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08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属于飞机燃油系统领域。包括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燃油入口、燃油出口、折流挡板、燃油通道及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入口为轴向对开布置于换热装置外表面两端;所述燃油通道设置于换热装置内部,由平行排列的直管道组成,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燃油入口、燃油出口;所述折流挡板沿轴向等距上下间隔排列,冷却液在折流板形成的冷却液通道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混合。所述的冷却液出口与燃油入口位于换热装置的同一侧,冷却液入口与燃油出口位于换热装置的同一侧。油出口位于换热装置的同一侧。油出口位于换热装置的同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燃油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燃油系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飞机燃油系统中涉及冷却的换热装置主要包括燃油散热泵、燃油

空气换热器、燃油

液体换热器、燃油

液压油换热器、燃油

滑油换热器等。其中,燃油

空气换热器、燃油

液体换热器一般为管翅式换热器,燃油

液压油换热器、燃油

滑油换热器一般为管壳式换热器。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燃油冷却系统架构也在逐步更新以适应新型飞机的需求。现有飞机燃油系统存在的问题是,飞机供油系统在发动机小状态时通常会进行热回油,富余的燃油通过冲压空气

燃油换热器进行冷却并经管路回到燃油箱,而当飞机的飞行马赫数较高时,冲压空气温度也很高,难以对燃油进行充分的冷却,导致回到油箱的燃油温度过高,进而减小了燃油蓄热能力,温度过高的话甚至会影响油箱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飞机燃油冷却技术难以解决飞机在高飞行马赫数条件下冲压空气冷却热回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在飞机高飞行马赫数条件下冷却热回油,也可扩展至飞机其它冷却部位。
[0004]基于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包括冷却液出口1、冷却液入口2、燃油入口3、燃油出口4、折流挡板5、燃油通道6及冷却液通道7。
[0006]所述冷却液出口1与冷却液入口2为轴向对开布置于换热装置外表面两端;所述燃油通道6设置于换热装置内部,由平行排列的直管道组成,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燃油入口3、燃油出口4;所述折流挡板5沿轴向等距上下间隔排列,冷却液在折流板形成的冷却液通道7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混合。所述的冷却液出口1与燃油入口3位于换热装置的同一侧,冷却液入口2与燃油出口4位于换热装置的同一侧。
[0007]相比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1在飞机高马赫数飞行时,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冷却液来冷却热回油,解决了冲压空气温度过高而不能冷却热回油的问题;
[0009]2本专利技术将燃油流道布置在直通道中,冷却液布置在折流板形成的弯通道中,因此燃油侧的压降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装置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冷却装置的折流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冷却液出口,2冷却液入口,3燃油入口,4燃油出口,5折流挡板,6燃油通道,
7冷却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

2所示,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包括冷却液出口1,冷却液入口2,燃油入口3,燃油出口4,折流挡板5,燃油通道6及冷却液通道7。
[0017]如图2所示,所述燃油入口3为飞机燃油系统供油总管后的热回油入口,冷却液入口2为液态水入口,燃油经过燃油通道6与通道外侧的液态水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液态水,经过冷却后的燃油由燃油出口4流出,吸收热量后的液态水由冷却液出口1流出。
[0018]如图3所示,所述燃油通道6与冷却液通道7间为折流挡板,燃油在燃油通道6中的流动方向与液态水在冷却液通道7中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能更好地实现换热。
[0019]实施例2
[00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航空65号冷却液。具体结构如下: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包括冷却液出口1,冷却液入口2,燃油入口3,燃油出口4,折流挡板5,燃油通道6及冷却液通道7。
[0022]所述燃油入口3为飞机燃油系统供油总管后的热回油入口,冷却液入口2为航空65号冷却液入口,燃油经过燃油通道6与通道外侧的航空65号冷却液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65号冷却液,经过冷却后的燃油由燃油出口4流出,吸收热量后的65号冷却液由冷却液出口1流出。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冷却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出口(1)、冷却液入口(2)、燃油入口(3)、燃油出口(4)、折流挡板(5)、燃油通道(6)及冷却液通道(7);所述冷却液出口(1)与冷却液入口(2)为轴向对开布置于换热装置外表面两端;所述燃油通道(6)设置于换热装置内部,由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刚林鹏陈召斌王克龙吴韬於萧萧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