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71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31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申请含氮化合物具有作为空穴传输基团的稠合杂芳环和作为电子传输基团的含氮杂芳基,适合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有机发光现象是指使用有机材料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其间的有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通常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有机材料层可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构成。有机发光器件结构中,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有机材料层,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并且当这些激子返回基态时发光。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也随之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氮化合物,其中,所述含氮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结构:其中,*表示连接位点,表示化学键,环A、环B和环C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14的芳环,且三者不同时为苯环;式II通过*所示的键稠合于式I中环B的任意两个相邻碳原子上;U1、U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式III所示结构或式IV所示结构,且U1、U2中至少有一个选自式III或式IV;X选自S或O;X1、X2和X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N或C(R),且X1、X2和X3中的至少一个为N;各R、R1、R2、R3、R4、R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6

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5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或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n1表示取代基R1的个数,n1选自1、2、3、4、5、6、7或8,当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1形成环;n2表示取代基R2的个数,n2选自1、2、3、4、5、6、7或8,当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2形成环;n3表示取代基R3的个数,n3选自1、2、3、4、5或6,当n3大于1时,任意两个R3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3形成环;n4表示取代基R4的个数,n4选自1、2或3,当n4大于1时,任意两个R4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4形成环;n5表示取代基R5的个数,n5选自1、2、3或4,当n5大于1时,任意两个R5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5形成环;L、L1、L2、L3和L4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所述U1、U2、L、L1、L2、L3、L4、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
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

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

10的杂环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氧基;任选地,在Ar1和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环A和环C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萘环、蒽环或菲环;环B选自苯环、萘环或蒽环,且环A、环B和环C中必有一者不为苯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所述L、L1、L2、L3、L4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可选地,所述L、L1、L2、L3、L4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5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5的卤代烷基或苯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所述L、L1、L2、L3、L4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可选地,所述L、L1、L2、L3、L4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氘代甲基或苯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化合物,其中,所述L、L1、L2、L3、L4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V;其中,未取代的基团V选自以下基团组成的组:其中,表示化学键;取代的基团V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述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氟、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天郑奕奕许佳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