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履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8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行驶装置的低油耗性能的弹性履带(10)。弹性履带(10)具有:主部(14),由弹性材料形成并具有环带形状;和多个芯骨(18),以规定的间距P沿着周方向排列。各个芯骨(18)埋设于主部(14)。该芯骨(18)的周方向尺寸S相对于该芯骨(18)与和该芯骨邻接的芯骨(18)的间隔(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履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驶装置的弹性履带。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具有环带形状的主部、和埋设于该主部的芯骨的履带。

技术介绍

[0002]行驶装置的弹性履带具有由橡胶等构成并具有环带形状的主部、和埋设于该主部的多个芯骨。在日本特开2006

315628公报中公开了具有芯骨的弹性履带。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315628公报
[0004]行驶装置具有驱动轮和从动轮。弹性履带架设于该驱动轮和从动轮。履带卷绕于驱动轮,还卷绕于从动轮。该履带在驱动轮和从动轮弯曲。由于该弯曲,而在履带出现应力。履带克服该应力而弯曲。弯曲导致能量损失。弯曲阻碍行驶装置的低油耗性能。
[0005]如前述那样,弹性履带具有芯骨。芯骨的密度一般较大。具有芯骨的履带的质量较大。较大的质量阻碍行驶装置的低油耗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助于行驶装置的低油耗性能的弹性履带。
[0007]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弹性履带具有:
[0008](1)主部,由弹性材料形成并具有环带形状;和
[0009](2)多个芯骨,以规定的间距P沿着周方向排列。
[0010]各个芯骨埋设于主部。该芯骨的周方向尺寸S相对于芯骨与和该芯骨邻接的芯骨的间隔(P

S)之比(S/(P

S))为0.40以下。该芯骨的宽度Wc相对于主部的宽度Wm之比(Wc/Wm)为0.40以上且0.60以下。
[0011]优选为,芯骨的周方向尺寸S相对于宽度Wc之比(S/Wc)为0.10以上且0.20以下。
[0012]优选为,比(S/(P

S))为0.30以下。优选为,比(Wc/Wm)为0.40以上且0.50以下。
[0013]芯骨能够具有中央部、和从该中央部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翼。优选为,翼的在中央部与翼的边界处的厚度T相对于芯骨的周方向尺寸S之比(T/S)为0.20以上且0.40以下。
[0014]主部的材质可以是交联橡胶。优选为,该主部的JIS

A硬度为65以上且80以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弹性履带的行驶装置的概略图。
[0016]图2是表示图1的履带的外周面的放大图。
[0017]图3是表示图1的履带的内周面的放大图。
[0018]图4是沿图2的IV

IV线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沿图2的V

V线的剖视图。
[0020]图6是表示图4的弹性履带的芯骨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2…
行驶装置;4

驱动轮;6

从动轮;10

弹性履带;14

主部;16

凸块;18

芯骨;20

转轮引导件;22

抗拉体;24

外周面;26

内周面;30

卡合孔;34

中央部;36

翼;38

突起;40

头部;42

帘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详细地进行说明。
[0024]在图1中示出了行驶装置2。该行驶装置2具有驱动轮4、从动轮6、多个转轮8以及弹性履带10。驱动轮4和从动轮6是主车轮12。该行驶装置2具有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发动机等)。借助该驱动单元,使驱动轮4旋转。典型的驱动轮4是链轮。履带10架设于驱动轮4和从动轮6。履带10卷绕于驱动轮4,还卷绕于从动轮6。借助驱动轮4的旋转,履带10旋转。在履带10旋转时,转轮8对履带10进行引导。通过该引导,来阻止履带10的蛇行。借助履带10的旋转,装置2进行行驶。作为典型的行驶装置2,可以举出土木设备、建筑设备以及农用设备。行驶装置2也可以具有多个从动轮6。行驶装置2也可以具有位于从动轮6与其他从动轮6之间的转轮8。
[0025]在图2~5中示出了弹性履带10。在图2中示出了履带10的外周面,在图3中示出了履带10的内周面。图4是沿图2的IV

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的V

V线的剖视图。在各附图中,箭头X表示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周方向,箭头Z表示厚度方向。该弹性履带10具有主部14、多个凸块(lug)16、多个芯骨18、多个转轮引导件20以及一对抗拉体22。
[0026]主部14具有环带形状。该主部14具有外周面24和内周面26。主部14还具有一对外缘28。在图2中用箭头Wm示出的是主部14的宽度。宽度Wm是从一个外缘28到另一个外缘28的距离。主部14的宽度Wm也是履带10的宽度。一般的弹性履带10的宽度Wm为100mm以上且600mm以下。主部14具有多个卡合孔30。在履带10行驶时,驱动轮4的爪32(参照图1)进入至该卡合孔30。利用该爪32,从驱动轮4向履带10传递驱动力。主部14也可以具有凹部而替代卡合孔30。在该主部14中,爪32按压凹部。爪30也可以直接按压芯骨18的突出。
[0027]主部14由弹性材料形成。橡胶、合成树脂、弹性体等能够用于主部14。典型的主部14的材质是交联的橡胶组合物。典型的主部14的密度为从0.8g/cm3到2.0g/cm3。
[0028]如图2所示,多个凸块16沿着周方向排列。这些凸块16以等间距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履带10具有多个左凸块16a和多个右凸块16b。左凸块16a和右凸块16b沿着周方向交替排列。各个左凸块16a的左端与左侧的外缘28一致。各个右凸块16b的右端与右侧的外缘28一致。右凸块16b具有左凸块16a的形状镜像反转而成的形状。
[0029]如图4和5所示,各个凸块16从主部14的外周面24突出。该凸块16的材质与主部14的材质不同。凸块16的材质也可以与主部14的材质相同。
[0030]如图2和3所示,多个芯骨18沿着周方向排列。这些芯骨18以等间距排列。各个芯骨18位于宽度方向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芯骨18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芯骨18也可以具有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如图4所示,该芯骨18具有中央部34、一对翼36以及一对突起38。各个翼36从中央部34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各个突起38从中央部34向内突出。中央部34、翼36以及突起38一体地形成。
[0031]芯骨18由硬质材料构成。芯骨18的典型的材质是钢、不锈钢等金属。典型的芯骨18
的密度为从3.0g/cm3到10.0g/cm3。
[0032]根据图4可以明确,芯骨18埋设于主部14。芯骨18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具备:主部,由弹性材料形成并具有环带形状;和多个芯骨,以规定的间距P沿着周方向排列,各个芯骨埋设于所述主部,所述芯骨的周方向尺寸S相对于所述芯骨与和该芯骨邻接的芯骨的间隔(P

S)之比(S/(P

S))为0.40以下,所述芯骨的宽度Wc相对于所述主部的宽度Wm之比(Wc/Wm)为0.40以上且0.6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骨的所述周方向尺寸S相对于宽度Wc之比(S/Wc)为0.10以上且0.2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优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