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99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2
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27%、Si3.10%~3.35%、Als0.80%~1.2%、Mn0.20%~0.85%、P≤0.050%、S≤0.0020%、N≤0.0020%、Ti≤0.0020%、V≤0.0020%、Nb0.0050%~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取向硅钢薄带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制造,其强度高,中高频电磁特性优异。频电磁特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及生 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公认发展趋势,其驱动电机对所采用的电工钢片与常规产品相比具有更 高的性能及特性要求。为了良好的驾驶体验,电机需要高扭矩启动,就必须提高驱动电流 和所用电工钢带的磁感;要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就要求电机所用电工钢具有优秀的磁性能, 即中低磁场下的高磁感和高频下的低铁损;高行车速度需要电机转子高速运转(6000~ 15000r/min),要求所用电工钢片具有足够高的强度抵抗离心力;对于现今广泛应用的永 磁驱动电机,磁极镶嵌于转子之中,保证转子的强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而为提高磁通 密度、缩小定转子间隙所要求良好的冲片性,强度同样是重要指标之一。所述种种,结合 变频控制及应用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电机的设计要求,均要求专用电工钢产品向薄带化、 高强化、高磁感、低损耗、高频特性方向发展。
[0003]传统磁性硅钢通过Si等元素的固溶强化提高强度同时降低铁损,但更高Si含量导致 不可轧制,同时高Si导致磁感下降;而通常采用的固溶和析出等多种强化机制,虽有效 提高强度,但其磁性能差;且由于电工钢超低碳钢无法通过相变和位错强化机制进行强化, 而为了防止磁滞时效,也无法进行间隙原子固溶强化
……
国内外从1980年起开始研究高 强度无取向电工钢,申请了逾百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专利,大多是为了覆盖和掩盖其真 实的工艺技术而设立的;各主要厂家此类产品所采用的强化技术路线因涉及各公司的商业 机密,很少有这方面的详细研发及报告的发表。
[0004]针对高强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硅钢的专利分析表明:日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布局 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代表厂家主要为新日铁、JFE和住友金属在本国或是其他国家申请 了逾百篇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专利。
[0005]公开的专利中有以下几种技术路线和思路:有主要采用Si,P,Mn,Ni的固溶强化, 也会用到Cr,Mo,Cu,Ti等其他合金元素,并且为达到高强度一般会适当控制成品板晶 粒尺寸;采用固溶的Ti,增强{111)面织构而提高强度,但牺牲电磁性能;还有采用的主 要强化手段是P,Mn,Ni等元素的固溶强化,P虽为同溶强化效果很好的元素,但其易 在晶界偏聚引起钢板脆裂,且由于固溶强化元素含有昂贵的金属镍,导致合金成本显著上 升,也增加了轧制难度增大;较详细阐述的有向无取向硅钢中加入Nb,Ti,V,Zr这一 类的微合金元素的方法,一方面形成细小碳化物粒子通过析出强化提高强度,另一方面是 通过固溶Nb抑制退火时的再结晶,使得再结晶分数不超过90%,保留了部位冷加工位错 等缺陷使得强度提升
……
并且众多强化手段,均总结出包括P,Mn,Ni的固溶强化、微 合金元素(Ti,Nb,V,Zr)等析出强化和Cu的时效强化以及不完全再结晶的位错强化,但 仍然没有相应的系统工艺控制路线及参数,没有实现高强度及良好电磁特性的最佳工艺控 制窗口表述;并且成份设计复杂,生产难度及控制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及生产工艺,该无 取向硅钢薄带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制造,其强度高,中高频电磁特性优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常规工艺路线下,多元主体合金元素并结合微合金元素应用而设计的专 用钢产品,具有高强度特性(Rp
0.2
:450~550MPa),适合10000~15000rpm驱动电机,并 仍具备良好高频下电磁性能的电工钢薄带产品。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027%、Si 3.10%~3.35%、Als 0.80%~1.2%、Mn 0.20%~0.85%、P≤0.050%、S≤0.0020%、 N≤0.0020%、Ti≤0.0020%、V≤0.0020%、Nb 0.0050%~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 杂质。
[0010]所述薄带板厚度为0.27~0.35mm。
[0011]所述薄带板屈服强度:450~550MPa。
[0012]C:发挥微合金元素在晶界偏析及偏聚;控制成品不脱碳,高效率生产;
[0013]Mn:强化元素,改善冷轧热轧加工性,提升钢板基体电阻率,改善涡流损耗;
[0014]Nb:本方案所添加微合金元素与高硅钢铁素体同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共格减少晶格 畸变,发挥固溶强化作用时减少对基体晶体结构控制的影响;强碳氮化物元素,起到析出 沉淀强化,抑制产品磁时效;Nb(C,N)析出物形态类球状,结合工艺控制其数量及大小, 避免如常规多楞形碳氮化物对磁畴影响及矫顽力影响;析出物及晶界偏聚(偏析),起到 细晶强化功能,并且降低高频磁滞及涡流损耗;在析出物热履历过程中,通过特定工艺控 制Nb(C,N)粒子大小及相应密度分布,分别起到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及晶界强化功能。
[0015]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的生产工艺,工艺路线是:铁水脱硫

转 炉冶炼

RH精炼

连铸

热轧

常化

酸洗

冷轧

连续炉退火

涂层

性能检验

包 装;具体方法包括:
[0016]将钢水冶炼至目标成分后,通过已有保护浇铸措施,将钢水铸成坯;
[0017]1)进加热炉时板坯热装,热装温度≥550℃(本钢种条件下原始析出物组成及控制; 为保持或缩短常规加热过程时间做准备);热轧板坯加热炉均热段板坯温度1000~1150℃ (对Nb(C,N)析出物进一步控制其密度分布及大小),热轧终轧温度控制在780~830℃(温 度制度结合轧制成厚度2.2~1.8mm热轧板,形变析出进一步控制Nb(C,N)细小析出形态), 卷取温度700~800℃(均匀组织,为常化工序做准备);
[0018]2)常化板温控制850~950℃,通过工艺速度调整在炉时间,控制冷轧前晶粒尺寸为 80~130μm;常化后热轧板气雾急冷至550℃以下,冷却速度大于300℃/min,控制析出 物大小及分布区间;
[0019]3)酸洗后冷轧至成品厚度;采用连续退火炉生产,快速加热段温度设定1050~1180℃, 增加形核率,均热段温度设定880~980℃,全氮气干气氛保护,根据炉长设定退火工艺 速度,满足晶粒度6~3级。
[0020]上述步骤1)中终轧后的热轧板厚度为2.2~1.8m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该产品在一定钢质洁净度控制的基础上,在传统产线生产即可实现,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其特征在于,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27%、Si 3.10%~3.35%、Als 0.80%~1.2%、Mn 0.20%~0.85%、P≤0.050%、S≤0.0020%、N≤0.0020%、Ti≤0.0020%、V≤0.0020%、Nb 0.0050%~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带板厚度为0.27~0.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型高频电磁性能优异的硅钢薄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带板Rp
0.2
:450~550MPa。4.一种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陈春梅李亚东刘文鹏罗理李元华苏皓璐张仁波姜福健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