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定邦专利>正文

边留孔植物水肥双保全营养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边留孔植物水肥双保全营养钵,它包括营养钵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钵钵体(1)下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用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对现有盆栽植物营养钵的改进。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盆栽植物营养钵采用的俱是从上至下全渗漏式的钵栽,所有钵体都是底部一个出水孔,当向钵内浇水时,泥土成为水的载体,剩余水分则会全部泄漏,在高温季节必须每天水浇,且一边浇一边漏,并带走不少土壤中的无机盐及植物所需养分,使土壤日渐贫瘠,而且每浇一次就会使土壤板结一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传统的钵栽进行改进,使钵内留出一定空间蓄水,尽量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避免土壤板结。本技术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钵钵体下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在营养钵钵体上部和下部侧壁外表面,还分别开设有可与营养钵盖上开设的内螺纹旋合之外螺纹。本技术将营养钵钵体底部渗漏改为侧壁渗漏,使钵内留出一定的空间蓄水,可避免水的泄漏,减少了水的浇灌次数,减少了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克服了水渗漏与浇水对土壤带来的板结。而在钵体上加设的可旋入和旋出之钵盖,可适应钵栽蔬菜的需要,便于回收,同时可避免泥土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营养钵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钵钵体1下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2,该出水孔2的高度大约离钵体底面3-6cm高,根据栽培植物品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蓄水高度。这样,每次浇水时,浇水人很容易看到水满时的状况,避免浇水时水从底部溢出对周围造成的污染,且每一次浇水后,营养钵钵体1底部仍存有少量的蓄水,盆内植物可通过根系吸收其水分,同时,少量的水又可避免烂根现象的发生。如图所示,本技术在营养钵钵体1上部和下部侧壁外表面分别开设有外螺纹,钵体上部或下部可加设一营养钵盖3,该盖内腔设有内螺纹,可旋合于营养钵钵体1上面或底部。这种结构主要是针对本申请人开发的钵栽蔬菜所做的设计,传统的蔬菜生长环境主要是在大田中,周边杂草丛生,土壤中各种害虫越冬以及人、畜体内寄生虫里长留在土壤中,且土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经常需要喷施农药和化肥才能保证蔬菜较好地生长,但这样做会使残留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而钵栽蔬菜的生长环境主要可以依赖于种植人的控制而进行,如用大棚可隔绝天上的飞虫等虫害的侵蚀,各钵体内泥土通过高温处理消毒,能烧死一切有害细菌,且钵内泥土互不关联,可避免相互的交叉传染,保证环境纯净、土壤纯净、水质纯净、肥料纯净,完全不需使用农药。由于钵栽蔬菜可适应现代蔬菜生产的要求,销售时,可将蔬菜与营养钵钵体1和装于钵体底部的钵盖3一同出售,买主买后蔬菜在几天内仍可保持鲜嫩,不但不会腐烂,而且会在生长中增值,还可代替花卉等作为绿色植物摆放在家中,佐餐时将吃食部分割断即可,然后将底部钵盖3旋出,再旋入营养钵钵体1上部螺纹上,将营养钵钵体1顶部盖住,避免泥土污染周围环境,由蔬菜公司回收即可,非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边留孔植物水肥双保全营养钵,它包括营养钵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钵钵体(1)下部位置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2)。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定邦熊建邦
申请(专利权)人:熊定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