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及复合织物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33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为多层共挤膜,由内至外包括阻隔芯层、聚乙烯层和表面粘接层;聚乙烯层的主要组成包括LLDPE;表面粘接层为马来酸酐和/或乙烯丙烯酸甲酯接枝的改性层,改性层的基材为PET或LLDPE;阻隔芯层与聚乙烯层通过内粘接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车内织物用贴合膜结构合理,实现了贴合膜的轻量化,表层粘接层通过马来酸酐和/或乙烯丙烯酸甲酯接枝的改性层,增强贴合膜的粘接强度及与织物的相容性;聚乙烯层通过LLDPE进一步提高贴合膜与织物的粘接牢固性及相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复合织物的生产工艺。了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复合织物的生产工艺。了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复合织物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及复合织物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贴合膜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及复合织物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车内织物均由玻璃纤维或聚氨酯纤维制得,现有的车内织物之间粘贴牢固性不佳,长期使用过程中产品易出现脱落的现象,耐用性下降导致贴合膜的应用广泛性受限。贴合膜的防水性和隔音效果也是应用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现有贴合膜的性能进一步改进。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54375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成型防漏泡汽车地毯,包括三层结构,上层为起绒地毯面料层,中间层为PE/PA/PE共挤膜层,底层为可成型热熔毡层。该PE膜与汽车地毯粘合后的剥离力在3~5N,粘合性和耐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粘接牢固性更强。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为多层共挤膜,由内至外包括阻隔芯层、聚乙烯层和表面粘接层;所述聚乙烯层的主要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织物用贴合膜,为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包括阻隔芯层、聚乙烯层和表面粘接层;所述聚乙烯层的主要组成包括LLDPE;所述表面粘接层为马来酸酐和/或乙烯丙烯酸甲酯接枝的改性层,所述改性层的基材为PET或LLDPE;所述阻隔芯层与聚乙烯层通过内粘接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粘接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改性层,所述改性层的基材为LLDPE,所述表面粘接层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粘接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接枝的改性层,所述改性层的基材为PET,所述表面粘接层中乙烯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20~3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的改性层密度为0.929~0.933g/cm3,熔融指数为3.2~4.5g/10min。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接枝的改性层密度为0.945~0.955g/cm3,熔融指数为1.5~3.5g/10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织物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层的主要组成LLDPE、mLL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钢王庆张惕夏大雁袁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格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