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后厂房工程大坝灌浆廊道的通风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519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坝后厂房工程大坝灌浆廊道通风除湿系统,包括灌浆廊道、大坝楼梯间、厂房、防烟风机房、连通廊道、多根自然通风埋管、加压送风埋管、加压送风风机、第一防火阀、第二防火阀、电动安全门、除湿机、联动电动风阀、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传感器测的湿度值确定是否通过加压送风埋管、加压送风风机进行机械送风;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灌浆廊道内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联合运行,使大坝灌浆廊道内形成了良好的气流组织及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将大坝灌浆廊道作为水电站厂房的进风通道,实现灌浆廊道与水电站厂房的整体通风,并使用加压送风风机、加压送风埋管及自然通风埋管对水电站厂房进行通风,降低了水电站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了水电站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了水电站厂房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坝后厂房工程大坝灌浆廊道的通风除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坝后厂房工程大坝灌浆廊道通风除湿
,适用于坝后厂房工程或大坝与厂房布置位置相近的大坝灌浆廊道的通风除湿。

技术介绍

[0002]水电站大坝通常处于大气、水库水、尾水和岩体包围中,具有很强的蓄热或蓄冷的能力,具有热稳定性能好,温度变化幅度小以及比较潮湿等特点;大坝坝体的温度取决于气温和水温的变化,实践证明,这二种媒介的温度变化均为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特点符合余弦函数规律;由于坝体具有很强的蓄热能力,所以当气温及水温向坝体内传递热量时,会形成温度波幅的衰减和时间上的延迟;考虑到通风空调系统所利用的廊道一般为大坝灌浆廊道或检修廊道,均位于坝体内很深的部位,所以一般不考虑大气温度变化对坝体内廊道壁温的影响,仅考虑水温的变化对坝体内廊道壁温的影响。
[0003]水电站厂房一般多利用工程施工洞或专设的通风洞作为厂房通风的进风风道,这些风道一般都很长,有几百米乃至上千米长,通过的风速也不高;室外进风通过与洞壁岩体进行热交换,可降低进风空气温度的年波幅和日波幅;在进风风道足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坝后厂房工程大坝灌浆廊道通风除湿系统,包括灌浆廊道(1)、大坝楼梯间(2)、厂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烟风机房(4)、连通廊道(5)、多根自然通风埋管(6)、加压送风埋管(7)、加压送风风机(8)、第一防火阀(9)、第二防火阀(10)、除湿机(12)、联动电动风阀(13)、传感器(14);防烟风机房(4)设置于坝顶平台上;连通廊道(5)设置在厂房(3)与灌浆廊道(1)之间,将厂房(3)及大坝灌浆廊道(1)连通;多根自然通风埋管(6)沿大坝灌浆廊道(1)纵向分布,每根自然通风埋管(6)由坝顶向下延伸至灌浆廊道(1)内;加压送风埋管(7)出地面处连接加压送风风机(8),加压送风风机(8)的出风段设置与风机联动的电动风阀(13),加压送风埋管(7)出地面处及风机(8)均位于防烟风机房(4)内;加压送风埋管(7)由防烟风机房(4)向下紧靠楼梯间(2)的外墙壁延伸至灌浆廊道(1)内;加压送风埋管(7))紧靠楼梯间(2)外墙壁的部分间隔设置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穿过楼梯间的墙壁伸向楼梯间的内部,每个支管的末端均设置第二防火阀(10);加压送风埋管(7)延伸至灌浆廊道1内的末端设置第一防火阀(9);灌浆廊道(1)内布置传感器(14);除湿机(12)放置在浆灌廊道(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显顺王华军陈鹏云江宏文谢方祥刘朝华柳健高云鹏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