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439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包括停车桩组件、设置于电单车的车体上的锁体结构、以及与锁体结构电性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通过将凸伸出所述停车桩本体的第一金属件与市电电源电连接,使得第一金属件具有导电功能;第一金属件贯穿锁体结构的插孔与锁芯结构电性连接,既能实现电单车的开关锁操作,又可实现对停靠于停车桩上的电单车进行安全充电;通过引入电压转换模块,能够将市电电源的较低电压的安全电压转换为符合电单车充电要求的电压,如此将市电电源依次通过第一金属件、锁芯结构、以及电压转换模块对电池组模组进行充电,大大提高了电单车电池模组的运维效率,实现停车桩充电、锁车一物两用。锁车一物两用。锁车一物两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单车
,尤其涉及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绿色出行意识逐渐增强,共享电单车应运而生,电单车出行具有轻巧、方便、快捷、便宜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而随着共享电单车的普及,电单车的数量急剧增加,对于共享电单车的电池模组的充电安全性、续航时长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当共享电单车电量不足或者低于预设值后,通常是由运维人员不定时、不定点地进行运维、更换电瓶,以保证停车点位置处的电单车具有足够电量供消费者骑行,此过程存在运维成本高、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针对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不少停车点通过设置固定停车桩有效地将电单车以规范的姿势停放于停车桩上,虽然能够一定程度解决电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但目前的停车桩功能单一,往往仅具备停放锁车的功能,未有效利用停车桩对电单车进行充电。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以解决电单车电池模组通过运维人员运维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以及目前停车桩功能单一,未有效利用停车桩对电单车进行充电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包括停车桩组件、设置于电单车的车体上的锁体结构、以及与所述锁体结构电性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其中,
[0007]所述停车桩组件包括用于停放电单车的停车桩本体,以及至少两根向外凸伸出所述停车桩本体的第一金属件;其中,所述停车桩本体内还容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市电电源以及所述第一金属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组件;
[0008]所述锁体结构包括前叉肩壳罩、设置于所述前叉肩壳罩内的且与所述第一金属件配合的锁芯结构,所述锁芯结构锁定以及解锁所述第一金属件以实现所述停车桩对所述电单车的开关锁;其中,所述前叉肩壳罩的靠近所述第一金属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件相配合的插孔,所述第一金属件贯穿所述插孔与锁芯结构电性连接;
[0009]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锁芯结构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电单车的电池模组电性连接,以将所述市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锁芯结构、以及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池组模组进行充电。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件呈圆柱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与锁定端;其中,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停车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端与所述锁芯结构相配合地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锁芯结构包括与所述电单车的车体固定连接的锁芯本体、与所述第一金属件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金属件;其中,所述锁芯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锁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第二金属件沿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金属件与所
述第一金属件相配合地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锁芯结构包括与所述电单车的车体固定连接的底板、两个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气缸以及第二驱动气缸;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末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末端相抵持,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推动杆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金属件相配合的弧形金属板。
[0013]优选地,所述停车桩本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底座,支撑架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用于与地面或者固定停车桩连接;所述支撑架组件包括两根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且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每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固定侧边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停车桩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0015]优选地,每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还延伸有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末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弧形杆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以将所述电单车的车轮限制于两根所述弧形杆之间。
[0016]优选地,所述锁定端开设有环形凹槽。
[0017]优选地,所述锁定端的末端还凸伸有呈圆台状的导入端,所述导入端的顶径小于底径。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锁芯结构均为铜件。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包括停车桩组件、设置于电单车的车体上的锁体结构、以及与所述锁体结构电性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其中,通过在所述停车桩本体内还容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市电电源以及所述第一金属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组件,能够将市电电源与第一金属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导电功能;通过将所述锁体结构设置为包括前叉肩壳罩,所述第一金属件贯穿所述前叉肩壳罩的插孔与锁芯结构电性连接,第一金属件与外部的电单车的锁体结构相配合实现电单车的停靠锁车,又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件连通所述电单车充电电源实现对停靠在停车桩上的电单车进行及时充电;通过引入电压转换模块,能够将市电电源的较低电压的安全电压转换为电单车常见的充电电压,如此能够时间将所述市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锁芯结构、以及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池组模组进行充电。大大提高了电单车电池模组的运维效率,实现停车桩充电、锁车“一物两用”,结构巧妙。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去掉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停车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锁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锁芯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锁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锁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停车桩组件100;停车桩本体110;底座111;固定侧边1111;支撑杆112;弧形杆113;第一金属件114;固定端1141;锁定端1142;导入端1143;环形凹槽1144;太阳能板115;
[0032]锁体结构200;前叉肩壳罩210;插孔211;锁芯结构220;锁芯本体230;第二金属件231;底板232;第一驱动气缸233;第二驱动气缸234;弧形金属板235;电单车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桩组件、设置于电单车的车体上的锁体结构、以及与所述锁体结构电性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其中,所述停车桩组件包括用于停放电单车的停车桩本体,以及至少两根向外凸伸出所述停车桩本体的第一金属件;其中,所述停车桩本体内还容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市电电源以及所述第一金属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组件;所述锁体结构包括前叉肩壳罩、设置于所述前叉肩壳罩内的且与所述第一金属件配合的锁芯结构,所述锁芯结构锁定以及解锁所述第一金属件以实现所述停车桩对所述电单车的开关锁;其中,所述前叉肩壳罩的靠近所述第一金属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金属件相配合的插孔,所述第一金属件贯穿所述插孔与锁芯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锁芯结构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电单车的电池模组电性连接,以将所述市电电源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锁芯结构、以及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呈圆柱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与锁定端;其中,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停车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端与所述锁芯结构相配合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桩安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结构包括与所述电单车的车体固定连接的锁芯本体、与所述第一金属件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金属件;其中,所述锁芯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锁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第二金属件沿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金属件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薛晓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