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技术

技术编号:32516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包括墙体,墙体由至少一个砖块一以及至少一个砖块二组合而成,砖块二的两侧开设有凹槽,砖块二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侧面凸起,侧面凸起与凹槽卡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随机设计墙体的高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直接通过侧面凸起以及凹槽的拼接便可以直接进行建筑,这样的设置便于工人的施工,减少了施工时候的时间的浪费,砖块一以及砖块二的上方壁面一体成型有顶部凸起,顶部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砖块一以及砖块二下方壁面开设有连接凹陷,连接凹陷与顶部凸起相适配。顶部凸起相适配。顶部凸起相适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为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0003]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法定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0004]现有的墙体一般是由多个砖块进行搭建而成的,但是现有的砖块一般为矩形,这样就造成了在铺设搭建过程中,需要在每块砖块上涂抹上混凝土,以此来达到粘粘的效果,这样就造成了比较浪费混凝土,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墙体,墙体由至少一个砖块一以及至少一个砖块二组合而成,砖块二的两侧开设有凹槽,砖块二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侧面凸起,侧面凸起与凹槽卡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随机设计墙体的高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直接通过侧面凸起以及凹槽的拼接便可以直接进行建筑,这样的设置便于工人的施工,减少了施工时候的时间的浪费。
[0009]优选的,砖块一以及砖块二的上方壁面一体成型有顶部凸起,顶部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砖块一以及砖块二下方壁面开设有连接凹陷,连接凹陷与顶部凸起相适配,建筑过程中,底层的砖块一以及砖块二铺设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将上方的砖块一以及砖块二放上,然后在连接处加上水泥等建筑粘合物,这样的设置减少了建筑过程中,墙体倾斜的可能性,减少了建筑难度。
[0010]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生产砖块一以及砖块二;
[0012]S11:准备好材料粉煤灰、生石灰、水泥、石膏、铝粉膏、水、废机油以及废弃泡沫颗粒,其中每立方米按照以下比例:0.3:1:0.5:0.2:0.4:0.4:0.3,其质量为500

700千克/立方米,只相当于粘土砖和灰砂砖的1/4

1/3,普通混凝土的1/5,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和
低层建筑的承重墙,可以使整个建筑的自重比普通砖混结构建筑的自重降低40%以上,所以建筑自重减轻,地震破坏力小,所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0013]S12:将煤灰、生石灰、水泥、石膏以及铝粉膏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直到将其完全破碎成粉末状;
[0014]S13:准备好生产砖块一以及砖块二的模具,然后将原料放入计量缸计量,在各种物料计量后模具已就位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料浆搅拌,料浆在浇注前应达到工艺要求(约45℃),如温度不够,可在料浆计量罐通蒸汽加热;
[0015]S14:将混合后的原料,注入模具中;
[0016]S15:浇注后模具用输送链推入初养室进行发气初凝,室温为50~70℃,初养时间为1.5

2小时,脱去模框,脱模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粘粘的情况,需要采用刀具,对粘粘部分进行切割,切割部分不得超过一公分,以免影响品质,本建筑中生产制造砖块一以及砖块二的方法,污染小,且能够大大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017]S2:墙体的搭建;
[0018]S21:首先仔细观看图纸,然后根据图纸以及工程量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混凝土以及所需要对应数量的砖块一和砖块二;
[0019]S22:根据图纸的位置铺设砖块一和砖块二,砖块一和砖块二的连接处,需要加入部分水泥进行粘合;
[0020]S23:然后进行上层铺设,上层铺设过程中,需要在底层的砖块一和砖块二上方铺设水泥,然后将上方的砖块一和砖块二底部的连接凹陷对准凹槽,放置上去,等待混凝土凝固;
[0021]S24:当砖块一和砖块二厚度较厚的时候,可以采用刀具或者锯子,在砖块一和砖块二上画上所需要的厚度线条,然后进行切割;
[0022]S25:等待混凝土凝固,混凝土需要放置26小时以上,自然凝固。
[0023]S3:铺设保温层。
[0024]S31:保温层施工前应将墙体表面的砂、土、硬块杂物等清扫干净;
[0025]S32:然后用水泥刀将保温材料均匀涂抹在墙体表面;
[0026]S33:涂抹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找平,找平完成之后,有凹陷的地方需要重新涂抹,凸出部分用水泥刀刮平即可,最终自然风干30小时以上。
[0027](三)有益效果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1、该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建筑过程中,底层的砖块一以及砖块二铺设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将上方的砖块一以及砖块二放上,然后在连接处加上水泥等建筑粘合物,这样的设置减少了建筑过程中,墙体倾斜的可能性,减少了建筑难度。
[0030]2、该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随机设计墙体的高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直接通过侧面凸起以及凹槽的拼接便可以直接进行建筑,这样的设置便于工人的施工,减少了施工时候的时间的浪费。
[0031]3、该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本建筑中生产制造砖块一以及砖块二
的方法,污染小,且能够大大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墙体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砖块二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砖块一示意图;
[0035]图4为砖块一和砖块二平面示意图。
[0036]图中:1、砖块一;2、砖块二;3、顶部凸起;4、侧面凸起;5、凹槽;6、连接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请参阅图1

4,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墙体,墙体由至少一个砖块一1以及至少一个砖块二2组合而成,砖块二2的两侧开设有凹槽5,砖块二2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5相适配的侧面凸起4,侧面凸起4与凹槽5卡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随机设计墙体的高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直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包括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由至少一个砖块一(1)以及至少一个砖块二(2)组合而成,所述砖块二(2)的两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砖块二(2)的两侧开设有与凹槽(5)相适配的侧面凸起(4),侧面凸起(4)与凹槽(5)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及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一(1)以及砖块二(2)的上方壁面一体成型有顶部凸起(3),所述顶部凸起(3)的横截面为梯形,砖块一(1)以及砖块二(2)下方壁面开设有连接凹陷(6),连接凹陷(6)与顶部凸起(3)相适配。3.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产砖块一(1)以及砖块二(2);S2:墙体的搭建;S3:铺设保温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建筑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以下步骤:S11:准备好材料粉煤灰、生石灰、水泥、石膏、铝粉膏、水、废机油以及废弃泡沫颗粒,其中每立方米按照以下比例:0.3:1:0.5:0.2:0.4:0.4:0.3,其质量为500

700千克/立方米,只相当于粘土砖和灰砂砖的1/4

1/3,普通混凝土的1/5,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和低层建筑的承重墙,可以使整个建筑的自重比普通砖混结构建筑的自重降低40%以上,所以建筑自重减轻,地震破坏力小,所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S12:将煤灰、生石灰、水泥、石膏以及铝粉膏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直到将其完全破碎成粉末状;S13:准备好生产砖块一(1)以及砖块二(2)的模具,然后将原料放入计量缸计量,在各种物料计量后模具已就位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料浆搅拌,料浆在浇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津章泽杭钢杰秦余龙高永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