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79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方钢管,所述方钢管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的拼接,所述方钢管顶进完成后形成钢管幕,所述方钢管上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钢管幕断面上每一排所述方钢管的预留孔洞内穿射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两端设置有锚具,所述钢绞线与所述锚具配合对所述方钢管固定,所述方钢管连接处形成有固定结构,所述方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大断面、异型断面管道顶管施工困难的问题及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情况,可根据施工环境具体情况灵活地分块、分段施工,设备安装运输方便,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低。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低。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技术是一项采用非开挖方式利用顶管机进行掘进及地下管道铺设的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对大断面、异型断面的管道建设需求不断增多,这就需要制造与断面形状尺寸相同的大型顶管机。而大型的顶管机在施工时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较大,易受周边环境影响限制,设备尺寸较大,安装运输不便。
[0003]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包括方钢管,所述方钢管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的拼接,所述方钢管顶进完成后形成钢管幕,所述方钢管上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钢管幕断面上每一排所述方钢管的预留孔洞内穿射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两端设置有锚具,所述钢绞线与所述锚具配合对所述方钢管固定,所述方钢管连接处形成有固定结构,所述方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钢管的贴合面上形成有内凹的卡槽,相邻所述方钢管之间设置有钢卡件,相邻所述方钢管通过所述钢卡件插入所述卡槽内进行拼接。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钢管的每一贴合面上形成有两个卡槽。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钢管的端部设置有搭接接头,拼接的两所述方钢管上的搭接接头相套设,所述搭接接头通过铆钉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为所述方钢管连接处加焊。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为所述方钢管连接处加焊钢板圈。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具与所述方钢管之间设置有锚垫板。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钢管内设置有钢筋笼。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工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5]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依据管道断面的形状尺寸确定组合方钢管的位置及数量;
[0017]S2、对方钢管进行受力分析,确定钢绞线或钢绞线与钢筋笼的规格及布置位置;
[0018]S3、根据钢绞线的布置在方钢管上预留孔洞;
[0019]S4、按照“先上部后下部,先两边再中间”的顺序顶进、拼接方钢管并形成钢管幕,直至钢管幕全部顶进施工完成;
[0020]S5、利用机械设备挖除钢管幕内部的土体;
[0021]S6、在方钢管内布置张拉钢绞线;
[0022]S7、对方钢管连接处加焊或加焊钢板圈;
[0023]S8、向方钢管内由下至上浇筑混凝土;
[0024]S9、养护混凝土至设计强度。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法应用于施工各种大型、异性断面管道。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大断面、异型断面管道顶管施工困难的问题,并能适用于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情况,具有以下优势:
[0028]1、可通过调整组合方钢管的位置及数量,匹配各类大断面、异型断面管道的形状尺寸;
[0029]2、可根据施工环境具体情况灵活地分块、分段施工;
[0030]3、由于顶进的断面较小,顶管施工时对周边土体的扰动较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施工安全可靠;
[0031]4、所需设备及构件尺寸较小,占地小,安装运输方便,可用于受限制的场地施工;
[0032]5、利用钢卡件及铆钉对方钢管进行拼接,牢固可靠,整体性好;
[0033]6、可向方钢管内浇筑砼使其作为永久结构;
[0034]7、方钢管内可根据受力计算布置钢绞线、钢筋笼;以及对方钢管连接处加焊或加焊钢板圈,进一步优化钢管幕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管组合拼接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方钢管横向拼接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管纵向拼接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在钢管幕外侧连接结构;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管纵向拼接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在钢管幕内侧连接结构;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锚具位置大样示意图;
[004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锚具位置端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附图标记:1、方钢管;2.1、卡槽;2.2、钢卡件;3.1、搭接接头;3.2、铆钉;3.3、铆钉;4、钢绞线;5、锚具;6、波纹管;7、预留孔洞;8、钢板圈;9、锚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
[0044]如图1至图6所示,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包括同等尺寸的方钢管1,方钢管1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的拼接,形成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方钢管1。
[0045]具体的,方钢管1的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内凹的卡槽2.1,且卡槽2.1在方钢管1侧面均成组出现,数量为两个。具体的,卡槽2.1为燕尾槽。
[0046]如图2所示,相邻方钢管1贴合时,方钢管1上的燕尾槽相对应,相邻方钢管1的燕尾槽内插设有钢卡件2.2,通过钢卡件2.2实现对相邻方钢管1之间的拼接,即方钢管1横向的
拼接结构。
[0047]在本专利技术中,钢卡件2.2为薄壁状条形结构,起到减重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0048]方钢管1两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加工为凹槽结构,形成相互套设的搭接接头3.1,搭接接头3.1的厚度为方钢管1厚度的一半。方钢管1通过搭接接头3.1完成定位插接后,再对方钢管1进行固定。
[0049]如图3所示,在对方钢管1的外侧进行固定时,通过铆钉3.2固定实现对方钢管1端部的拼接,即方钢管1外侧纵向的拼接结构。
[0050]如图4所示,在对方钢管1的内侧进行固定时,通过铆钉3.3固定实现对方钢管1端部的拼接,即方钢管1内侧纵向的拼接结构。
[0051]方钢管1在顶进的过程中,按照“先上部后下部,先两边再中间”的顺序顶进、拼接方钢管1并形成钢管幕,直至钢管幕全部顶进施工完成。在此过程中,预先进行横向拼接,顶进完成后,进行纵向拼接。
[0052]方钢管1上开设有预留孔洞7,钢管幕断面上每一排方钢管1的预留孔洞7内穿射有钢绞线4,钢绞线4两端安装有锚具5,锚具5与方钢管1之间安装有锚垫板9,锚垫板9固定在方钢管1上,锚具5端部固定卡设在锚垫板9上,通过张拉机对锚具5之间的钢绞线4拉直,钢绞线4与锚具5配合对方钢管1固定。
[0053]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方钢管(1),所述方钢管(1)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的拼接,所述方钢管(1)顶进完成后形成钢管幕,所述方钢管(1)上设置有预留孔洞(7),所述钢管幕断面上每一排所述方钢管(1)的预留孔洞(7)内穿射有钢绞线(4),所述钢绞线(4)两端设置有锚具(5),所述钢绞线(4)与所述锚具(5)配合对所述方钢管(1)固定,所述方钢管(1)连接处形成有固定结构,所述方钢管(1)内浇筑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1)的贴合面上形成有内凹的卡槽(2.1),相邻所述方钢管(1)之间设置有钢卡件(2.2),相邻所述方钢管(1)通过所述钢卡件(2.2)插入所述卡槽(2.1)内进行拼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1)的每一贴合面上形成有两个卡槽(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1)的端部设置有搭接接头(3.1),拼接的两所述方钢管(1)上的搭接接头(3.1)相套设,所述搭接接头(3.1)通过铆钉(3.2、3.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波童小龙耿哲张宏良邵长华陆海锋钱海燕董毓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