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850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让镜片与抛光轮完全贴合,使得镜片抛光质量较好的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包括:安装外壳,安装外壳内右部设置有双轴电机;第一转动轴,双轴电机上下两个输出轴上均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安装外壳顶部左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工作人员将镜片放在放置盘上,然后通过扭簧随之复位带动夹块相向转动对镜片夹紧,工作人员拉动第一滑杆向上滑动使得镜片向上移动与抛光轮贴合,随后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抛光轮转动,进而实现了对镜片进行抛光。了对镜片进行抛光。了对镜片进行抛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学镜片顾名思义是指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成的镜片,在光学镜片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其符合使用的标准,一般需要用到抛光机对其进行抛光处理。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7671639A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光学镜片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抛光转盘,所述固定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的顶部连通有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的顶部设置有光学镜片本体,所述光学镜片本体的底部与固定吸盘的顶部接触,所述传动管的表面套接有固定架。在使用该抛光装置时,使用者光学镜片本体放在吸盘的顶部,再向下按压,然后启动抽气泵,抽气泵经过排气阀、软管、连接管和传动管的配合,进而将吸盘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将光学镜片本体固定,然后使用者启动电机使得抛光转盘转动,抛光转盘转动对光学镜片本体表面进行抛光,但是该抛光装置不能够使得光学镜片本体向上移动与抛光转盘完全贴合,导致光学镜片本体抛光不彻底,从而影响光学镜片本体的质量。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让镜片与抛光轮完全贴合,使得镜片抛光质量较好的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抛光装置不能够使得光学镜片本体向上移动与抛光转盘完全贴合,导致光学镜片本体抛光不彻底,从而影响质量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让镜片与抛光轮完全贴合,使得镜片抛光质量较好的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
[0006]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包括:安装外壳,安装外壳内右部设置有双轴电机;第一转动轴,双轴电机上下两个输出轴上均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安装外壳顶部左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皮带轮,第二转动轴上部与上侧的第一转动轴顶端均设置有皮带轮;传动皮带,两个皮带轮之间绕接有传动皮带;抛光轮,第二转动轴下部设置有能够对镜片抛光的抛光轮;放置机构,安装外壳上部设置有能够放置镜片的放置机构;夹紧机构,放置机构上设置有能够夹紧镜片的夹紧机构。
[000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放置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安装外壳内左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滑块,两个第一导轨上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空心块,两个第一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空心块;第一滑杆,第一空心块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杆;放置盘,第一滑杆顶端设置有能够放置镜片的放置盘。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夹紧机构包括:固定环,放置盘上设置有固定环;固定块,固定环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块;固定轴,两个固定块上均设置有固定轴;夹块,两个固定
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能够夹紧镜片的夹块;扭簧,夹块左右两侧与相近的固定块之间均绕接有扭簧。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能够推动第一空心块向右滑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安装外壳内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一滑动架,两个第二导轨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动架;把手,第一滑动架左侧设置有把手;空心杆,第一滑动架中部设置有空心杆;第二滑杆,空心杆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杆;限位块,第二滑杆左侧上下对称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均与空心杆滑动式连接;连接块,第二滑杆右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第一空心块左侧连接;第一弹簧,空心杆右侧与连接块左侧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块,第一空心块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杆连接;固定杆,第二滑块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贯穿第一空心块前后两侧与第一滑动架滑动式连接。