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横向变掺杂的半导体终端结构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横向变掺杂的半导体终端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功率半导体器件需要根据目标应用选取合适的终端结构,降低终端尺寸在芯片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可以提高同等面积下芯片的电流密度。最早提出的场限环(FLR)结构终端的是Kao与Wollry,他们在1967年提出该结构可拓展半导体表面的空间电荷区,各种基于场限环结构叠加场板的终端结构也应运而生,如图1中的(a)所示,这些结构使得击穿电压达到平行平面结的约85%。另一方面,横向变掺杂终端(VLD)于1985年由R.Stengl与U.Gosele提出以来,逐步在FRD、MOS器件中得以应用及推广。该类终端属于结终端扩展方式的一种,如图1中的(b)所示,相比传统JTE终端优势在于可实现更高的终端注入剂量,受外界电荷影响更小。
[0004]目前,传统场限环叠加场板的结构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横向变掺杂的半导体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半导体衬底;N
‑
型半导体漂移区,设于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的上表面,包括P型半导体主结、P型半导体场限环、P
‑
型半导体VLD区和N+型半导体场限环,P型半导体场限环与P
‑
型半导体VLD区的一侧相互连接,P
‑
型半导体VLD区与N+型半导体场限环之间有间隙,P
‑
型半导体VLD区中的掺杂离子的浓度小于所述P型半导体场限环中的掺杂离子的浓度,P
‑
型半导体VLD区的结深大于P型半导体主结的结深;绝缘介质层,设于所述N
‑
型半导体漂移区的上表面,分别与P型半导体主结、P型半导体场限环的部分上表面和N+型半导体场限环的部分上表面接触;阳极,自P型半导体主结的上表面向外延伸,覆盖绝缘介质层的一侧面和部分上表面;金属场板,与阳极相对设置,自N+型半导体场限环的上表面向外延伸,覆盖绝缘介质层的另一侧面和部分上表面;阴极,设于N+型半导体衬底的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横向变掺杂的半导体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P
‑
型半导体VLD区包括多个P
‑
型子VLD区组成,各个P
‑
型子VLD区的深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加深,第一方向为N
‑
型半导体漂移区的宽度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横向变掺杂的半导体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P
‑
型子VLD区的掺杂浓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横向变掺杂的半导体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P
‑
型子VLD区的掺杂浓度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福,李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