实现针对驱动轮盘(2)转动力的变化,如此能够在自行车的骑行过程中,通过力矩的变长,放大传动比,提高针对驱动轮盘(2)的转动力,有效应对阻力较大路段的骑行,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属于自行车变速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工具,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自行车的行驶动力来源骑行者双脚对自行车两侧脚蹬的踩踏,进而实现驱动轮盘转动,并经链条带动与自行车后轮同轴的随动轮盘转动,获得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推动整辆自行车的向前行驶,因此全车唯一的动力来源即为骑行者双脚的输出,自行车行驶的快慢取决于骑行者对脚蹬的踩踏速率,并且在实际的自行车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上坡道路,由于自行车的重力,使得自行车在上坡行驶过程中,骑行者需要更加用力地踩踏脚蹬,即克服自行车上坡过程中所带来的阻力,方可实现上坡骑行,使得自行车上坡的骑行变得十分吃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采用全新踏杆结构,应用力矩原理,能够增加针对驱动轮盘的转动力,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作用于自行车上链条所连的驱动轮盘,包括两套蹬踩子结构,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均包括固定杆、踏杆、脚蹬、弹簧、顶块,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相同装置的结构、尺寸彼此相等;
[0005]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固定杆彼此平行的位于自行车两侧分别对应驱动轮盘两侧的位置,且两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连线经过驱动轮盘表面的中心位置,以及该连线与驱动轮盘表面相垂直,两固定杆与驱动轮盘固定相连,两固定杆与驱动轮盘的相对位置彼此固定,驱动轮盘随两固定杆的转动而转动;
[0006]各固定杆上背向驱动轮盘的表面上延其长度方向、中点位置两侧预设第一距离a的位置分别设置限位点、连接点,且其中一根固定杆上限位点的位置与另一根固定杆上连接点的位置彼此相对,以及其中一根固定杆上连接点的位置与另一根固定杆上限位点的位置彼此相对;
[0007]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踏杆分别位于对应固定杆转动面的外侧,各踏杆上延其长度方向相距其中一端大于2a距离的位置分别与对应固定杆上的连接点位置活动连接,各踏杆上延其长度方向另一端相距该活动连接位置的距离大于2a距离,各踏杆分别以其与对应固定杆的活动连接位置轴心进行转动,且各踏杆的转动轨迹面均与驱动轮盘表面相平行,各踏杆上延其长度方向另一端背向驱动轮盘所在面的侧面上活动连接对应脚蹬;
[0008]各固定杆上限位点位置分别内嵌设置凹槽,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弹簧分别置于对应固定杆上限位点位置的凹槽中,且各弹簧的弹性形变方向分别指向其所设凹槽的凹槽
口,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顶块分别活动置于对应固定杆上限位点位置的凹槽口,且各顶块分别与对应弹簧的彼此相对端连接,各顶块分别在其所设凹槽口活动进出;各顶块上背向所连弹簧的端部突出对应固定杆表面的最小距离分别均小于对应踏杆转动轨迹面与其相对对应固定杆表面的距离,并且顶块上背向所连弹簧的端部处于突出对应固定杆表面最小距离的位置时,该顶块所连弹簧处于弹性压缩形变状态;各顶块上背向所连弹簧的端部突出对应固定杆表面的最大距离分别均大于对应踏杆转动轨迹面与其相对对应固定杆表面的距离,并且顶块上背向所连弹簧的端部处于突出对应固定杆表面最大距离的位置时,该顶块上面向所连弹簧的端部位于其所设凹槽中,以及该顶块所连弹簧处于无弹性形变状态或弹性压缩形变状态;
[0009]各套蹬踩子结构中踏杆对应正向蹬脚蹬实现自行车前向行驶状态的转动下,各顶块上背向所连弹簧的端部分别均突出对应固定杆表面的最大距离,由各顶块分别与对应踏杆接触实现限位转动;
[0010]各套蹬踩子结构中踏杆对应反向蹬脚蹬的转动方向下,各套蹬踩子结构中顶块上背向所连弹簧的端部上迎向对应踏杆的一侧分别设置坡面,各踏杆分别在此转动状态下与对应顶块上的坡面相接触、将顶块压入其所设凹槽中,且踏杆通过对应顶块位置继续转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套蹬踩子结构中踏杆对应正向蹬脚蹬实现自行车前向行驶状态的转动下,各踏杆侧边上分别与对应顶块接触的各位置分别设置凹口,通过各顶块分别与对应踏杆侧边上凹口内壁的接触,实现针对对应踏杆的限位转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套蹬踩子结构中踏杆对应正向蹬脚蹬实现自行车前向行驶状态的转动,且所述各顶块分别与对应踏杆侧边上凹口内壁相接触实现针对对应踏杆限位转动下,各踏杆所在直线分别与对应固定杆所在直线相平行。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垂直贯穿所述驱动轮盘表面中心位置的连杆,且连杆与驱动轮盘在贯穿位置相固定连接,以及连杆的两端贯穿自行车两侧,所述两套蹬踩子结构中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分别与连杆上的同侧端部固定连接,且两固定杆与连杆相垂直。
