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07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7
本专利涉及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侧壁端面设有锁定件安装口,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与锁定件安装口连通的锁定件通道;锁定件,安装于所述锁定件安装口,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插片和万向自锁螺钉,所述固定插片的尾端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供所述万向自锁螺钉穿过,所述固定插片和万向自锁螺钉装入所述锁定件安装口并穿过所述锁定件通道呈反向夹角植入椎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定插片与万向自锁螺钉的双重锁紧机制,融合器的自稳定性能更佳,而且融合器长度可调节,有效的避免了术中患者更换手术体位和术中植入物选择不当的取出,提高融合率,有效减小术后沉陷。有效减小术后沉陷。有效减小术后沉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


[0001]本专利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脊柱椎间融合术是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常见的技术,包括椎间盘突出,退行性病变等,是治疗各类脊柱疾病的经典术式。通常采用临床治疗方式植入椎间融合器,将其作为植骨融合载体,用以建立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及脊柱的生理曲度。
[0003]普通的椎间融合器仅由本体构成,植入椎间隙后,需要施加内固定(钉棒)来保持其稳定性。颈椎融合器系列中已存在自稳定型颈椎融合器或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其型号单一,在医生手术中,由于患者脊柱尺寸各异,单一型融合器不能与患者椎间盘进行较好的匹配,导致上下椎体间融合较差,从而引起上下椎体滑脱。腰椎融合器中自稳定型或零切迹融合器较少,且对于常规侧方腰椎椎间融合器,植入人体后,通常需要在侧方加钉棒内固定或钉板内固定,或更换患者手术体位在后方加钉棒内固定。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长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剧了患者痛苦和费用。
[0004]上述融合器均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进行内固定,采用自锁钉或插片式一体固定融合器实现自稳定;而在腰椎椎间融合器中,该种设计结构应用较少。采用两个插片或螺钉能够为手术节段提供即时稳定性,有效避免内固定物对脊柱及临近组织产生严重影响,但术中难以调节插片或融合器本体位置,难以满足术中复杂情况。且由于用于固定上下椎体的插片或螺钉相互独立,术后插片脱出和钉退出的风险较高。特别的,侧方腰椎椎间融合器一般植入的在椎体外缘(骺环),其长度方向尺寸设计尤为重要,而目前尚无一款在长度方向可调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用以解决现有椎间融合器采用插片或螺钉单一种类的锁定件固定上、下椎体,且锁定件之间相互独立,术后锁定件脱出的风险高以及融合器的长度无法调节的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包括:
[0008]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侧壁端面设有锁定件安装口,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与锁定件安装口连通的锁定件通道;
[0009]锁定件,安装于所述锁定件安装口,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插片和万向自锁螺钉,所述固定插片的尾端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供所述万向自锁螺钉穿过,所述固定插片和万向自锁螺钉装入所述锁定件安装口并穿过所述锁定件通道呈反向夹角植入椎骨。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插片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万向自锁螺钉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插片的尾端设有两个螺钉孔。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插片的螺钉孔的孔壁设有嵌入槽,所述万向自锁螺钉头部外周壁设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能够卡入所述嵌入槽中。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插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面为凹面。
[0013]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面上设有凸齿。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齿朝向所述固定插片的尾端倾斜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齿的外表面为上凸弧形面。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齿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多排设置。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所述固定插片的插入端至尾端,多排凸齿的排间距逐渐变小。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插片的插入端为楔形结构,所述楔形结构的中心部位设置V形开口。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插片的尾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用于将所述固定插片的尾端卡设于所述锁定件安装口。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植骨本体、器械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植骨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器械本体连接,所述植骨本体与器械本体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调节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长度。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植骨本体的侧壁端面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器械本体的侧壁端面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组件装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所述植骨本体和器械本体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设有所述锁定件安装口的侧壁端面上。
[0023]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均为两个,连接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包括杆体和操作部,所述杆体为螺纹杆;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器械本体向植骨本体方向具有第一孔径和第二孔径,所述螺纹杆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孔径,所述操作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孔径且小于等于第一孔径。
[0025]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轨道杆,所述轨道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并能够在第二连接孔内沿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移动。
[0026]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设置卡槽,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设置滑道;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滑动安装于所述滑道内。
[0027]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轨道杆为H型结构,采用钛合金金属材料制成。
[0028]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道的两端设置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凸台的滑动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定件包括两个万向自锁螺钉。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31]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采用插片及螺钉结合的方式,通过固定插片与万向自锁螺钉之间互相锁紧,固定插片能够嵌入终板,并与万向自锁螺钉锁紧形成有效防退,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术后螺钉或插片脱出或移位的风险,而且克服了现有采用插片设计的融合器均为两翼防退,其存在打入困难、两翼易折断或折弯的缺陷。而且医生不仅能够根据术中实际需求,调节螺钉角度,选择适宜的进钉角度,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术中难以调节插片或融合器本体位置,以满足术中复杂情况。
[0032]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固定插片的上表面采用凸齿设计,将固定插片先行打入下椎体固定,凸齿能够卡入椎骨中,防止固定插片脱落,起到固定防退作用。
[0033]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通过在固定插片的螺钉孔的孔壁设置嵌入槽,万向自锁螺钉头部外周壁设置一体式弹性结构,当万向自锁螺钉穿过固定插片上的螺钉孔打入椎骨中适宜位置时,螺钉头部弹性结构嵌入到固定插片头部嵌入槽中,完成万向自锁螺钉的自锁紧,同时也利用万向自锁螺钉的锁紧完成对固定插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本体(1),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端面设有锁定件安装口,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与锁定件安装口连通的锁定件通道;锁定件,安装于所述锁定件安装口,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插片(2)和万向自锁螺钉(3),所述固定插片(2)的尾端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供所述万向自锁螺钉(3)穿过,所述固定插片(2)和万向自锁螺钉(3)装入所述锁定件安装口并穿过所述锁定件通道呈反向夹角植入椎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片(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万向自锁螺钉(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插片(2)的尾端设有两个螺钉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片(2)的螺钉孔的孔壁设有嵌入槽(22),所述万向自锁螺钉(3)头部外周壁设置弹性结构(31),所述弹性结构(31)能够卡入所述嵌入槽(2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锁钉片自稳定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片(2)具有第一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志许小波宁静王云张小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