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柱、芯体及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09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芯柱、芯体及避雷器。芯柱包括:绝缘筒、多个电阻片和多个隔弧机构;各电阻片均设置于绝缘筒内,各电阻片沿绝缘筒的高度方向依次并列层叠设置,每个电阻片的外周壁与绝缘筒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任意相邻两个电阻片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每个隔弧机构均用于在任意一个电阻片有缺陷产生电弧时对电弧进行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各电阻片依次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电阻片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在任一电阻片有缺陷产生电弧时相邻两个隔弧机构对电弧隔离,避免电弧烧蚀相邻的电阻片,能有效抑制有缺陷电阻片引起的电弧,保证其余电阻片稳定工作,当芯柱应用于避雷器时,能有效地避免避雷器发生故障,降低避雷器的故障率。避雷器的故障率。避雷器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柱、芯体及避雷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芯柱、芯体及避雷器。

技术介绍

[0002]大容量多柱并联避雷器广泛应用于直流换流站、交流串联补偿装置等领域,主要作用是吸收系统冗余能量,限制过电压。运行经验表明,大容量多柱并联避雷器由于并联柱数量多,故障率较高。其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概率很低的有缺陷电阻片,有缺陷电阻片表面闪络时极易烧蚀相邻合格电阻片,从而发展为避雷器整柱闪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芯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有缺陷电阻片表面闪络易烧蚀相邻合格电阻片的问题。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芯柱的芯体以及一种具有该芯体的避雷器。
[0004]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芯柱,该芯柱包括:绝缘筒、多个电阻片和多个隔弧机构;其中,各电阻片均设置于绝缘筒内,并且,各电阻片沿绝缘筒的高度方向依次并列层叠设置,每个电阻片的外周壁与绝缘筒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任意相邻两个电阻片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每个隔弧机构均用于在任意一个电阻片有缺陷产生电弧时对电弧进行隔离。
[0005]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每个隔弧机构均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隔弧垫块,每个隔弧垫块均夹设于相邻两个电阻片之间;每个隔弧垫块的尺寸与各电阻片的尺寸均相同,每个隔弧垫块沿周向均设置有向绝缘筒内壁处延伸的凸起部,以阻隔电弧。
[0006]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绝缘筒为一体成型,每个凸起部的外周壁与绝缘筒的内壁之间均具有第一预设距离。
[0007]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绝缘筒包括:多个呈环形的连接段,各连接段依次可拆卸连接;绝缘筒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每个凸起部的外周壁均设置有向绝缘筒内壁处延伸的卡合部,每个卡合部均夹设于一个容置槽内。
[0008]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每个隔弧垫块均对应于相邻两个连接段之间的连接处,每个容置槽均开设于相邻两个连接段之间连接处的内壁。
[0009]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每个连接段均包括:均呈环形的本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其中,本体的壁厚大于第一延伸部的壁厚和第二延伸部的壁厚;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本体的顶面,并且,第一延伸部的外周壁与本体的外周壁相对齐;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本体的底面,并且,第二延伸部的内周壁与本体的内周壁相对齐;每个连接段的第二延伸部与相邻连接段的第一延伸部相对合,并且,每个连接段的第二延伸部与相邻连接段的本体的顶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以形成容置槽。
[0010]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第一延伸部的壁厚和第二延伸部的壁厚之和与本体的壁厚相等。
[0011]进一步地,上述芯柱中,绝缘筒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压力释放孔。
[0012]本技术中,各电阻片依次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电阻片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在任一电阻片有缺陷产生电弧时相邻两个隔弧机构对电弧进行隔离,使得电弧置于电阻片、绝缘筒和两个隔弧机构之间的间隙内,避免电弧烧蚀相邻的电阻片,有效地确保了有缺陷电阻片表面闪络时而合格电阻片不闪络,能够有效抑制有缺陷电阻片引起的电弧,保证其余的电阻片稳定工作,避免有缺陷的电阻片影响其余合格的电阻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缺陷电阻片表面闪络易烧蚀相邻合格电阻片的问题,该芯柱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当芯柱应用于避雷器时,能够有效地避免避雷器发生故障,降低了避雷器的故障率。
