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近年来,随着手提式电子设备,例如小巧、重量轻的移动电话或手提电脑的流行,已大量研究和开发具有体积小、输出稳定和通过多次充电可长期使用的二次电池,从能量密度的角度来说,采用金属锂作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负极是最好的,但是由于金属锂负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锂枝晶的形成使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并可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通常锂离子电池是由石墨等锂离子可可逆嵌入迁出的负极材料和锂离子可可逆嵌入迁出的LiCoO2等正极材料组成的,并已拥有很大的市场。但是现有技术下的锂离子电池,其外壳几乎全部使用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使用这些外壳材料类型的电池,不得不使电池的重量很大,以致于使非水电解质电池特别是使锂离子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下降,并且这类电池存在着漏液,和电池内部腐蚀等问题,在一些要求高的地方应用受到限制。和本专利技术采用相类似外壳的聚合物电池,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317512A揭示了聚合物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其采用了以丙稀酸脂系列衍生物为单体和交联剂,在热引发剂引发下,通过热化学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壳锂离子电池,是由锂离子能够可逆嵌入迁出的电材料为主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分离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隔离膜,分别在正极电流基体上和负极电流基体上引入用来提供输出电流的极耳和电池的外包装壳体组成,其特征是电池外包装壳体是三层以上的复合薄膜,最内层为具有良好热封性能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材料,中间含有一层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铝箔,最外层是一层以上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多层薄膜层,在极耳与电池的外包装壳体密封处施加高分子热熔胶树脂材料,保证极耳和电池的外包装壳体的粘结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军,唐致远,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