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26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灭火装置,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该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罐体、感温件和灭火结构。罐体开设有容纳腔。感温件封闭容纳腔的敞开端。灭火结构包括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叠设于容纳腔内。该自动灭火装置能够实现内部自动灭除初始火,降低火灾损失,灭火对电气设备的损伤极小。该自动灭火装置能够实现内部自动灭除初始火,降低火灾损失,灭火对电气设备的损伤极小。灭火对电气设备的损伤极小。灭火对电气设备的损伤极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内出现火情时,往往要等起火点蔓延到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外部时,灭火系统才会启动或者才会报警,此后由人工操作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自动化程度低,或者通过电表箱外部的烟感温感等探测到火灾信号,启动灭火装置灭火,系统较为庞大复杂,投资大,维护不便,且灭火难度较大、灭火损失大。同时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的内部空间小、布线难度大、内部元件还带电,给灭火系统安装也带来了困难。
[0003]因此,亟需一种自动灭火装置,能够实现内部自动灭除初始火,降低火灾损失,灭火对电气设备的损伤极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灭火装置,能够实现内部自动灭除初始火,降低火灾损失,灭火对电气设备的损伤极小。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开设有容纳腔;感温件,所述感温件封闭所述容纳腔的敞开端;灭火结构,所述灭火结构包括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所述冷却层、所述隔离层和所述灭火层叠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灭火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在所述罐体的底壁,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所述罐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粘结部或磁吸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磁吸部包括多个磁吸柱,多个所述磁吸柱沿所述罐体的周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结构还包括导热索,所述导热索穿设在所述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灭火装置还包括控制接口和反馈接口,所述控制接口用于启动所述灭火结构喷出,所述反馈接口常闭设置,所述反馈接口被配置为当所述灭火结构喷出时开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感温件包括自感温膜,所述自感温膜被配置为在达到预设温度范围时破裂。
[0013]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外周壁设有高绝缘耐温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层、所述隔离层和所述灭火层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结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灭火结构在高度方向上堆叠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的内部出现起火点时会提高其内
部温度,而感温件能够在感应到一定温度范围时破裂,使得容纳腔内的灭火结构从感温件的破裂位置溢出,灭火结构内又具有灭火层,从而实现瞬间释放大量具有灭火能力的绝缘氧化物雾态胶体,从而通过全淹没方式扑灭初始火,降低火灾损失。灭火结构又还包括冷却层和隔离层,从而能在灭火层灭火结束后,起到烟雾散失、无沉积的效果,使得灭火过程对电气设备的损失几乎可以忽视。且本专利技术的灭火结构具有自感应、高绝缘、免维护、易安装的特点,能够安装于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内的关键点,从而实现可靠的灭火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1]附图标记
[0022]1、罐体;11、控制接口;12、反馈接口;
[0023]2、感温件;
[0024]31、粘结部;32、磁吸部;321、磁吸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9]实施例一
[0030]下面参考图1

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灭火装置的具体结构。
[0031]如图1

图3所示,图1公开了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其包括罐体1、感温件2和灭火结构。罐体1开设有容纳腔。感温件2封闭容纳腔的敞开端。灭火结构包括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叠设于容纳腔内。
[0032]可以理解的是,当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的内部出现起火点时会提高其内部温度,而感温件2能够在感应到一定温度范围时破裂,使得容纳腔内的灭火结构从感温件2的破裂位置溢出,灭火结构内又具有灭火层,从而实现瞬间释放大量具有灭火能力的绝缘氧化物雾态胶体,从而通过全淹没方式扑灭初始火,降低火灾损失。灭火结构又还包括冷却层和隔离层,从而能在灭火层灭火结束后,起到烟雾散失、无沉积的效果,使得灭火过程对电气设备的损失几乎可以忽视。
[0033]且本实施例的灭火结构具有自感应、高绝缘、免维护、易安装的特点,能够安装于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内的关键点,从而实现可靠的灭火效果。
[0034]具体地,灭火层包括气溶胶灭火剂。
[0035]在本实施例中,自动灭火装置还包括安装件,安装件设在罐体1的底壁,安装件用于安装罐体1。
[0036]可以理解的是,安装件能够便于罐体1的安装,提高罐体1在变电站、配电室或表箱内的安装可靠性和安装便捷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开设有容纳腔;感温件(2),所述感温件(2)封闭所述容纳腔的敞开端;灭火结构,所述灭火结构包括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所述冷却层、所述隔离层和所述灭火层叠设于所述容纳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灭火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在所述罐体(1)的底壁,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所述罐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粘结部(31)或磁吸部(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32)包括多个磁吸柱(321),多个所述磁吸柱(321)沿所述罐体(1)的周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结构还包括导热索,所述导热索穿设在所述冷却层、隔离层和灭火层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平萍宗冼载锦郝建涛胡兆赞杨诗钊周剑英胡革文周仪强钟世冠蒋远忠梁锐园杨发礼刘志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