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85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气歧管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歧管,包括多根排气支管,多根排气支管出口端依次交汇,一缸排气支管与二缸排气支管交汇于第一交汇管;所述第一交汇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入口端与所述一缸排气支管出口端连接;所述二缸排气支管出口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交界处;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均为曲管;所述第三管段为水平直管;其中,所述第三管段相比于所述一缸排气支管出口端更靠近排气支管入口所在平面。同时对相应的管路参数进行量化设计,以降低排气歧管压降,助力发动机功率提升,实现排气能量的高效利用。效利用。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歧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歧管装置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歧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伴随着国内排放法规升级及发动机功率密度不断的提升,传统发动机空气系统优化基本依靠增压器匹配及增压器效率提升,提升效果有限且较难实现高发动机热效率。
[0003]公开号为CN207212463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轻量化排气歧管,包管体、管体中的流道、管体上的进气口法兰和出气口法兰,所述的管体为分体式,包括排气总管和排气总管两端对称的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排气总管与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滑动连接;进气口法兰包括排气总管中间的第一进气口法兰及其两侧对称的第二进气口法兰、第三进气口法兰和第一排气支管上的第四进气口法兰、第二排气支管上的第五进气口法兰;出气口法兰与进气口法兰的法兰面夹角α=20~30
°
。管体上有安装隔热罩的法兰凸台,安装管路支架的法兰凸台,双流道设计六个独立的进气口依次与缸盖上的六个排气口相连接,排气口法兰位于排气总管中间位置。本技术改进了进气流道,但各排气支管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歧管,包括多根排气支管,多根排气支管出口端依次交汇,其特征在于,一缸排气支管与二缸排气支管交汇于第一交汇管;所述第一交汇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入口端与所述一缸排气支管出口端连接;所述二缸排气支管出口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交界处;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均为曲管;所述第三管段为水平直管;其中,所述第三管段相比于所述一缸排气支管出口端更靠近排气支管入口所在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缸排气支管出口端在X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三管段在X向中心线的高度差为10mm

1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二缸排气支管交汇圆角的切线与第一排气管出口端在Y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发动机缸盖排气道当量直径的3

3.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二缸排气支管交汇圆角的半径值为4mm

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缸排气支管弯管入口端在角度为45
°‑
50
°
的截面具有且仅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对称轴,两条所述对称轴的交点为O;所述截面流道外侧与流道内侧的连线与其中一条所述对称轴共线;其中,所述截面流道外侧与流道内侧的连线与发动机缸盖排气道当量直径相等;另一条所述对称轴的长度为发动机缸盖排气道当量直径的1

1.2倍;流道内侧与交点O之间的距离为发动机缸盖排气道当量直径的0.25

0.3倍。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琦周海磊张纪元王德成王新校闫乐乐崔京朋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