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66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对畜牧场污水进行混凝

斜管沉淀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属于畜禽养殖业的环保技术与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污水处理后回用是我国未来水处理和分质供水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对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冲洗用水以及对水质要求较低而言,显得更为重要。随着养殖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养殖场,由此产生了大量集中的养殖废水。通常养殖废水主要包括畜禽尿液、粪便和养殖场冲洗用水,该类废水有机物、氨氮、磷浓度高、悬浮物较多,这些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同时,养殖废水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某些流行病的传播等,带来禽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人畜健康等诸多安全问题及隐患。
[0003]为了解决畜牧养殖场的废水回用问题,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也就是说采用对养殖废水进行添加絮凝剂药物

搅拌

生物污泥沉淀

斜管组合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实现对养殖污水的处理,经过妥善处理后的水回收再利用,可用于养殖场的日常非饮用水情景,既可以减少养殖场的排污量,又节省了养殖场的用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畜牧养殖场的废水回用问题,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经过妥善处理后的水回收再利用,可用于养殖场的日常非饮用水情景,既可以减少养殖场的排污量,又节省了养殖场的用水成本。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

斜管沉淀池,由进水管1、絮凝剂添加管道2、两个搅拌机3、左侧板4、中隔板5、左侧底板6、上顶板7、左侧穿孔配水墙8、右侧穿孔配水墙9、数个T型支撑墙10、数个水平支撑梁11、数个竖直支撑柱12、右侧板13、数个等腰梯形排泥槽14、排泥孔15、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溢流集水槽17、出水管18、进水槽底板25构成;从进水管1到出水管18之间,设有混凝区19、进水槽20、排泥区21、配水区22、斜管过滤区23、清水区24;出水管18可后接消毒设备;
[0006]所述的进水管1位于左侧板4的下端,与畜牧场污水管道相连;
[0007]所述的絮凝剂添加管道2位于上顶板7左端,相互垂直焊接相连;
[0008]两个所述的搅拌机3由搅拌驱动器30、搅拌驱动轴31、多个水平撑杆32、多个竖直浆板33构成;其中一个搅拌机3位于左侧板4与中隔板5之间,另一个搅拌机3位于中隔板5与左侧穿孔配水墙8之间;搅拌驱动器30垂直位于上顶板7上,并通过螺栓相连;搅拌驱动轴31上端与搅拌驱动器30垂直相连,下端与左侧底板6垂直相连,中部与两根水平撑杆32垂直焊接相连,两根水平撑杆32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每一端设有两个竖直且相互分开的竖直浆板33;位于左侧搅拌机3的竖直浆板33的顶端与水面相距为400mm;位于右侧搅拌机3的竖直
浆板33的底端与左侧底板6相距400mm;搅拌机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0009]所述的左侧板4位于一体化设备的最左端,与左侧底板6和上顶板7相互垂直焊接相连;
[0010]所述的中隔板5位于左侧底板6的正中间,相互垂直焊接相连;
[0011]所述的左侧底板6位于一体化设备的左侧底部,其上垂直设有左侧板4、两个搅拌驱动轴31、中隔板5、左侧穿孔配水墙8;
[0012]所述的上顶板7位于一体化设备的顶部,其上表面垂直设有两个搅拌驱动器30和絮凝剂添加管道2,其下表面与左侧板4、右侧穿孔配水墙9、右侧板13相互垂直焊接相连;
[0013]所述的左侧穿孔配水墙8位于左侧底板6的最右端,二者相互垂直焊接相连,并与进水槽底板25垂直焊接相连;
[0014]所述的右侧穿孔配水墙9位于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的左端,其顶端与上顶板7垂直焊接相连,下端与进水槽底板25、等腰梯形排泥槽14、水平支撑梁11焊接相连;右侧穿孔配水墙9与左侧穿孔配水墙8和进水槽底板25构成一个连接混凝

