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损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85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坦度高的耐磨损薄钢板有利的制造方法。一种耐磨损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将具有含有规定量的C、Si、Mn、P、S、Cr、Al、Ti、B和N且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的钢水连续进行铸造而得到板坯的工序;将上述板坯加热到1000~1300℃的工序;其后对上述板坯实施包括在终轧温度为90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精轧的热轧而得到薄钢板的工序;将上述薄钢板在900~300℃间的平均冷却速度为30℃/s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冷却的工序;以及其后将上述薄钢板在卷绕温度为20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卷绕的工序。绕温度为20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卷绕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耐磨损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厚小于6.0mm的薄物的耐磨损钢、即高硬度的耐磨损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设、土木、矿业等领域中使用的工业机械、部件、运输设备(例如电铲、推土机、料斗、斗式输送机、岩石粉碎装置)等暴露于由岩石、砂、矿石等带来的磨料磨损、滑动磨损、冲击磨损等磨损。因此,对于用于这样的工业机械、部件、运输设备的钢要求耐磨损性优异以提高寿命。
[0003]已知钢的耐磨损性可以通过提高硬度来提高。因此,广泛使用通过对大量添加了Cr、Mo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实施淬火等热处理而得到的高硬度钢作为耐磨损钢。
[0004]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耐磨损厚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将含有0.10~0.19%的C且进一步含有适量的Si、Mn、碳等量Ceq设定为0.35~0.44的钢进行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将该热轧钢板直接或再加热到900~950℃后进行淬火,继续在300~500℃下进行回火,从而使表面硬度为300Hv(维氏硬度)以上。
[0005]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耐磨损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对通过含有0.10~0.20%的C且进一步含有适量的Si、Mn、P、S、N、Al、O,进一步任意含有Cu、Ni、Cr、Mo、B中的一种以上的钢坯材进行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将该热轧钢板直接或放冷再加热后进行淬火,从而使表面硬度为340HB(布氏硬度)以上。
[0006]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的耐磨损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对含有0.07~0.17%的C且进一步含有适量的Si、Mn、V、B、Al、进一步任意含有Cu、Ni、Cr、Mo中的一种以上的钢坯材进行热轧而制成热轧钢板,将该热轧钢板直接或暂时空冷再加热后进行淬火,从而使表面硬度设为321HB以上。
[0007]专利文献1~3公开的技术中,通过大量添加合金元素,活用固溶固化、相变固化和析出固化等现象来提高硬度,由此提高耐磨损性。
[0008]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耐磨损钢:对含有0.10~0.45%的C、0.10~1.0%的Ti、进一步含有适量的Si、Mn、P、S、N、Al、进一步任意含有Cu、Ni、Cr、Mo、B中的一种以上的钢水进行连续铸造,使每1mm2析出400个以上以具有0.5μm以上的大小的TiC作为主体的析出物。专利文献4公开的技术中,连续铸造凝固时,生成以硬度高的TiC作为主体的粗大的析出物,通过该析出物来提高耐磨损性。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142726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69359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42023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2568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一般而言,耐磨损钢的制造采用厚板工艺,通过厚板磨机对板坯进行热轧,制成厚钢板,将该厚钢板直接或再加热后进行淬火,其后任意地回火。专利文献1~4中记载了通过利用厚板工艺进行的耐磨损钢板的制造方法来制造耐磨损厚钢板。
[0016]另一方面,近年来,作为耐磨损钢,对薄钢板的需求提高。例如从限制环境的观点考虑,翻斗车的重量要求轻型化。因此,对于装载沙土等高硬度物的翻斗车的支架所使用的耐磨损钢,期望使用薄钢板。
[0017]然而,以往制造耐磨损钢使用的厚板工艺中,工业上制造板厚6mm左右的厚钢板是极限,无法将厚板工艺应用于板厚小于6.0mm的薄钢板的制造。即,在欲通过厚板工艺制造板厚小于6.0mm的薄钢板的情况下,存在在厚板工艺的特性上因冷却变形而无法满足平坦度的规格的课题。
[0018]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坦度高的耐磨损薄钢板及其有利的制造方法。
[001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有通过用于制造一般的薄钢板的热轧工艺来得到制造耐磨损薄钢板的构思。即,使用包括用于热轧工艺的粗轧机和精轧机的热轧机,对板坯进行热轧而制成薄钢板。其后对薄钢板在900~300℃间的平均冷却速度为30℃/s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冷却,能够获得马氏体主体的组织。其后,通过将薄钢板在卷绕温度为20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卷绕,能够得到通过马氏体主体的组织而高硬度化的耐磨损薄钢板。另外,通过热轧工艺,能够制造平坦度高的耐磨损薄钢板。
[0020]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构成如下。
[0021](1)一种耐磨损薄钢板,具有如下的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0~0.30%、Si:0.01~1.0%、Mn:0.30~2.00%、P:0.03%以下、S:0.03%以下、Cr:0.01~2.00%、Al:0.001~0.100%、Ti:0.001~0.050%、B:0.0001~0.0100%和N:0.01%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具有在整个板厚马氏体的体积率为90%以上的组织,距表面0.5mm的深度的硬度以布氏硬度计为360~490HBW5/750。
[0022](2)根据上述(1)所述的耐磨损薄钢板,其中,上述成分组成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选自Cu:2.00%以下、Ni:5.00%以下、Mo:3.00%以下、V:1.000%以下、W:1.50%以下、Ca:0.0200%以下、Mg:0.0200%以下以及REM:0.0500%以下中的一种以上。
[0023](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耐磨损薄钢板,其中,表面粗糙度Ra为40μm以下。
[0024](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损薄钢板,其中,将2m的长条沿着轧制方向抵接于钢板表面时的、上述钢板表面与上述长条的间隙的最大值为10mm以下。
[0025](5)一种耐磨损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0026]将具有上述(1)或(2)所述的成分组成的钢水进行连续铸造而得到板坯的工序;
[0027]将上述板坯加热到1000~1300℃的工序;
[0028]其后,对上述板坯实施包括在终轧温度为90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精轧的热轧而得到薄钢板的工序;
[0029]将上述薄钢板在900~300℃间的平均冷却速度为30℃/s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冷却的工序;以及
[0030]其后,将上述薄钢板在卷绕温度为20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卷绕的工序。
[0031](6)根据上述(5)所述的耐磨损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具有对通过上述卷绕工序得到的上述薄钢板实施调质轧制的工序。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平坦度高的耐磨损薄钢板及其有利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3](耐磨损薄钢板)
[003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耐磨损薄钢板(热轧钢板)进行说明。
[0035][成分组成][0036]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耐磨损薄钢板的成分组成及其限定理由进行说明。应予说明,成分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的单位均为“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耐磨损薄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0~0.30%、Si:0.01~1.0%、Mn:0.30~2.00%、P:0.03%以下、S:0.03%以下、Cr:0.01~2.00%、Al:0.001~0.100%、Ti:0.001~0.050%、B:0.0001~0.0100%和N:0.01%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具有在整个板厚马氏体的体积率为90%以上的组织,距表面0.5mm的深度的硬度以布氏硬度计为360~490HBW5/7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损薄钢板,其中,所述成分组成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选自Cu:2.00%以下、Ni:5.00%以下、Mo:3.00%以下、V:1.000%以下、W:1.50%以下、Ca:0.0200%以下、Mg:0.0200%以下和REM:0.0500%以下中的一种以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贵之室田康宏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