[001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芯体,该芯体包括:多个环氧杆、盖体、底座和上述任一种芯柱;其中,芯柱的顶部设置盖体,芯柱的底部设置底座,各环氧杆沿芯柱的周向间隔地设置于盖体与底座之间。
[0014]由于芯柱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芯柱的芯体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15]再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避雷器,该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和上述的芯体;其中,芯体设置于复合外套的内部。
[0016]由于芯体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芯体的避雷器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柱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芯柱实施例:
[0024]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该芯柱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芯柱包括:绝缘筒1、多个电阻片2和多个隔弧机构。其中,各电阻片2均设置于绝缘筒1的内部,并且,各电阻片2沿绝缘筒1的高度方向依次并列层叠设置。具体地,绝缘筒1的高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各电阻片2层叠地依次置于绝缘筒1的内部。
[0025]每个电阻片2的外周壁与绝缘筒1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具体地,每个电阻片2的截面均为圆形,绝
缘筒1的截面也为圆形,每个电阻片2的中心轴线与绝缘筒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每个电阻片2的外径均小于绝缘筒1的内径。
[0026]任意相邻两个电阻片2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每个隔弧机构均用于在任意一个电阻片2有缺陷产生电弧时对电弧进行隔离,避免电弧烧蚀相邻的电阻片2。
[0027]使用时,相邻两个电阻片2被隔弧机构进行阻隔,若其中一个电阻片2出现缺陷时会在电阻片2与绝缘筒1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电弧,由于隔弧机构的设置,所以隔弧机构把电弧进行阻隔,则电弧无法烧蚀其余相邻的电阻片2。
[0028]具体实施时,绝缘筒1的截面为圆形,绝缘筒1的直径大于等于120mm且小于等于300mm。绝缘筒1采用绝缘强度高、耐烧蚀、阻燃等性能的材料。
[0029]具体实施时,每个电阻片2的直径均为105mm。每个电阻片2均可以为氧化锌电阻片。当芯柱应用于避雷器时,电阻片2用于实现避雷器限制过电压的功能。
[0030]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各电阻片2依次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电阻片2之间均设置一个隔弧机构,在任一电阻片2有缺陷产生电弧时相邻两个隔弧机构对电弧进行隔离,使得电弧置于电阻片2、绝缘筒1和两个隔弧机构之间的间隙内,避免电弧烧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筒(1)、多个电阻片(2)和多个隔弧机构;其中,各所述电阻片(2)均设置于所述绝缘筒(1)内,并且,各所述电阻片(2)沿所述绝缘筒(1)的高度方向依次并列层叠设置,每个所述电阻片(2)的外周壁与所述绝缘筒(1)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电阻片(2)之间均设置一个所述隔弧机构,每个所述隔弧机构均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电阻片(2)有缺陷产生电弧时对所述电弧进行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弧机构均为具有预设厚度的隔弧垫块(3),每个所述隔弧垫块(3)均夹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电阻片(2)之间;每个所述隔弧垫块(3)的尺寸与各所述电阻片(2)的尺寸均相同,每个所述隔弧垫块(3)沿周向均设置有向所述绝缘筒(1)内壁处延伸的凸起部(5),以阻隔电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为一体成型,每个所述凸起部(5)的外周壁与所述绝缘筒(1)的内壁之间均具有第一预设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包括:多个呈环形的连接段(4),各所述连接段(4)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绝缘筒(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每个所述凸起部(5)的外周壁均设置有向所述绝缘筒(1)内壁处延伸的卡合部(6),每个所述卡合部(6)均夹设于一个容置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弧垫块(3)均对应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段(4)之间的连接处,每个所述容置槽均开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段(4)之间连接处的内壁。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卫东殷禹张搏宇吕雪斌陈秀娟张兆华徐学亭杨海涛张宏涛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