斜管沉淀池两部分的进水槽20;
[0015]位于左侧的所述的T型支撑墙10,位于右侧穿孔配水墙9的正下方,并与进水槽底板25、等腰梯形排泥槽14、水平支撑梁11焊接相连,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右侧T型支撑墙10位于右侧板13的正下方,并与等腰梯形排泥槽14、水平支撑梁11相互焊接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结构;
[0016]数个所述的水平支撑梁11分别位于数个T型支撑墙10的顶面和多个竖直支撑柱12的顶面,均相互垂直焊接相连;其两端分别与右侧穿孔配水墙9和右侧板13相互垂直焊接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刚性结构整体;
[0017]每个所述的竖直支撑柱12垂直位于T型支撑墙10的正上方,并与位于两端的水平支撑梁11相互垂直焊接相连,构成一个稳固的刚性整体;
[0018]所述的右侧板13位于一体化设备的右端,其下端与正下方的T型支撑墙10焊接相连,同时还与水平支撑梁11垂直焊接相连,也还与最右边的等腰梯形排泥槽14焊接相连,其顶端与上顶板7和溢流集水槽17垂直焊接相连;
[0019]所述的等腰梯形排泥槽14位于下层水平支撑梁11的正下方,相邻两个等腰梯形排泥槽14焊接相连,密不漏水;
[0020]所述的排泥孔15位于等腰梯形排泥槽14的一端,用于排泄沉淀的生物污泥;
[0021]所述的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为若干个蜂窝状单管焊接组合而成,其倾斜角度为60
°
,其位于上层水平支撑梁11正上方,其左端与右侧穿孔配水墙9密封相连,其右端与右侧板13密封相连;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的俯视投影面积与其下方的三个等腰梯形排泥槽14组合体的俯视投影面积相等;
[0022]所述的溢流集水槽17由锯齿型侧板170、底板171、矩形端板172、集水箱173、出水管18构成;其水平位于上顶板7和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中间,其左端与右侧穿孔配水墙9垂直焊接相连,其右端与右侧板13垂直焊接相连;
[0023]所述的出水管18位于溢流集水槽17的集水箱173正下方,垂直焊接相连,用于连接后续的消毒设备;
[0024]所述的混凝区19是由左侧板4、中隔板5、左侧穿孔配水墙8、和两个搅拌机3组成的
区域,主要将絮凝剂与污水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完全完成污水絮凝的化学反应;
[0025]所述的进水槽20是由左侧穿孔配水墙8、右侧穿孔配水墙9、进水槽底板25构成的区域;主要是将絮凝区内污水导入配水区(22);
[0026]所述的排泥区21是由三个等腰梯形排泥槽14和其上层水平支撑梁11构成的区域,主要收集沉淀的生物污泥,并通过排泥孔15排出一体化设备之外;
[0027]所述的配水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

斜管沉淀池,由进水管(1)、絮凝剂添加管道(2)、两个搅拌机(3)、左侧板(4)、中隔板(5)、左侧底板(6)、上顶板(7)、左侧穿孔配水墙(8)、右侧穿孔配水墙(9)、数个T型支撑墙(10)、数个水平支撑梁(11)、数个竖直支撑柱(12)、右侧板(13)、数个等腰梯形排泥槽(14)、排泥孔(15)、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溢流集水槽(17)、出水管(18)、进水槽底板(25)构成;从进水管(1)到出水管(18)之间,设有混凝区(19)、进水槽(20)、排泥区(21)、配水区(22)、斜管过滤区(23)、清水区(24);出水管(18)可后接消毒设备;所述的进水管(1)位于左侧板(4)的下端,与畜牧场的污水管道相连;所述的絮凝剂添加管道(2)位于上顶板(7)的左端,相互垂直焊接相连;两个所述的搅拌机(3)由搅拌驱动器(30)、搅拌驱动轴(31)、多个水平撑杆(32)、多个竖直浆板(33)构成;其中一个搅拌机(3)位于左侧板(4)与中隔板(5)之间,另一个搅拌机(3)位于中隔板(5)与左侧穿孔配水墙(8)之间;搅拌驱动器(30)垂直位于上顶板(7)上,并通过螺栓相连;搅拌驱动轴(31)上端与搅拌驱动器(30)垂直相连,下端与左侧底板(6)垂直相连,中部与两根水平撑杆(32)垂直焊接相连,两根水平撑杆(32)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每一端设有两个竖直且相互分开的竖直浆板(33);位于左侧的搅拌机(3)的竖直浆板(33)的顶端与水面相距为400mm;位于右侧的搅拌机(3)的竖直浆板(33)的底端与左侧底板(6)相距400mm;搅拌机(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的左侧板(4)位于一体化设备的最左端,与左侧底板(6)和上顶板(7)相互垂直焊接相连;所述的中隔板(5)位于左侧底板(6)的正中间,二者相互垂直焊接相连;所述的左侧底板(6)位于一体化设备的左侧底部,其上垂直设有左侧板(4)、两个搅拌驱动轴(31)、中隔板(5)、左侧穿孔配水墙(8);所述的上顶板(7)位于一体化设备的顶部,其上表面垂直设有两个搅拌驱动器(30)和絮凝剂添加管道(2),其下表面与左侧板(4)、右侧穿孔配水墙(9)、右侧板(13)相互垂直焊接相连;所述的左侧穿孔配水墙(8)位于左侧底板(6)的最右端,二者相互垂直焊接相连,并与进水槽底板(25)垂直焊接相连;所述的右侧穿孔配水墙(9)位于蜂窝状斜管组合过滤体(16)的左端,其顶端与上顶板(7)垂直焊接相连,下端与进水槽底板(25)、等腰梯形排泥槽(14)、水平支撑梁(11)焊接相连;右侧穿孔配水墙(9)与左侧穿孔配水墙(8)和进水槽底板(25)构成一个连接混凝

斜管沉淀池两部分的进水槽(20);所述的左侧的T型支撑墙(10)位于右侧穿孔配水墙(9)的正下方,并与进水槽底板(25)、等腰梯形排泥槽(14)、水平支撑梁(11)焊接相连,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右侧T型支撑墙(10)位于右侧板(13)的正下方,并与等腰梯形排泥槽(14)、水平支撑梁(11)相互焊接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结构;数个所述的水平支撑梁(11)分别位于数个T型支撑墙(10)的顶面和多个竖直支撑柱(12)的顶面,均相互垂直焊接相连;其两端分别与右侧穿孔配水墙(9)和右侧板(13)相互垂直焊接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刚性结构整体;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才友迈克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艾和斯科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