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526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步骤一:萎淍,选择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含硒和锌的茶鲜叶,在夏季正午时分温度达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现有技术中的红茶制备技术容易导致茶叶内的多种成分流失,特别针对富硒富锌类的茶,制备过程中一旦温度过高或方法不当,易造成营养成分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进行改进,能够较大程度上保留茶叶的香气及营养成分,严格控制发酵过程,缩短加工时间,保留茶叶完整外形。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萎淍,选择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含硒和锌的茶鲜叶,在夏季正午时分温度达30

35℃时,通过萎淍机在室外环境中对鲜叶进行萎淍处理,将温度设置为35℃

38℃,时间设置为2小时,中途观察鲜叶变化情况,鲜叶的水分流失率控制在8%

12%,且直至茶香味溢出;
[0006]步骤二:揉捻,揉捻叶装入揉桶时,轻轻将其压实,盖好机盖后在不加压的情况下空揉30

40分钟,然后加轻压揉3

5分钟,3

5分钟后加重压揉5

10分钟,待茶汁明显溢出但不会流淌适宜,然后5

10分钟轻压,待揉盘中茶汁消失,再加重压5

10分钟,揉出茶汁但不会流淌适宜,两次轻压、两次重压完成后,完全松压空揉5

10分钟待茶叶已经明显开始黄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或果香味时将茶叶放出解块;
[0007]步骤三: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装在用湿白布铺好的筛格内,装满包好,逐层放进发酵机内,设置温度为35℃

38℃,时间设置为2小时,待2小时时间到且茶叶的甜香味明显溢出及时将其取出摊晾冷却;
[0008]步骤四:干燥,利用发热装置进行干燥作业,过程中关闭加湿功能,在非加湿状态下进行干燥,将完成发酵冷却后的茶叶装入筛格内,装满铺平后依次放入机内筛架上,温度设置至120

150℃,时间35

45分钟,到时间后打开发热装置门,将筛格取出摊晾冷却后,将筛内茶叶尽数倒在一个容器内拌合均匀,然后将其分置于筛格内重新置入发热装置内,温度设置75

85℃,时间40

45分钟,然后打开发热装置门,将筛格取出摊晾冷却,至干茶叶水分在5

8%。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一的萎淍过程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萎淍机的温度调节至35

36℃,持续70分钟,第二阶段萎淍机温度调节至36

38度,持续50分钟。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萎淍过程中鲜叶的水分流失率控制在10%。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揉捻过程中,首先在不加压的情况下空揉35分钟,然
后加轻压揉4分钟,再加重压揉6分钟,再加轻压揉6分钟,再加重压揉6分钟,然后再空压状态揉8分钟即可。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干燥过程中,湿度控制在10%以内。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先将发热装置的温度调节到140℃,持续干燥40分钟,然后取出摊凉,在室温下持续30分钟,再装入发热装置中,温度调节至80℃,持续干燥40分钟,再取出摊凉,在20

25℃环境中持续30

40分钟。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两次轻压和重压交替过程中,轻压与重压期间分别间隔5分钟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进行改进,能够较大程度上保留茶叶的香气及营养成分,严格控制发酵过程,缩短加工时间,保留茶叶完整外形。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萎淍,选择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含硒和锌的茶鲜叶,在夏季正午时分温度达30

35℃时,通过萎淍机在室外环境中对鲜叶进行萎淍处理,将温度设置为35℃

38℃,时间设置为2小时,中途观察鲜叶变化情况,鲜叶的水分流失率控制在8%

12%,且直至茶香味溢出;
[0020]步骤二:揉捻,揉捻叶装入揉桶时,轻轻将其压实,盖好机盖后在不加压的情况下空揉30

40分钟,然后加轻压揉3

5分钟,3

5分钟后加重压揉5

10分钟,待茶汁明显溢出但不会流淌适宜,然后5

10分钟轻压,待揉盘中茶汁消失,再加重压5

10分钟,揉出茶汁但不会流淌适宜,两次轻压、两次重压完成后,完全松压空揉5

10分钟待茶叶已经明显开始黄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或果香味时将茶叶放出解块;
[0021]步骤三: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装在用湿白布铺好的筛格内,装满包好,逐层放进发酵机内,设置温度为35℃

38℃,时间设置为2小时,待2小时时间到且茶叶的甜香味明显溢出及时将其取出摊晾冷却;
[0022]步骤四:干燥,利用发热装置进行干燥作业,过程中关闭加湿功能,在非加湿状态下进行干燥,将完成发酵冷却后的茶叶装入筛格内,装满铺平后依次放入机内筛架上,温度设置至120

150℃,时间35

45分钟,到时间后打开发热装置门,将筛格取出摊晾冷却后,将筛内茶叶尽数倒在一个容器内拌合均匀,然后将其分置于筛格内重新置入发热装置内,温度设置75

85℃,时间40

45分钟,然后打开发热装置门,将筛格取出摊晾冷却,至干茶叶水分在5

8%。
[0023]揉捻:红茶揉捻的目的是,造成茶叶表面细胞的破碎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使其附着
在茶叶表面的茶汁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利用酶的活性促使茶褐素、茶红素发生化学变化,重要的是萎淍适度,那么,揉捻就不必耗时太多,只要成条率的条件成熟,轻重轻的加压就可以节约一部分时间,将茶汁揉出来依附在茶叶表面有利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硒、锌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萎淍,选择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含硒和锌的茶鲜叶,在夏季正午时分温度达30

35℃时,通过萎淍机在室外环境中对鲜叶进行萎淍处理,将温度设置为35℃

38℃,时间设置为2小时,中途观察鲜叶变化情况,鲜叶的水分流失率控制在8%

12%,且直至茶香味溢出;步骤二:揉捻,揉捻叶装入揉桶时,轻轻将其压实,盖好机盖后在不加压的情况下空揉30

40分钟,然后加轻压揉3

5分钟,3

5分钟后加重压揉5

10分钟,待茶汁明显溢出但不会流淌适宜,然后5

10分钟轻压,然后静置4

8分钟,待揉盘中茶汁消失,再加重压5

10分钟,揉出茶汁但不会流淌适宜,两次轻压、两次重压完成后,完全松压空揉5

10分钟待茶叶已经明显开始黄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或果香味时将茶叶放出解块;步骤三: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装在用湿白布铺好的筛格内,装满包好,逐层放进发酵机内,设置温度为35℃

38℃,时间设置为2小时,待2小时时间到且茶叶的甜香味明显溢出及时将其取出摊晾冷却;步骤四:干燥,利用发热装置进行干燥作业,过程中关闭加湿功能,在非加湿状态下进行干燥,将完成发酵冷却后的茶叶装入筛格内,装满铺平后依次放入机内筛架上,温度设置至120

150℃,时间35

45分钟,到时间后打开发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方儒何超蔡明杰熊秀梅蔡林军谢丽丽徐洁琴
申请(专利权)人: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