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电能传输给电池外部并从电池外部传输电能、在电极和端子之间具有电传输的可再充电池,这将使两处之间的电流流动最大化。
技术介绍
制造常规的电化学装置例如电池以向各种装置提供电能,满足上述装置对可靠方便的电供应的需要。这些电池装置向从手表到汽车的各种物品提供电能,结果,其价值主要在这些装置的能量密度或电储存容量以及它们持续地向电传输器件充分供应电流的能力。对于更小的电池,在密封电池壳中制造的简易性和密封的需要促进了电池单元中柱形设计的采用。在典型的柱形结构中,正极和负极以薄板的型式机械地卷绕成具有夹在薄板电极之间的隔膜或吸收器的胶辊形态薄板电极。一个或多个导电片与电极连接,从这里将功率传输到与电池单元外部相联系的端子。许多时候含有电池的壳体用作端子之一。为了放在需要电池、但缺少用于柱形设计所需空间的电话机中或为了用于需要大电流的装置例如交通工具中的大电池,形成矩形或立方形的其它电池。可再充电池广泛用于工业和商业应用的各领域以给交通工具、电子设备或相似装置提供功率。但由于需要电流以足量水平流到电池之外以提供功率到与电池连接的装置,因此必须考虑到可再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电池内部采用的改进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池具有其中装有电解质的壳体,上述电极组件包括: 以层叠关系设置的多个电极; 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的所述多个电极,所述正极具有与正极导电边缘部分连接的正极活性表面区; 包括至少一个负极的所述多个电极,所述负极具有与负极导电边缘部分连接的负极活性表面区; 基本上沿着所述正极的一个完整边缘形成正极集流体的每个所述正极导电边缘; 基本上沿着所述负极的一个完整边缘形成负极集流体的每个所述负极导电边缘; 多孔隔板,放置在每个所述正极的所述正极活性表面区和每个所述负极的所述负极活性表面区之间;以及 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崇安,淩沛铮,
申请(专利权)人:吴崇安,淩沛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