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16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元件包括基底、电容器、终止层、第一接触窗与第二接触窗。基底包括存储器阵列区与周边电路区。电容器位于存储器阵列区中。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绝缘层。第一电极位于基底上。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绝缘层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终止层位于存储器阵列区中的第二电极上,且延伸至周边电路区中。终止层的材料并非导体材料。第一接触窗位于存储器阵列区中,穿过终止层,且电性连接至第二电极。第二接触窗位于周边电路区中,且穿过终止层。上述半导体元件可提升半导体元件的电性表现。电性表现。电性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容器的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半导体元件的工艺中,会通过氢烧结(H
2 sintering)处理来减少悬键(dangling bonds),以提升半导体元件的电性表现。在一些半导体元件(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中,电容器的上电极包括硼掺杂硅锗层(B-doped SiGe layer)与钨层,其中钨层亦可在形成接触窗的过程中作为蚀刻终止层。然而,在进行氢烧结处理时,钨层会形成氢穿透进入硅基底的强大屏障,而妨碍氢烧结处理的进行。
[0003]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省略上电极中的钨层,以使得氢烧结处理可以顺利进行。如此一来,由于在形成接触窗的过程中缺少作为蚀刻终止层的钨层,因此必须增加硼掺杂硅锗层的厚度。然而,由于较厚的硼掺杂硅锗层在不同存储器阵列区之间的均匀性较差,因此会降低半导体元件的电性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元件,包括:基底,包括存储器阵列区与周边电路区;电容器,位于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中,且包括: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底上;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终止层,位于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中的所述第二电极上,且延伸至所述周边电路区中,其中所述终止层的材料并非导体材料;第一接触窗,位于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中,穿过所述终止层,且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以及第二接触窗,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中,且穿过所述终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所述终止层沿着所述电容器的侧壁进行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一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层的材料包括经掺杂的半导体材料;以及第二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层的材料包括钛、氮化钛或其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还包括:缓冲层,位于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与所述周边电路区中,且位于所述终止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物,且所述终止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还包括:平坦层,位于所述终止层上,其中所述平坦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物,且所述终止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物。6.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其中所述基底包括存储器阵列区与周边电路区;在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中的所述基底上形成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底上;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同时在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与所述周边电路区中形成终止层,其中所述终止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上,且所述终止层的材料并非导体材料;以及在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中形成第一接触窗,且在所述周边电路区中形成第二接触窗,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窗与所述第二接触窗穿过所述终止层,且所述第一接触窗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终止层之前,在所述存储器阵列区与所述周边电路区中形成缓冲层;以及在形成所述终止层之后,在所述终止层上形成平坦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轩任楷
申请(专利权)人: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