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式充电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86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式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插头,所述的充电插头经线缆连接有充电柱,其中:充电插头的端部沿口附近具有出风口;充电柱连接有检测车辆靠近的探测装置;线缆内部具有空腔;出风口经线缆内的空腔连接有安装于充电柱内的风机。当探测装置监测到有车辆进入车位,根据预设的气温阈值,当环境气温低于预设的气温阈值时,启动风机,风机具有加热功能,热空气经过空腔以加热线缆,防止线缆由于气温低而不易取出。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有保持线缆使用工况柔性、充电温度稳定、预防杂物进入孔隙、易于成型、使用简便、持久耐用、气密性好的优点。气密性好的优点。气密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式充电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尤其涉及检测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电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缆进行电器与控制器之间的导电连接,而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热量,由此使得对应电缆会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因而用于连接电器与控制器的电缆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736949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多功能电缆,包括支撑骨架、六根缆芯、内护套层、绕包层、隔热层和外护套层,隔热支撑芯设置在电缆中心位置且隔热支撑芯内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空腔,外导热管具有正六边形截面,隔热支撑芯外部设有六根沿隔热支撑芯径向布置的隔热板,六根隔热板远离隔热支撑芯一端分别与外导热管的六个角连接,六根隔热板将外导热管内部分隔成六个隔热腔;六根缆芯分别设置在六个隔热腔内。通过以上设计,在外导热管与隔热支撑芯之间形成高效导热通路,使的每个隔热腔内部环境温度均衡,缆芯工作产生的热量分散在隔热支撑芯四周并能快速散发出去;六根隔热板将外导热管内部分隔成六个独立的隔热腔,缆芯内产生的电磁场均匀分布。但是,现有电缆的耐高温性能难以满足电动汽车大电流充电控制的需要,在长期工作中极易出现绝缘老化和焦烧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使电缆被烧毁,失去导电传输性能,影响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保持线缆使用工况柔性、充电温度稳定、预防杂物进入孔隙、易于成型、使用简便、持久耐用、气密性好的检测式充电桩。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检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插头,所述的充电插头经线缆连接有充电柱,其中:充电插头的端部沿口附近具有出风口;充电柱连接有检测车辆靠近的探测装置;线缆内部具有空腔;出风口经线缆内的空腔连接有安装于充电柱内的风机。当探测装置监测到有车辆进入车位,根据预设的气温阈值,当环境气温低于预设的气温阈值时,启动风机,风机具有加热功能,热空气经过空腔以加热线缆,防止线缆由于气温低而不易取出。
[000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充电插头设有距离探测器;充电插头的端部沿口附近具有吸入口。距离探测器监测到充电插头靠近汽车的充电口时,调整风机的出风量,使其具有较大的风量,将充电口的粉尘等杂物吹离。进一步的,吸入口经另一独立空腔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启动用于降低线缆的温度。通过风机与抽风机工况耦合,将线缆的工作温度调整在较为适合的范围,并且通过出风口和吸入口的工作的先后时间关系,能防止车辆充电接口上的杂物堵塞插电孔及进入吸入口,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空腔内部或沿口附近设有温度探头。线缆具有绝缘皮,该绝缘皮内侧具有纤维网;纤维网内侧设有能将绝缘皮内侧的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空腔的支撑架;支撑架横截面为辐射状的辐射片;辐射片末端具有突出的支撑檐;辐射片的基部附近设有导线;导线与辐射片的基部之间
具有绝缘胶。导线根据有关标准设置有多条,一端连接充电柱内的供电机构,另一端连接充电插头的充电孔。辐射片将线缆内分割为多个相互隔绝的空腔,一部分空腔将风机与出风口连接起来,另一部分空腔将抽风机与吸入口连接起来,形成两组相互独立的风道。与风机相连的风道用于吹离粉尘、线缆及其内部组件的过冷加温和过热降温,与抽风机相连的风道用于线缆及其内部组件的过热降温和将外部冷风吸入充电柱内部进行整体降温。绝缘胶优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质,以利于散热,并且防止水汽吸入或凝结造成短路。辐射片的基部具有一个中空的卷芯;卷芯具有一条接缝;卷芯中间嵌有导线。卷芯中能容纳一股导线,提供一定的支撑强度,其具有一条接缝能在线缆弯折时提供一定的容差区间,提高线缆及卷芯本身的寿命。辐射片侧面中部附近具有外凸的卡口;相邻的辐射片的卡口之间夹持有限位条。卡口之间夹持的限位条,能使风道接触表面光滑,提供换热流体媒介容腔,同时,降低风机、抽风机的能耗。线缆位于充电柱内的部分套设有封堵器;封堵器的本体具有中空的内腔,封堵器的隔板将封堵器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的夹持壁上具有内伸的进气口;第一腔还具有向外伸出的进气接头;第二腔的夹持壁上具有内伸的吸气口;第二腔还具有向外伸出的吸气接头;线缆的绝缘皮被封堵器夹持;进气口贯穿绝缘皮连通出风口;吸气口贯穿绝缘皮与纤维网连通吸入口。封堵器的作用是将本身就独立分隔的空腔进行有效的分组,将进气与出气的风道编组分离并连接相应的风机或抽风机。进气口和吸气口具有外凸的防退凸起,上述防退凸起的外径大于相邻两个辐射片的支撑檐沿口之间的间距,进而具有一定的防退强度、防止绝缘皮疲劳变形、确保持久的气密性,且操作快捷简便,可靠性好。封堵器的本体具有位置相对的密封口和环口,且密封口的口径小于环口的口径;进气口与吸气口在封堵器的轴向投影上是交错设置的。该设置是有利于密封口封闭内侧的导线。交错设置的进气口与吸气口,能高效分配气道资源,使空腔的换热效率提高。封堵器由两片能整体开合的部分经铰链连接,在开合口上具有卡子。封堵器为两片半圆形结构。安装时,将支撑架外边、绝缘皮、纤维网切去,露出导线,在绝缘皮、纤维网上相应位置钻孔,在夹持壁与绝缘皮之间以及密封口附近的缝隙填充密封胶。夹持闭合后,以卡子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胶带对缝隙部分进行再次密封,以提高气密性。风机具有加热或冷却空气的部件。风机作为预热、软化线缆的用途时,开启加热部件。当充电时,关闭加热部件。当风道气温过高,则开启冷却部件,如半导体冷却片,将空气进行预降温。
[0006]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充电插头的端部沿口附近具有出风口;充电柱连接有检测车辆靠近的探测装置;线缆内部具有空腔;出风口经线缆内的空腔连接有安装于充电柱内的风机。当探测装置监测到有车辆进入车位,根据预设的气温阈值,当环境气温低于预设的气温阈值时,启动风机,风机具有加热功能,热空气经过空腔以加热线缆,防止线缆由于气温低而不易取出。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保持线缆使用工况柔性、充电温度稳定、预防杂物进入孔隙、易于成型、使用简便、持久耐用、气密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线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线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线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封堵器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A