[0014]本技术所述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所设计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依据力矩原理,针对现有自行车脚蹬与驱动轮盘间的驱动结构进行设计,应用固定杆与踏杆组合、以及两者之间区别于固定杆中点位置的转动连接点,结合固定杆与驱动轮盘的固定连接,获得踏杆相对固定杆转动的两种长度状态,即获得脚蹬与驱动轮盘之间力矩长度的变化,实现针对驱动轮盘转动力的变化,如此能够在自行车的骑行过程中,通过力矩的变长,放大传动比,提高针对驱动轮盘的转动力,有效应对阻力较大路段的骑行,提高自行车骑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设计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所设计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中局部驱动轮盘部分示意图。
[0018]其中,1. 链条,2. 驱动轮盘,3. 固定杆,4. 踏杆,5. 脚蹬,6. 弹簧,7. 顶块,8.坡面,9. 凹口,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作用于自行车上链条1所连的驱动轮盘2,实际应用当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包括两套蹬踩子结构,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均包括固定杆3、踏杆4、脚蹬5、弹簧6、顶块7,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相同装置的结构、尺寸彼此相等。
[0021]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固定杆3彼此平行的位于自行车两侧分别对应驱动轮盘2两侧的位置,且两固定杆3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连线经过驱动轮盘2表面的中心位置,以及该连线与驱动轮盘2表面相垂直,两固定杆3与驱动轮盘2固定相连,两固定杆3与驱动轮盘2的相对位置彼此固定,驱动轮盘2随两固定杆3的转动而转动。
[0022]关于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固定杆3对应驱动轮盘2两侧的位置设置,实际应用当中,具体可以设计应用垂直贯穿所述驱动轮盘2表面中心位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旋转杆的自行车变速蹬踩结构,作用于自行车上链条(1)所连的驱动轮盘(2),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套蹬踩子结构,各套蹬踩子结构分别均包括固定杆(3)、踏杆(4)、脚蹬(5)、弹簧(6)、顶块(7),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相同装置的结构、尺寸彼此相等;两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固定杆(3)彼此平行的位于自行车两侧分别对应驱动轮盘(2)两侧的位置,且两固定杆(3)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连线经过驱动轮盘(2)表面的中心位置,以及该连线与驱动轮盘(2)表面相垂直,两固定杆(3)与驱动轮盘(2)固定相连,两固定杆(3)与驱动轮盘(2)的相对位置彼此固定,驱动轮盘(2)随两固定杆(3)的转动而转动;各固定杆(3)上背向驱动轮盘(2)的表面上延其长度方向、中点位置两侧预设第一距离a的位置分别设置限位点、连接点,且其中一根固定杆(3)上限位点的位置与另一根固定杆(3)上连接点的位置彼此相对,以及其中一根固定杆(3)上连接点的位置与另一根固定杆(3)上限位点的位置彼此相对;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踏杆(4)分别位于对应固定杆(3)转动面的外侧,各踏杆(4)上延其长度方向相距其中一端大于2a距离的位置分别与对应固定杆(3)上的连接点位置活动连接,各踏杆(4)上延其长度方向另一端相距该活动连接位置的距离大于2a距离,各踏杆(4)分别以其与对应固定杆(3)的活动连接位置轴心进行转动,且各踏杆(4)的转动轨迹面均与驱动轮盘(2)表面相平行,各踏杆(4)上延其长度方向另一端背向驱动轮盘(2)所在面的侧面上活动连接对应脚蹬(5);各固定杆(3)上限位点位置分别内嵌设置凹槽,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弹簧(6)分别置于对应固定杆(3)上限位点位置的凹槽中,且各弹簧(6)的弹性形变方向分别指向其所设凹槽的凹槽口,各套蹬踩子结构中的顶块(7)分别活动置于对应固定杆(3)上限位点位置的凹槽口,且各顶块(7)分别与对应弹簧(6)的彼此相对端连接,各顶块(7)分别在其所设凹槽口活动进出;各顶块(7)上背向所连弹簧(6)的端部突出对应固定杆(3)表面的最小距离分别均小于对应踏杆(4)转动轨迹面与其相对对应固定杆(3)表面的距离,并且顶块(7)上背向所连弹簧(6)的端部处于突出对应固定杆(3)表面最小距离的位置时,该顶块(7)所连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世轩
申请(专利权)人:于世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