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7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扫机,包括粘接辊、上刮体及集尘部;集尘部具有前倾面部及集尘凹部;上刮体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支架上,将灰尘从前方刮起至后方;前倾面部配置在上刮体的后部,对由上刮体刮起的灰尘向后部上方进行引导;集尘凹部配置在前倾面部的后方;以及粘接辊接近上刮体的上方而配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扫机
技术介绍
作为清扫机,包括有相互独立地具有刷体和粘接辊、分别通过它们进行集尘的类型(JP实开昭59-139261号文献),以及下述类型(JP实开平2-12363号文献),在该下述类型的清扫机中,使一次吸附辊的吸附表面与二次吸附辊的粘接层接触旋转,最终将附着于一次吸附辊上的灰尘集中到粘接层一侧。上述已有技术具有下述问题。①当通过粘接辊清扫地毯时,粘接辊会粘接到形成地毯的纤维上,将地毯损伤。②如果打算通过粘接辊清扫地板,则粘接辊牢固地粘接于地板上,实现固定,不能够滚动粘接辊。③刷体容易以缠绕方式残留有头发等,难于保持稳定的清扫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地毯以及地板可长期稳定地进行清扫。另外,作为清扫机,包括有下述类型(JP实开昭63-163767号文献),在该类型中,使静电发生辊与粘接辊接触旋转,使附着于静电发生辊上的灰尘粘接于粘接辊上,进行集尘,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粘接辊拉向静电发生辊一侧,使两者实现弹性接触。该已有技术有下述问题。①由于静电发生辊从表面按压地毯,实现滚动,故不能够俘获沉陷于地毯的纤维的较深部分中的灰尘,清扫性能难于提高。②如果确实将附着于静电发生辊上的灰尘粘接于粘接辊上,粘接辊的粘接力较强,则静电发生辊粘接于粘接辊上,使用者作用于静电发生辊上的旋转操作力较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课题在于提高使用者对清扫机的操作性,另外灰尘的俘获性也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扫机,包括粘接辊、上刮体及集尘部;集尘部具有前倾面部及集尘凹部;上刮体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支架上,将灰尘从前方刮起至后方;前倾面部配置在上刮体的后部,对由上刮体刮起的灰尘向后部上方进行引导;集尘凹部配置在前倾面部的后方;以及粘接辊接近上刮体的上方而配置。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机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图1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机的上抬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机的立设保管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清扫机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表示粘接辊的旋转轴的预想轨迹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例)(图1~4)如图1、2所示,在清扫机10中,通过接头部12以可沿左右方向摆动的方式将支承臂13与手柄11的前端部连接,通过支轴部14以可沿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将支架15支承于支承臂13的两侧臂部13A上。由刷子形成的上刮体16通过旋转轴17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臂15的前部,接触旋转体18通过旋转轴19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架15的后部,该接触旋转体18为由辊体形成的与粘接辊21接触的旋转体,其可使粘接辊21伴随其旋转,上述上刮体16与接触旋转体18以平行并排的方式设置。该上刮体16由上刮部16A(刷子部)与轮胎部16B形成,上刮部16A的上刮直径(刷子直径)大于轮胎部16B的轮胎直径。上述接触旋转体18的表面由弹性体、比如硅树脂形成。另外,上述接触旋转体18也可为非弹性体,另外,在接触旋转体18的表面上还设置凹凸部,该凹凸部指在接触旋转体18的辊表面上设置肋、凸部、凹部、摺皱面等。另外,该凹凸部可使粘接辊21实现滚动。另外,由于该凹凸部减小粘接辊21与上述接触旋转体18之间的接触面积,故可减小伴随旋转量。在上刮体16与接触旋转体18上,装载跨过这两个部件、并不具有旋转轴的粘接辊21,该粘接辊21随上刮体16与接触旋转轴18的旋转而转动。特别是,通过作用于粘接辊21与接触旋转体18之间的粘接力,粘接辊21伴随接触旋转体18的旋转而转动。