A

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B

B

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09]附图标号说明:充电插头1、插电孔11、距离探测器12、出风口13、吸入口14、线缆2、绝缘皮21、纤维网22、支撑架23、卷芯23a、接缝23b、辐射片23c、支撑檐23d、卡口23e、导线24、绝缘胶25、空腔26、限位条27、封堵器3、卡子3a、铰链3b、隔板31、夹持壁32、进气口33、吸气口34、进气接头35、吸气接头36、密封口37、环口38、充电柱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插头(1),所述的充电插头(1)经线缆(2)连接有充电柱(4),其特征是:所述的充电插头(1)的端部沿口附近具有出风口(13);所述的充电柱(4)连接有检测车辆靠近的探测装置;所述的线缆(2)内部具有空腔(26);所述的出风口(13)经线缆(2)内的空腔(26)连接有安装于所述的充电柱(4)内的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式充电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充电插头(1)设有距离探测器(12);所述的充电插头(1)的端部沿口附近具有吸入口(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式充电桩,其特征是:所述的线缆(2)具有绝缘皮(21),该绝缘皮(21)内侧具有纤维网(22);所述的纤维网(22)内侧设有能将所述的绝缘皮(21)内侧的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空腔(26)的支撑架(23);所述的支撑架(23)横截面为辐射状的辐射片(23c);所述的辐射片(23c)末端具有突出的支撑檐(23d);所述的辐射片(23c)的基部附近设有导线(24);所述的导线(24)与辐射片(23c)的基部之间具有绝缘胶(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式充电桩,其特征是:所述的辐射片(23c)的基部具有一个中空的卷芯(23a);所述的卷芯(23a)具有一条接缝(23b);所述的卷芯(23a)中间嵌有导线(2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式充电桩,其特征是:所述的辐射片(23c)侧面中部附近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功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嘉杨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