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超小型化及薄型化发展的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池电源,力图实现体积小、重量轻及厚度薄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移动电话及便携式计算机等便携信息设备或便携音响设备等,为了提高其便携性,则对其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的要求不断提高。毫不夸张地说,实现这些要求的关键在于电池电源装置,特别是对于采用二次电池的电源装置的重量轻及厚度薄的要求越来越高。构成便携设备的电池电源装置的二次电池可以采用镍一镉蓄电池、镍一氢蓄电池及锂离子二次电池,但其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及重量能量密度大,最适合作为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池电源。但是,除了能量密度非常高之外,还由于电解液中使用可燃性的有机溶剂,因此必须确保在电池处于某种异常状态时的安全性。异常状态可以考虑有由电气的、机械的、热的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异常状态例如是过充电或短路、压碎、过热等,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设置有保护电池防止短路或过热的PTC(Positive Thermal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文件、保护电池防止过充电或过放电等的电池保护电路等保护功能、或将异常内压向外部洩放以防止电池破裂的气体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将平面状配置的1个或多个二次电池(1、31、41)装在扁平形状近似长方体的外壳(7、8、22、22、42、43)内,并使与所述二电池(1、31、41)连接的外部连接端(11)露出在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8、21、22、42、43)的至少一表面侧的主面的任意范围由薄膜体(7b、8b、32、34、42b)形成、其他部位由树脂成形体(7a、8a、33、42c、43c)形成,所述外部连接端(11)从树脂成形体(7a、8a、33、42c、43c)的形成部位露出在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2-4 369738/2001;JP 2002-11-22 339667/20021、一种电池组,将平面状配置的1个或多个二次电池(1、31、41)装在扁平形状近似长方体的外壳(7、8、22、22、42、43)内,并使与所述二电池(1、31、41)连接的外部连接端(11)露出在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8、21、22、42、43)的至少一表面侧的主面的任意范围由薄膜体(7b、8b、32、34、42b)形成、其他部位由树脂成形体(7a、8a、33、42c、43c)形成,所述外部连接端(11)从树脂成形体(7a、8a、33、42c、43c)的形成部位露出在外面。2、一种电池组,在利用树脂成形形成的近似四边形半壳体的上下一对外壳(7、8、21、22、42、43)使相互开口部分相对并用相互开口边缘接合而成的壳体中装入1个或多个二次电池(1、31、41)及电池电路,并使外部连接端从任意的侧面露出在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一对外壳(7、8、22、22、42、43)的至少一个半壳体的构成底面的部位的任意范围由薄膜体(7b、8b、32、34、42b、43b)形成、其他部位由树脂成形体(7a、8a、32、34、42c、43c)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薄膜体(7b、8b、32、34、42b、43b)的边缘部分插入树脂成形体(7a、8a、32、34、42c、43c)进行成形。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为了填入将多个二次电池(1、31、41)排列而在相邻的二次电池(1、31、41)之间产生的空隙,将树脂成形体(7a、8a、32、34、4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津克巳,因幡浩一,森猪一郎,鸟山幸一,滨尾尚宏,渡边正,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