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88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包括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和外接口,所述外接口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一端;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部,包括内环、中环和外环,所述中环设置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内部,包括移动壳和内接口,所述内接口设置于所述移动壳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和移动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为联轴器提供一个具有冷却防抖效果的罩壳,降低联轴器的温度,并将漏油及时排出。时排出。时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发电厂汽轮机装置
,特别是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燃煤机组给水泵联轴器主要采用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两种,在大中型机组中,膜式联轴器是常用的一种挠性联轴器。膜片联轴器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强元件挠性联轴器,结构较紧凑,强度高,能补偿主动机与从动机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承载变形以及温升变化的影响等所引起的轴向、径向和角向偏移。膜片联轴器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其依靠金属联轴器膜片来联接主、从动机传递扭矩,具有弹性减振、无噪声、不需润滑的优点,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速、有腐蚀介质工况环境的轴系传动。
[0003]在给水泵高速运行时,油挡安装间隙不一致或轴承振动大时造成轴与油挡齿发生碰磨,油挡间隙破坏性增大,出现润滑油往联轴器渗漏现象。同时联轴器高速旋转产生的鼓风效应会降低罩壳内靠近油挡处压力,扩大油渗漏情况。大量的渗漏油如不及时排出,油烟会在鼓风效应下与高速旋转轴产生摩擦热,提高轴承及联轴器温度,温度的升高加剧油的气化,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罩壳腔室油烟密度越来越高,到一定极限后,积结成油滴顺着罩壳结合处往外渗油,严重时影响给水泵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为联轴器做一个稳定的罩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其中有,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和外接口,所述外接口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一端;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部,包括内环、中环和外环,所述中环设置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内部,包括移动壳和内接口,所述内接口设置于所述移动壳一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有两件,相对于所述移动组件中心面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壳为圆筒状,所述外接口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一端内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另一端内部,所述内环、所述中环和所述外环均为圆环状,所述
中环内部空心圆大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内部空心圆相同大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中管,所述移动组件有两件,所述中管连接所述移动壳。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接口设置于所述移动壳一端外部,所述内接口为圆环状,设置于所述所述内环、所述中环和所述外环组成的结构中,所述内接口外圆小于所述中环内圆,大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内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固定壳相配合,所述调节组件可在所述固定壳内部沿轴向滑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移动壳中心一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中管中心一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内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接口宽度小于所述中环宽度,所述移动壳为圆筒状,所述移动壳外圆小于所述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内圆。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和移动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为联轴器提供一个具有冷却防抖效果的罩壳,降低联轴器的温度,并将漏油及时排出。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正视图。
[0020]图2为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调节组件图。
[0021]图3为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移动组件图。
[0022]图4为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等轴侧视图。
[0023]图5为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
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包括。
[0029]具体的,固定组件100,包括固定壳101和外接口102,外接口102设置于固定壳101一端,固定组件100固定整个罩壳装置的位置,外接口102连接联轴器的轴承座,并留下排油缺口。
[0030]具体的,调节组件200,设置于固定壳101内部,包括内环201、中环202和外环203,中环202设置于内环201和外环203之间,调节组件200中的内环201、中环202和外环203构成一个活塞,可在固定壳101内部滑动,调节组件200可微调装置位置,保证连接稳定性。
[0031]具体的,移动组件300,设置于调节组件200内部,包括移动壳301和内接口302,内接口302设置于移动壳301一端,内接口302卡在内环201、中环202和外环203构成的活塞中,可以随活塞运动,移动组件300保证在轴向方向上,罩壳有很大活动空间。
[0032]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包括固定壳(101)和外接口(102),所述外接口(102)设置于所述固定壳(101)一端;调节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固定壳(101)内部,包括内环(201)、中环(202)和外环(203),所述中环(202)设置于所述内环(201)和所述外环(203)之间;移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200)内部,包括移动壳(301)和内接口(302),所述内接口(302)设置于所述移动壳(301)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0)有两件,相对于所述移动组件(300)中心面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壳(101)为圆筒状,所述外接口(102)设置于所述固定壳(101)一端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固定壳(101)另一端内部,所述内环(201)、所述中环(202)和所述外环(203)均为圆环状,所述中环(202)内部空心圆大于所述内环(201)和所述外环(203),所述内环(201)和所述外环(203)内部空心圆相同大小。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冷却防抖效果的膜式联轴器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0)还包括中管(204),所述移动组件(300)有两件,所述中管(204)连接所述移动壳(30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思磊付小东贺继旺李海滨郭志健何胜吕海涛石伟栋郭通吴利平王兴泉刘一泽张捷丁炜钟铭肖桉靳娜娜赖宁经黄明明聂思怡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