在支架15的顶部开设有粘接辊21的进出口,该进出口通过可拆下的透明盖15A覆盖。粘接辊21可为粘接层的卷绕辊的结构,或其表面由粘接性的弹性体形成,该粘接辊21对其表面进行清洗,并为可再次使用的结构等的任何方案。本实施例的粘接辊21由下述粘接层的卷绕辊形成,该粘接层可将粘接面朝向外侧卷出,并且可切断。另外,作为涂敷于粘接层中的基材上的粘接剂,例举有热溶系粘接剂、溶剂系粘接剂、水系粘接剂等。作为热溶系粘接剂,例举有苯乙烯系,或烯烃系的粘接剂。作为溶剂系粘接剂,例举有苯乙烯系、烯烃系、丙烯酸系的粘接剂。作为水系粘接剂,例举有丙烯酸系的粘接剂。从确实附着、保持头发、面包渣等的污物的方面来说,最好采用这些粘接剂。另外,粘接层中的基材上的粘接剂涂敷量最好在25~50g/m2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25~35g/m2的范围内。另外,作为使粘接辊21实现滚动的方法,除了借助上述接触旋转体18的伴随旋转的方法以外,还可为通过皮带将粘接辊21与旋转体18连接而实现伴随旋转的方法,或通过皮带将粘接辊21与上刮体16连接而使其伴随旋转的方法等。集尘部23支承于支架15中的上刮体16的后部。集尘部23包括与地板面接触的底面部23A;前倾面部23B,其呈曲面状(或平面状),与上述上刮体16之间没有间隙(或设置间隙),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将两侧的平板状支轴部23C支承于支架15的两侧的矩形孔24上。在集尘部23中,矩形孔24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支轴部23C,故该集尘部23相对矩形孔24上下移动。在该集尘部23中,在自重的作用下,按照与地板面之间没有间隙的方式,使底面部23A和前倾面部23B的最底端部接触,上刮体16的上刮部16A不将上刮的灰尘朝向沿地板面的后方飞散,通过前倾面23B将全部的灰尘送向粘接辊21的一侧。另外,在清扫机10中,当以L表示上刮体16的旋转轴17与接触旋转体18的旋转轴19之间的轴间距,以K表示上刮体16的旋转轴17与支承臂13的支轴部14之间的轴距时,则处于K<L/2的关系,使用者沿手柄11的轴向作用的操作力增加将上刮体16按压于地板面上的力矩,通过较轻的操作力,将轮胎部16B设置于地板面上,使其旋转,可顺利地开始清扫动作。清扫机10的清扫动作如下所述。(1)通过沿手柄11的轴向作用的操作力,使清扫机10前进,使上刮体16的轮胎部16B和接触旋转体18旋转,同时使粘接辊21伴随旋转。(2)如果上刮体16中的上刮部16A将地板面上的灰尘上刮,则将该灰尘送向集尘部23,将其朝向粘接辊21一侧送出,以粘接方式将其俘获于粘接辊21的粘接面上。(3)俘获于粘接辊21的粘接面上的灰尘伴随粘接辊21的旋转,朝向接触旋转体18的一侧移动,通过接触旋转体18,将该灰尘按压,固定于粘接辊21的粘接面上。(4)如果从透明盖15A,通过眼睛确认将大量的灰尘俘获于粘接辊21的粘接面的全周上,则打开盖15A,将粘接辊21取出,对粘接层的1圈进行剥离、切断、去除处理,在使新的粘接面露出后,将该粘接辊21再次装载于上刮体16与接触旋转体18上,关闭盖15A。此外,清扫机10不仅可前进,而且还可后退,在后退时,可通过粘接辊21粘接附着于接触旋转体18上的地板面上的灰尘。在该集尘部23中,底面部23A的末端部23D呈弯曲状上翘,在后退时,防止该末端部23D刮擦地板面。另外,由于上述末端部23D上翘,故形成底面部23A与前倾面23B和末端部23D所围绕的集尘凹部23E,可俘获掉落到集尘凹部23E中的灰尘。还有,在清扫机10中,如图3所示,在通过手柄11和支承臂13将支架15上抬的状态,将清扫机10的支架15和其安装部件的重心定位于支承臂13的支轴部14的周围,从而上刮体16定位于接触旋转体1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扫机,包括粘接辊、上刮体及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具有前倾面部及集尘凹部;所述上刮体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支架上,将灰尘从前方刮起至后方;所述前倾面部配置在上刮体的后部,对由上刮体刮起的灰尘向后部上方进行引导;所述集尘凹部配置在前倾面部的后方;以及所述粘接辊接近上刮体的上方而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1-1 335014/00;JP 2001-2-7 31547/01;JP 2001.一种清扫机,包括粘接辊、上刮体及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具有前倾面部及集尘凹部;所述上刮体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支架上,将灰尘从前方刮起至后方;所述前倾面部配置在上刮体的后部,对由上刮体刮起的灰尘向后部上方进行引导;所述集尘凹部配置在前倾面部的后方;以及所述粘接辊接近上刮体的上方而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宏俊野田幸男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