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能够使得第一滑杆反转的反转机构,反转机构包括:第三转动轴,安装外壳内下部中间位置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动轴;第一六棱杆,第三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六棱杆;第一卡位轮,第一六棱杆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卡位轮;第一导杆,安装外壳内下部中间位置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三转动轴位于两个第一导杆之间的位置;第三滑块,两个第一导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与第一卡位轮连接;第二弹簧,第三滑块底部与两个第一导杆下部之间均绕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六棱杆,第一滑杆下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二六棱杆;第二卡位轮,第二六棱杆底端设置有第二卡位轮,第一卡位轮与第二卡位轮配合;第二导杆,安装外壳内中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滑动架,两个第二导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动架,第一滑动架向右滑动挤压第二滑动架向右滑动;第三弹簧,第二滑动架右部与两个第二导杆右部之间均绕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齿轮,下部的第一转动轴底端与第三转动轴底端均设置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能够对第一滑动架进行限位的卡位机构,卡位机构包括:第二空心块,安装外壳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空心块;第三滑杆,两个第二空心块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三滑杆;楔形块,两个第二空心块内均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对第一滑动架进行限位的楔形块,楔形块均与相近的第三滑杆顶端连接;第四弹簧,楔形块底部与相近的第二空心块之间绕接有第四弹簧;拉杆,两个第三滑杆底端之间设置有拉杆。
[00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能够对镜片抛光产生的粉尘去除的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风扇,安装外壳右侧前后对称嵌入式设置有风扇;导气管,两个风扇左侧均设置有导气管;吸气嘴,安装外壳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能够将碎屑吸走的吸气嘴,导气管尾端贯穿安装外壳均与同侧的吸气嘴连通。
[0013]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夹块材质为橡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其显著进步在于:1、工作人员将镜片放在放置盘上,然后通过扭簧随之复位带动夹块相向转动对镜片夹紧,工作人员拉动第一滑杆向上滑动使得镜片向上移动与抛光轮贴合,随后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抛光轮转动,进而实现了对镜片进行抛光。
[0015]2、工作人员推动把手带动第一滑动架向右滑动,能够使得第一空心块向右滑动,同时通过第一滑动架与固定杆配合带动第二滑块向上滑动,第二滑块向上滑动带动第一滑
杆向上滑动,进而实现了镜片与抛光轮贴合。
[0016]3、第一卡位轮与第二卡位轮配合的作用下使得镜片与抛光轮转动的方向相反,从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对第一滑杆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够提高镜片抛光的质量。
[0017]4、在楔形块的作用下能够卡住第一滑动架,防止第一滑动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左滑动打开,从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对第一滑动架进行固定。
[0018]5、通过风扇转动产生吸力,然后在吸气嘴的作用下将镜片抛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吸入至导气管内,使得碎屑从而风扇上排出,能够避免碎屑影响抛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外壳(1),安装外壳(1)内右部设置有双轴电机(2);第一转动轴(3),双轴电机(2)上下两个输出轴上均通过联轴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3);第二转动轴(6),安装外壳(1)顶部左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6);皮带轮(4),第二转动轴(6)上部与上侧的第一转动轴(3)顶端均设置有皮带轮(4);传动皮带(5),两个皮带轮(4)之间绕接有传动皮带(5);抛光轮(7),第二转动轴(6)下部设置有能够对镜片抛光的抛光轮(7);放置机构(8),安装外壳(1)上部设置有能够放置镜片的放置机构(8);夹紧机构(9),放置机构(8)上设置有能够夹紧镜片的夹紧机构(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其特征是,放置机构(8)包括:第一导轨(80),安装外壳(1)内左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导轨(80);第一滑块(81),两个第一导轨(80)上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81);第一空心块(82),两个第一滑块(81)之间设置有第一空心块(82);第一滑杆(83),第一空心块(82)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杆(83);放置盘(84),第一滑杆(83)顶端设置有能够放置镜片的放置盘(84)。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其特征是,夹紧机构(9)包括:固定环(90),放置盘(84)上设置有固定环(90);固定块(91),固定环(90)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块(91);固定轴(92),两个固定块(91)上均设置有固定轴(92);夹块(93),两个固定轴(92)上均转动式设置有能够夹紧镜片的夹块(93);扭簧(94),夹块(93)左右两侧与相近的固定块(91)之间均绕接有扭簧(94)。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加工镜片抛光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能够推动第一空心块(82)向右滑动的推动机构(10),推动机构(10)包括:第二导轨(101),安装外壳(1)内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导轨(101);第一滑动架(102),两个第二导轨(101)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动架(102);把手(103),第一滑动架(102)左侧设置有把手(103);空心杆(104),第一滑动架(102)中部设置有空心杆(104);第二滑杆(105),空心杆(104)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杆(105);限位块(106),第二滑杆(105)左侧上下对称设置有限位块(106),限位块(106)均与空心杆(104)滑动式连接;连接块(108),第二滑杆(105)右端设置有连接块(108),连接块(108)与第一空心块(82)左侧连接;第一弹簧(107),空心杆(104)右侧与连接块(108)左侧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107);第二滑块(1010),第一空心块(82)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1010),第二滑块(1010)与第一滑杆(83)连接;固定杆(109),第二滑块(1010)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09),固定杆(109)贯穿第一空心块(82)前后两侧与第一滑动架(102)滑动式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亚星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