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隔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647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隔热膜,包括依次布设的防刮涂层、UV隔热层、PET基材层和离型材料层,所述防刮涂层与UV隔热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连接,所述UV隔热层与PET基材层通过第二粘结层粘结,所述PET基材层与离型材料层通过第三粘结层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汽车隔热问题,同时能够防止隔热膜表面被刮伤,延长隔热膜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隔热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隔热膜,属于隔热膜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隔热膜是一种装贴在汽车玻璃上的、能够隔绝外部太阳光热量的薄膜。所以隔热膜,又叫做太阳膜、玻璃膜、汽车窗膜。
[0003]目前中国市场上有数以百计的窗膜品牌和数以千计的隔热膜产品,但并不是所有的隔热膜产品都能令人满意。大部分中档以上的隔热膜都采用纳米陶瓷膜和磁控溅射金属膜两种,更早期的隔热膜类型还有染色膜,但并不能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且不能同时具有隔热膜防刮功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用隔热膜,能够有效解决汽车隔热问题,同时能够防止隔热膜表面被刮伤,延长隔热膜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隔热膜,包括依次布设的防刮涂层、UV隔热层、PET基材层和离型材料层,所述防刮涂层与UV隔热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连接,所述UV隔热层与PET基材层通过第二粘结层粘结,所述PET基材层与离型材料层通过第三粘结层粘结。
[0007]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刮涂层、UV隔热层、PET基材层和离型材料层之间的厚度比为(2~5):(20~40):(200~400):(10~20)。
[000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第三粘结层的厚度比为(10~20):(20~40):(10~15)。
[000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为亚克力胶黏层,所述第三粘结层为压敏胶黏层。
[0010]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UV隔热层包括依次粘结的紫外线反射层、隔热层和红外反射层,所述紫外线反射层、隔热层和红外反射层之间通过亚克力胶水粘结,所述红外反射层通过第一粘结层与PET基材层粘结。
[001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刮涂层的厚度为4 μm ,所述UV隔热层的厚度为35 μm,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300 μm,所述离型材料层的厚度为15 μ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隔热膜,包括依次布设的防刮涂层、UV隔热层、PET基材层和离型材料层,所述防刮涂层与UV隔热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连接,所述UV隔热层与PET基材层通过第二粘结层粘结,所述PET基材层与离型材料层通过第三粘结层粘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隔热膜,通过在PET基材层上表面布设UV隔热层和防刮涂层,一方面能够解决汽车隔热问题,一方面能够防止隔热膜表面被刮伤,有效解决汽车隔热及隔热膜容易被刮伤的问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防刮涂层;2、第一粘结层;3、UV隔热层;4、第二粘结层;5、PET基材层;6、第三粘结层;7、离型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隔热膜,请参见图1,包括依次布设的防刮涂层1、UV隔热层3、PET基材层5和离型材料层7。
[0020]具体地,所述防刮涂层1与UV隔热层3通过第一粘结层1连接,所述UV隔热层3与PET基材层5通过第二粘结层4粘结,所述PET基材层5与离型材料层7通过第三粘结层6粘结。
[0021]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粘结层1、第二粘结层4为亚克力胶黏层,所述第三粘结层6为压敏胶黏层。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第一粘结层1、第二粘结层4、第三粘结层6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进行替换。同时,所述第一粘结层1、第二粘结层4也可以是不同胶质,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制。
[0022]所述UV隔热层3包括依次粘结的紫外线反射层、隔热层和红外反射层,所述紫外线反射层、隔热层和红外反射层之间通过亚克力胶水粘结,所述红外反射层通过亚克力胶黏层与PET基材层5粘结,所述UV隔热层3通过紫外线反射层、隔热层和红外反射层,能够有效解决汽车隔热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1、第二粘结层4、第三粘结层6的厚度比为(10~20):(20~40):(10~15),也就是说,所述防刮涂层1与UV隔热层3之间的第一粘结层1,与所述UV隔热层3与PET基材层5之间的第二粘结层4、与所述PET基材层5与离型材料层7之间的第三粘结层6的厚度比为(10~20):(20~40):(10~15)。
[0024]例如,所述第一粘结层1的亚克力胶黏层的厚度可以是15 μm ,第二粘结层4的亚克力胶黏层的厚度可以是35 μm ,第三粘结层6的压敏胶黏层的厚度可以是15 μm。所述第
一粘结层1的亚克力胶黏层的厚度也可以是18 μm ,第二粘结层4的亚克力胶黏层的厚度可以是26 μm ,第三粘结层6的压敏胶黏层的厚度可以是14μm。
[0025]所述防刮涂层1为聚氨酯树脂涂层,所述防刮涂层1用于防刮,具有较高的硬度。用于防刮涂层1的聚氨酯树脂硬化涂液,可以通过添加甲苯、醋酸丁酯或者丁酮等溶剂调配成适合的固含量。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刮涂层1、UV隔热层3、PET基材层5和离型材料层7之间的厚度比为(2~5):(20~40):(200~400):(10~20)。例如,所述防刮涂层1的厚度可以是4 μm ,所述UV隔热层3的厚度为35 μm,所述PET基材层5的厚度为300 μm,所述离型材料层7的厚度为15 μm。所述防刮涂层1的厚度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设的防刮涂层、UV隔热层、PET基材层和离型材料层,所述防刮涂层与UV隔热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连接,所述UV隔热层与PET基材层通过第二粘结层粘结,所述PET基材层与离型材料层通过第三粘结层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涂层、UV隔热层、PET基材层和离型材料层之间的厚度比为(2~5):(20~40):(200~400):(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第三粘结层的厚度比为(10~20):(20~4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韦胜曹闯华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